最近沒看到什麼有趣的,大概就屬這篇最有趣了,爭論高股息或是市值型沒有意義,有趣的點在於,2022年10月時0050跌破100元,我查了當時的新聞,"哲哲老師"勇敢重壓,還有施爸的新聞,應該也不算新聞,K<20買談不上什麼新聞。當年(應該有20年了吧)他被資遣在家午睡後改買0050,當時他和我現在差不多40多歲,但是重點是,他自己節目上也說,他當時有1000萬,或許套牢或是換0050虧錢,但當年的1000萬,而且沒房貸車貸,所以...也不用講什麼了吧?本大利小利不小,就別提什麼每月3-5千的定期定額的小故事了。哲哲老師當然後來大獲全勝,真的假的不知道,至少時間點兜的起來。
重點是,大盤創高,市值型的達人通通跑出來了,出書的,上節目的,網紅抓ETF出來比較作影片,很多年紀輕輕開始作影片資料說定期定額0050的成績,成績嚇人,都有4-500萬,我真的要好好反省(^^),希望大跌的時候,也要繼續追蹤喔,到時可別說,要公布高股息定期定額的成績,左500萬,右500萬,這樣真的是千萬網紅達人,我看也不用訪問什麼其他達人,她們自己就是理財達人了。
"周XX特別強調,對年輕人來說,高股息ETF其實是不利的,因為這類產品鼓勵投資人將現金取出,而不是繼續投資來累積資產。他指出,許多人會因為心理帳戶的影響,覺得手上收到現金才算「賺到」,但這種思維往往會導致資金的流失。若缺乏自律,這筆錢很可能被花掉,而不是再投回市場。因此,他提醒年輕投資者,不要過於追求現金分配,應該更關注長期資產的增長與累積。
當被問及是否會在市場高點賣出時,周教授表示不會,因為他沒有用錢的需求。他強調,市場上「落袋為安」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只要資金仍然在市場中,無論漲跌,這些錢依然是你的。"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別人的觀點,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別把別人的想法當成自己的想法,只因為自己不想花腦筋去想。
想想看,沒有用錢的需求?他沒有用錢的需求背後什麼含義?和自己目前的狀況相符嗎?長期投資是10-20年的事情,假定他可以這麼長期不用錢,可不代表各位都可以。企業賺了錢把錢配給了股東,表示什麼?成熟的企業賺了錢,沒有其他更有機會的投資發展,所以把錢分給股東(我個人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是投資的目的)。另一種是持續擴張,所以需要保留資金,股東分的少,但是企業持續成長,當然這種解釋很表面,也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但往往事實與自己想的有很大的差別。
股市終有熊來了的一天,期待屆時能持續有各位市值型達人進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