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技術分析與動能投資策略

股市中的技術分析

在股市中,許多投資者依賴各種技術指標來判斷何時進行買賣操作。常見的指標如:K線、相對強弱指數(RSI)等。許多人相信可以藉由觀察指標,來推測股票接下來的表現,彷彿只要該指標有了某種走勢,接著股票肯定會出現對應表現。

這些指標都是技術分析的範疇,都想預測出市場下一步的走勢,然而,即使參考這些指標,還是無法準確得知如果上漲會是幾%、下跌又是幾%,難以保證每次都準確預測,因此也無法確定何時該買入、賣出。事實上,即便是那些耗費長時間投入研究的技術分析專家,仍然無法百分之百找出股市的規則,且一旦有人發現某指標有其效果,並公開這個資訊,一段時間後這個指標通常會漸漸失效。


股市中的動能效應

動能效應(Momentum Effect)並不完全像K線這類的技術分析指標,而是屬於一種市場現象。在金融市場中,由於人們短期內對訊息反應不足,資產價格於時間內(通常3~12個月)傾向延續過去的趨勢,過去表現較好的資產在未來一小段時間內仍然可能表現出色,而過去表現不好的資產則可能繼續表現不好。

這個現象最早由Jegadeesh & Titma (1993)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他們發現投資者可以透過買入過去3~12個月表現最好的股票、賣出表現最差的股票,來獲得顯著的正報酬,此策略即為動能投資策略,其最適用之處在於相似資產類別所組成的對應ETF,然而,頻繁更換資產類別時也會帶來相對應的交易成本。


總結

追求技術分析,是耗時費力追求無法保證的正報酬;動能投資策略則是對效率市場假說提出挑戰,然而,市場雖然不總是完美,大多數時候仍存在高度效率,即使當下的市場不效率,也非普通投資人必能中獲利的保證。因此,在想要使用這些策略前,須多加考量其風險。投資的道路上,應將時間與金錢花在真正值得之處。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及之內容僅為個人觀點分享,不應視為投資建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