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S到LOL,電競聲浪如何進化?產品經理帶你一探究竟

從CS到LOL,電競聲浪如何進化?產品經理帶你一探究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個擁有遊戲電競魂的耳機工廠二代

身為一名耳機工廠的二代,不僅對耳機的設計和生產有著15年的經歷,同時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電競遊戲玩家,我對電競耳機的發展有著特別的情感。同時身為一個產品經理,我想帶大家看看電競耳機的進化之路:它不僅僅是一款產品,更是我的青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光,探索電競耳機在這25年間的精彩變革吧!

Steelseries 3H

Steelseries 3H

 

電競耳機的萌芽期:CS絕對武力時代(1999-2004)

1999年,《戰慄時空:絕對武力》(Counter-Strike,CS)的問世開啟了電競時代的序幕,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隨著CS競技賽事的興起,玩家社群開始關注耳機的重要性,也為後續電競耳機的專業化埋下了伏筆。

聽聲辨位,聲臨其境

主題當然是代表遊戲電競耳機麥克風,以上市時間排名

1. Logitech羅技 Labtec Elite-840(2000)

這不是耳機麥克風,這不是耳機麥克風,這不是耳機麥克風

會列這隻耳機,單純是因為他是羅技,羅技遊戲最早民間代表。

2. Sennheiser森海塞爾 PC130(2002)

最早期的遊戲玩家耳機麥克風。我有。

3.Sennheiser森海塞爾  PC150(2003)

早期電競玩家的首選耳機之一,被多個遊戲論壇和玩家社群推薦。

4.Plantronics繽特力 Audio 90(2003)

主打高音質的雙耳耳麥設計,針對多用途需求(遊戲、音樂和通話)。我有。

5. Sennheiser森海塞爾 PC160(2004)

耳罩比PC150大,算是PC150的進階版,聲音走向稍微不同。我有。

6. SteelSeries賽睿  SteelSound 3H(2004)

專為電競玩家設計的便攜式耳麥,適合比賽攜帶。我有。

7. SteelSeries賽睿  SteelSound 5H(2004)

首款針對電競玩家設計的模組化耳麥,可拆卸設計,提升便攜性和實用性。

8.SteelSeries賽睿 Icemat Siberia (2004)

SteelSeries Siberia耳機是電競玩家耳熟能詳的經典產品,以舒適的佩戴感和出色的定位,深受玩家喜愛。

9.Plantronics繽特力 GameCom 1(2004)

強調聲音的沉浸感和聲場表現,適合《CS》、《魔獸爭霸》等遊戲需求。

10. Creative創新未來 HS-400 (2004)

Creative耳麥進軍遊戲市場的代表作之一,注重聲音細節表現。

SteelSeries Siberia

SteelSeries Siberia

電競熱潮的崛起與技術革新(2005-2011)

2005-2011 年是電競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CS絕對武力、TF2絕地要塞2、Warcraft III魔獸爭霸3StarCraft星海爭霸Virtua Fighter VR快打,這些經典的電競遊戲不僅帶給了我們無數歡樂,也為後來的電競產業奠定了基礎,展示了電競的多樣性和全球影響力。

黃金時期經典遊戲電競耳機麥克風,排序不分先後

1. SteelSeries賽睿 Siberia v2 (2009)

電競玩家耳熟能詳的經典產品,舒適的佩戴感和卓越的聲音定位,成為玩家首選。

我有。

2. Astro Gaming  Astro A40 + MixAmp Pro (2008)

Astro A40 + MixAmp Pro 將模組化設計與卓越音效結合,為玩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和控制力。其模組化設計、精準定位音效,以及專業的音頻控制,為遊戲耳機市場樹立了標杆,成為電競耳機的經典之作。我有。

 3.Sennheiser森海塞爾 PC 350 G4ME (2008)

封閉式設計音質清晰,麥克風降噪性能優異,非常舒適、輕便,可以長時間佩戴。

4.Sennheiser森海塞爾 PC 360 G4ME(2010)

許多遊戲玩家和職業戰隊的首選。開放式設計,音質自然且減少長時間佩戴壓迫感。

我有。

5.ZOWIE GEAR卓威奇亞 Hammer (2008)

深受FPS玩家喜愛的電競耳機,以其耐用性、舒適性以及清晰的定位著稱。

6.Plantronics繽特力 GameCom 777 (2007)

配備Dolby  7.1ch 環繞音效技術,是一款價格親民且功能全面的耳麥。

7.Plantronics繽特力 Audio 355 (2008)

一款入門首選耳麥,多用途耳機,兼顧遊戲,音樂和通話。

8.Logitech羅技 G35 (2009)

虛擬 7.1 聲道耳麥,專為遊戲設計,擁有出色的麥克風降噪技術。

9.Razer雷蛇 Carcharias (2008)

輕量設計和優異的佩戴舒適性使其成為一款備受歡迎的電競耳麥。

10.MadCatz美加獅 Tritton AX720 (2008)

配備 Dolby Digital 虛擬 5.1 聲道,支援 PC 和主機遊戲,專為沉浸式遊戲體驗設計。

Sennheiser  GAME ONE

Sennheiser GAME ONE


電競與社交的結合:個性化的革命(2012-2016)

隨著LOL英雄聯盟等團隊遊戲的崛起,電競耳麥在這一時期不僅是聽聲辨位的工具,更成為團隊溝通的橋樑。語音清晰度和舒適性成為設計重點。另外滿足玩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視覺效果,成為全場焦點。

指標機種

1. SteelSeries賽睿 Siberia Elite Prism (2014)

定位高端的電競耳機,以酷炫的外觀和虛擬7.1聲道、可自定義的RGB燈效。我有。

2.Kingston金士頓 HyperX Cloud II (2015)

