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r Jordan 6 Retro ''Infrared White 2014'' 鞋評

鞋款:Air Jordan 6 Retro ''Infrared White'' 2014

raw-image

購入價格:4,860元

身高:170 cm

體重:70 kg

特殊傷病史:右腳前十字韌帶斷裂、左腳足底筋膜炎、右手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損傷、跳耀膝、左手食指骨折

腳長:26.5 cm

腳寬:10 cm

標準尺寸:US 8.5

購買尺寸:US 8.5

實測時間:N小時,已經壽終正寢

球場:室外


1.外觀:10/10

對於老Jordan鞋的迷戀是不容質疑的,15代之前都通通叫經典,不管怎樣都是滿分,這是情懷的加成啊!實際上Jordna 六代,在外觀設計上確實頗具野心,在鞋舌及鞋底處加入了大大的飛人Logo做宣示,但卻也犧牲了穿著時的方便與機能性。鞋舌上的飛人標記非常搶眼好看,但實戰時要繫緊鞋帶,以及結束後的脫鞋時就變成了障礙物,每次穿脫都得多耗些時間處理鞋帶,若導入正向思考就是增加了穿脫鞋的儀式感,讓自己更重視本次的上場機會。而鞋底的飛人標誌則是犧牲了抓地力及耐磨性,來成就鞋子的美觀設計。


2.緩震:7/10

前腳掌處就是單純利用中低的材質與厚度來達到緩震的功能,只在後腳跟處加入了Air氣墊做真正的避震處理。單就避震能力而言,確實是相對地薄弱一些,但也足夠大部分的場合使用。且對於Jordan鞋的定位而言,比起避震特性,更優先考慮的肯定是反應速度等表現。


3.包覆性:10/10

設計者也知道這款鞋包得太好了,甚至達到不好穿脫的程度,因此在鞋舌上準備了兩顆方便手指頭伸入的巧妙設計,同時在鞋的後方也提供了鞋提帶,方便穿著時的施力;但可以看到長期使用後,鞋提帶已經斷掉了,也代表穿鞋時所需要的出力是真的大。首先在左右側的鞋面有向前延伸,使得最前端的鞋帶拉緊時可以連帶收縮到腳趾的位置,而且鞋舌的內側就已經採用彈性布料直接拉到鞋內中底處的技術,提供了收縮的力量,再搭配厚實的內襯,把整隻腳包的緊緊的。


4.抓地力:6/10

真的不算是優異,無論是鞋底的紋路配置或是材質的選擇,都沒對抓地力有所幫助,但也可能已經是時代的極限了。不過,鞋底的紋路設計除了Jordan Logo非常用心之外,僅用了一些圓孔來增加摩擦力,想當然的效果不足。


5.反應:6/10

雖然受到抓地力扯後腿,但由於鞋面的包裹十分良好,搭配中底的配置使得路感不會過度延遲,因此在動作反應上的表現仍可接受,但也確實能感受到時代科技的差異,無法從鞋型設計上獲得額外的動作加成。


6.橫移表現:5/10

由於鞋底腳掌並無加寬設計,鞋底紋路採用圓孔造型,因此不會有方向的局限性,但鞋底有效使用面積並不足夠,無法提供充足的抓地表現,且舊式的鞋面設計都較為僵硬,導致左右橫移的阻礙感會較為強烈。


7.耐磨:5/10

除了不耐磨之外,還有氧化掉底的問題,不僅會受到使用而磨損,即便不穿也是會隨著時間而結束壽命。


8.支撐:7/10

除了鞋墊的凸起支撐之外,雖然鞋底並未內凹,無法使用鞋面來協助支撐;但巧妙的在鞋舌處有收縮鬆緊帶設計,剛好可以落在足弓處,能夠完美的包裹支撐足弓。


9.抗扭:7/10

高筒設計可以減少扭傷時的嚴重程度,屬於舊時代的標準保護配備,是一種被動式的傷害減免措施,缺乏降低翻船機會的主動式保護措施。


10.跑動:8/10

並未導入跑鞋的曲線鞋底設計,僅是依靠跑動時能充分的使用鞋底面積來補足抓地力,而前腳掌的中底配置能回饋不錯的路感,因此跑動時的順暢感仍是能有效呈現的。


總分:71/100

總結:穿著包裹感及帥度滿滿,但真的不方便穿脫,而且實戰的效果並不那麼好,真的是穿帥的一款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