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瀕湖脈學白話解
◎概述
細脈,小大於微而常有(“大”字原無,據《脈經》補),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脈經》)細脈的體象比微脈稍大一點,在指下感覺到像一根絲線,而且是軟弱無力的。細脈不同於微脈的地方是:儘管脈體細小,卻始終都可明顯地摸著它,不像微脈那樣模糊不清。
◎體狀詩
細來累累細如絲(“累累”音“雷雷”,是對“疲乏”的修飾),應指沉沉無絕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 細脈不僅是像絲線那樣細,而且軟弱無力,顯得十分睏乏的樣子。雖然極其細軟,但它在深沉部位卻是不斷地搏動著,指下始終可以很明顯地摸到它,絕沒有中斷的時候。春夏季節陽氣盛的時候,人體也相應的血行暢旺,如果少年人在這時反而脈來細弱,應該提防身體是否有不合適的地方;
- 秋冬季節是陽氣衰減的時候,人體也相應的血行和緩,如果老年人在這時脈來細弱,這便無妨,因為老年人的氣血本來就比較衰弱,又是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相適應的。
- 氣候變化和人體的適應性,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但一般說來影響甚小,不宜過分地誇大了這種作用。
◎相類詩
參見微脈、濡脈。
◎主病詩
細脈縈縈血氣衰(“縈縈”音“迎迎”,是“細長不斷”的意思),諸虛勞損七情乖(“乖”是“不順”“不和諧”的意思);若非濕氣侵腰腎,即是傷精汗泄來。
細脈之所以脈來縈細如絲,主要是由於氣血虛衰的緣故。大凡各種因七情不和而致的虛損勞傷諸病,最容易見到細脈。此外,如陽氣虛弱水濕侵襲而得的腰痛病,或精氣內傷陽不固外而得的自汗症等,也可以出現細脈。
◎分部詩
寸細應知嘔吐頻,入關腹脹胃虛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遺精號脫陰。
大凡嘔吐頻繁而氣虛至極的,寸部多現細脈;脾胃虛弱腹脹形瘦的,關部多現細脈;元陽大衰丹田(臍下三寸處)寒冷,泄痢遺精、陰精脫失的,尺部多現細脈。失血過多精液枯竭的,叫作“脫陰”。
◎按語
脈來沉細如絲、軟弱無力的,便叫細脈,又叫作小脈,主要為氣血兩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