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Nike Blazer Mid 鞋評

鞋款:Nike Blazer Mid

raw-image

購入價格:1,480元

身高:170 cm

體重:70 kg

特殊傷病史:右腳前十字韌帶斷裂、左腳足底筋膜炎、右手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損傷、跳耀膝、左手食指骨折

腳長:26.5 cm

腳寬:10 cm

標準尺寸:US 8.5

購買尺寸:US 8

實測時間:N小時

球場:室外


1.外觀:7/10

雖然在1973年代Blazer是作為籃球鞋款進行販售,至今這雙的定位依然演變為運動休閒鞋,甚至是落入板鞋的市場當中,但仍保留了些許籃球鞋的基因,包括紮實的鞋帶孔配置,高筒的扭傷保護機制,較厚且鏤空的緩震中底設計,都是當年籃球鞋的主要特徵,外觀更是致敬了更為傳統的籃球鞋老大哥Converse造型,雖然不夠精緻,但滿滿的舊時代技術,穿著時能直接體會到過往與現今的科技差異,也更加佩服以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強悍之處。


2.緩震:3/10

不能說沒有,但真的不夠用,這種單靠加厚的中底搭配縷空的設計,真的得依靠自己的膝蓋來進行緩震,保護是不足的。若直接使用後腳跟落地,會馬上感覺到疼痛感,因此穿著時需巧妙的使用前腳掌落地,善用腳踝的及小腿肌肉,這也是筆者偶爾會穿老鞋款的原因,藉此來調整自己動作習慣及姿態,訓練肌肉來保護自己,避免過度依賴外部裝備科技。


3.包覆性:6/10

得利於密集的鞋帶孔設計,加上了高筒且硬質的鞋面,不僅是完整包覆甚至會包到小拇指疼痛的程度。但舊時代的設計仍有明顯的缺點,在後腳跟處僅垂直拉平,且內襯厚度不足,無法有抵住住阿基里斯腱處,造成腳在鞋內仍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經常會使得大拇指撞擊鞋尖,產生不適感。


4.抓地力:3/10

雖然鞋底的紋路十分密集,但效果卻不好,跑動移位的使用上是沒有問題,但在急煞時雖然會有很大的摩擦聲,但仍需一定的滑動距離才會完全停止,顯然在抓地力的表現有待加強。


5.反應:4/10

啟動及跑動的使用上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在停止的表現上卻是不及格,連帶的影響了整體運動表現,甚至受到腳內滑動,造成大拇指疼痛,落地時沒掌握好會導致後腳跟的疼痛,這些都如同一種物理限制器,讓人無法盡情發揮,需要更依賴腦袋打球。


6.橫移表現:3/10

這種傳統的鞋底配置,完全沒有考量到橫向移動,所幸在移動時的抓地力還算正常,且鞋面的包覆強度足夠,可以正常的橫移,但困擾的點仍然是停止時的滑動,影響了動作時效性。


7.耐磨:5/10

傳統鞋底面積並未加大,能應付的磨耗顯然有限,但由於此鞋款的抓地力表現並不算優異,且紋路較深,反而能降低磨耗率。


8.支撐:1/10

平坦的鞋底並未協助足弓做支撐,完全就是依靠薄弱鞋墊而已。


9.抗扭:5/10

此鞋款毫無防扭的設計元素,畢竟當初也並不具備預防的觀念,僅依靠高筒的設計來降低扭傷程度。


10.跑動:5/10

正常跑動上,都是毫無問題的,但也可以發現傳統鞋面較為堅硬,長期使用後,在腳趾的彎曲處會直接產生裂痕,鞋底與鞋面到接合處也會形成縫隙,以應付跑動時的鞋子變形,也就是新鞋時的跑動會更具阻礙感,跑開了之後才會順暢。


總分:42/100

總結:若僅考慮入手一雙籃球鞋,這真的是不太建議;但若是想比較籃球鞋上新舊科技的差異,感受時代的演進;或是想要確認少了高科技的保護下,自己不良的動作習慣會對腳有什麼傷害,那不妨偶爾穿一下舊式鞋款上場動一動,會有極為直接的體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