結合舒適佩戴與高音質,廣受好評,成為市場的熱門耳機之一。我有。

這真的很厲害可以賣這麼好,原始這隻是致敬beyerdynamic DT880 Edition。

3. Kingston金士頓 HyperX Cloud Revolver S (2016)

提供高音質、7.1 虛擬環繞聲和舒適設計,內建音效處理器,適合長時間遊戲。

4.Razer雷蛇 Kraken 7.1 Chroma (2014)

虛擬7.1聲道、可自定義的RGB燈效、舒適的耳罩設計。

5.Logitech羅技 G933 Artemis Spectrum (2015)

提供高音質和自訂RGB燈效,具備無線連接功能,並支援7.1聲道。

6. Logitech羅技 G633 Artemis Spectrum RGB (2016)

7.1虛擬環繞聲、可定制的RGB燈效、可拆卸耳罩和麥克風。

7. Corsair海盜船 Void Pro RGB (2015)

7.1虛擬環繞聲、舒適的記憶海綿耳罩、可拆卸麥克風,外觀前衛。我有。

8.Plantronics繽特力 Gamecom Commander  (2013)

封閉式設計,超卓的航空級耳機隔音功能,7.1 Dolby® 環迴立體聲音效。

9. Plantronics繽特力 RIG 500 (2015)

特殊的外觀,具備可拆卸麥克風、舒適佩戴和環繞音效。我有。

10.SteelSeries賽睿 Arctis 5 (2016)

SteelSeries新系列開啟,以其舒適的佩戴感、清晰的音質和豐富的功能,迅速成為電競玩家的選擇。我有。

SteelSeries Arctis

SteelSeries Arctis


從有線到無線:遊戲耳機的自由革命(2017-)

自2017年以來,無線遊戲耳機的普及改變了玩家對耳機的需求,無線、低延遲、舒適性和長時間佩戴已成為新標準。隨著電競市場的發展,耳機不僅是聽聲辨位的工具,更成為了提升整體遊戲體驗和溝通效果的關鍵裝置。

指標機種

1.Sony索尼 INZONE H9 (2022)

主動降噪與3D空間音效,帶來沉浸式遊戲體驗。

2.HP惠普 HyperX Cloud Alpha Wireless (2022)

驚人的300小時續航時間,改變了無線耳機的標準。

3.Kingston金士頓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2020)

延續Cloud II有線版的成功,新增無線功能,堅固耐用且音質出色。

4. SteelSeries賽睿 Nova Pro Wireless (2022)

主動降噪和監聽模式設計,提升多場景使用體驗。

5.SteelSeries賽睿 Arctis Pro Wireless (2018)

支援高解析音頻,雙無線技術帶來極高靈活性。

6.SteelSeries賽睿 Arctis 7 (2017)

長續航、低延遲和舒適設計,使其成為電競耳機的經典之作。

7.Razer雷蛇 Nari Ultimate (2018)

配備Haptic震動功能,突破傳統音效的創新設計,適合沉浸式體驗。

8.Razer雷蛇 Barracuda X (2021)

支援PC、主機、行動裝置的多平台使用,輕量設計適合攜帶。

9.Logitech羅技 G Pro X Wireless (2020)

搭載Lightspeed無線技術,提供低延遲連接與DTS環繞音效。

10. Logitech羅技  Astro A50 Wireless (2019)

頂級音質和基座充電設計,廣受主機和PC玩家的青睞。

SONYINZONE

SONYINZONE


電競耳機的技術變化

(1999-2004)電競耳機的萌芽期:CS絕對武力時代

耳機注重基本通訊功能,遊戲聲音定位功能。

(2005-2011)電競熱潮的崛起與技術革新

  • 多聲道音效(虛擬7.1聲道),USB IC晶片的進步

Cmedia (CM108、CM6206) 、Conexant、Solid State System

  • 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

(2012-2016)電競與社交的結合:個性化的革命

  • 虛擬環繞音效 (DTS 、Dolby興起)
  • 可定制的RGB燈效(軟體UI的更新)
  • 外觀設計更加炫酷
  • 無線耳機興起,更多品牌進軍市場,競爭加劇

(2017-)從有線到無線:遊戲耳機的自由革命

  • 無線技術的改朝換代(2.4GHz,BT藍芽)
  • 軟體的大舉入侵,UI/UX使用者體驗當道,連動其他裝置
  • 主動降噪技術,提升環境音干擾的過濾能力。
  • 智慧化麥克風控制,適應不同場景需求。
  • 支援多設備切換與更長的無線續航。
  • 品牌自主研發IC
raw-image


我定義的電競耳機

電競耳機的進化見證了遊戲產業的成長,也記錄了每個玩家的青春。我相信,無論技術如何革新,為玩家帶來更專業、更舒適的遊戲體驗,才是電競耳機的終極使命。

舒適第一,音質第二,方便第三,價錢當然很重要,耳機畢竟現在不是奢侈品。

材質方面,技術方面,致敬方面,有機會再寫一篇詳細的內容。



 



avatar-img
肯尼少爺搞經營|廠二代的獨白
5會員
14內容數
「內容筆記 × 工廠實戰 × 經營觀察」 耳機工廠二代出身,15年聲學產業經歷,從中國製造一路搞回台灣市場。 外貿我搞過,電商我做過,店面我也開過。 但搞懂產品只是起點,搞懂人心才是經營的關鍵。 這裡寫給想搞懂產品、搞懂經營,也搞懂自己的你。 肯尼少爺,陪你一起升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