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風險的方式3:定期投資

控制風險的方式3:定期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巴菲特曾說:「投資風險就是不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些人認為風險就是投資賠錢,但風險其實是指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投資會漲還是會跌,這才是風險。

控制風險的方式之三就是定期投資。

定期定額 (Dollar-Cost Averaging, DCA):一種投資策略,指的是投資者在固定的時間間隔內,將固定的金額投入到特定的投資標的中。無論市場狀況如何,投資者都會按照這個計劃持續投資。此方式可避免試圖預測市場高低點的風險,也讓投資者能夠分散投資成本,減少單次投入時可能面臨的市場波動影響。

raw-image


採用定期定額

假設每月份花1000元買入,股價低的時候可以買入更多股數,一共持續12期。平均成本為投入總金額/總購買股數,約65.17,而平均價格為每期股價總額/期數,約70。可以看出平均價格>平均成本,由於在低價時可以買入更多股數,因此可以拉低平均成本,以此方式所計算出的

raw-image

12000*53%=6360,淨利為6360

raw-image


不採用定期定額

假設在第0期(月數0)時直接一次性投入,當時買入價格為100元,平均成本為100,然而,假設我們剛好買在價格為40時,平均成本為40,但現實是我們無法預知何時為高點、何時為低點,因此採用定期定額方法更為可靠。

以此例而言,一次性投資的

raw-image



由上述兩例可得,採用DCA方法的

raw-image

;不採用DCA方法的

raw-image

,故採用DCA可以降低風險及提高收益。


avatar-img
財務微知識
3會員
8內容數
Hi,歡迎加入財務微知識! 這裡會分享一些基本的財務認知,希望能讓大家在投資前認識到其中的美好與陷阱。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作者非財務顧問,所提供的資訊不可作為財務建議。文章中所提供資料及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作者不對任何讀者因使用本部落格上的資料或內容所可能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財務微知識 的其他內容
股市中的技術分析 在股市中,許多投資者依賴各種技術指標來判斷何時進行買賣操作。常見的指標如:K線、相對強弱指數(RSI)等。許多人相信可以藉由觀察指標,來推測股票接下來的表現,彷彿只要該指標有了某種走勢,接著股票肯定會出現對應表現。 這些指標都是技術分析的範疇,都想預測出市場下一步的走勢,然而,
巴菲特曾說:「投資風險就是不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些人認為風險就是投資賠錢,但風險其實是指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投資會漲還是會跌,這才是風險。 控制風險的方式之二就是長期投資。 這張圖是VT從2008~2010年的價格,觀察這樣的走勢,幾乎無法判斷接下來股價會漲或會跌,其不確定性高,也
巴菲特曾說:「投資風險就是不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些人認為風險就是投資賠錢,但風險其實是指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投資會漲還是會跌,這才是風險。 控制風險的方式之一就是分散投資,但個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與金錢分別對各支股票進行分散投資,因此須藉由一些工具來幫助個人做到多元化分散投資,降
股市中的技術分析 在股市中,許多投資者依賴各種技術指標來判斷何時進行買賣操作。常見的指標如:K線、相對強弱指數(RSI)等。許多人相信可以藉由觀察指標,來推測股票接下來的表現,彷彿只要該指標有了某種走勢,接著股票肯定會出現對應表現。 這些指標都是技術分析的範疇,都想預測出市場下一步的走勢,然而,
巴菲特曾說:「投資風險就是不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些人認為風險就是投資賠錢,但風險其實是指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投資會漲還是會跌,這才是風險。 控制風險的方式之二就是長期投資。 這張圖是VT從2008~2010年的價格,觀察這樣的走勢,幾乎無法判斷接下來股價會漲或會跌,其不確定性高,也
巴菲特曾說:「投資風險就是不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些人認為風險就是投資賠錢,但風險其實是指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投資會漲還是會跌,這才是風險。 控制風險的方式之一就是分散投資,但個人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與金錢分別對各支股票進行分散投資,因此須藉由一些工具來幫助個人做到多元化分散投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