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貝聿銘 - 最後的現代主義大師

更新於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貝聿銘站於麻薩諸塞州多切斯特的甘迺迪總統圖 書館暨博物館外,1979 年。 © Ted Dully/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貝聿銘站於麻薩諸塞州多切斯特的甘迺迪總統圖 書館暨博物館外,1979 年。 © Ted Dully/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The Last Modernist Master



談及貝聿銘(I.M. Pei,1917–2019),總會聯想到其 Legacy。幸運的是,我們並不需要長途跋涉就能鑒賞到:踏出金鐘站,往山頂纜車方向步行不到數分鐘,以四棟不對稱且充滿幾何性建築組成的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便是出自他手。自建成於 1989 年以來,就成爲了香港的標志性建築。它不僅彰顯出那個時代「往上衝」的活力,亦成了當時亞洲最高建築,鶴立於中環繁忙的城市景致中。

獨家報道!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7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眼睛想逛展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正處在一個「後設計」時代裡:我們懂得體驗,卻只在乎打卡自拍;我們懂得設計,卻説不出美的用意;我們懂得生活,卻以逃離辦公至上——編輯一本設計雜誌的日常,即從「開箱」展覽、「開箱」創意展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