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卡桑大教堂的故事要從俄羅斯人對聖母卡桑像的崇拜開始。16 世紀這幅聖母聖像在喀山被發現,隨後成為俄羅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這幅聖像被認為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宗教圖像之一,據說擁有神聖的庇護能力,尤其是在對抗外敵時更是護國神器。
到18 世紀末,沙皇保羅一世決定在聖彼得堡建遣一座宏偉的大教堂來存放聖母卡桑像。他的野心不僅是宗教上的,更是一種政治宣言:向全歐洲展示俄羅斯的信仰力量與文化自信。同時,他還想仿效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把這裡打造成一壓俄羅斯版的宗教與藝術地標。
故事到了這裡通常都會有個離奇的轉折。1801年,保羅一世被刺殺,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一世繼位,想著爸爸每天心心念念的教堂,最後決定繼續支持這個計畫。當時的建築師安德烈沃羅尼欣(Andrei Voronikhin)被選中設計這座教堂。他原本是斯特羅加諾夫家族的一名家僕,因表現出色被送去學習藝術與建築,最終成為俄國建築界的佼佼者。非常勵志的一個過程。
沃羅尼欣在設計中參考了聖彼得大教堂的半圓形柱廊,但也融入了典型的俄羅斯特色,例如更多樣化的雕刻和裝飾。這座教堂的建築結構是一個希臘十字形平面,正面有96根巨大的科林斯柱,氣勢恢宏,無論是從正面看還是側面看還是躺著看,都讓人感到壯觀與莊嚴。
建築從1801年開始動工,搞了十年終於在1811年竣工。這十年間,沃羅尼欣面對的是巨大的壓力,因為他要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同時滿足沙皇對「宏偉氣派」的要求。
建成後不久,卡桑大教堂便迎來了它在俄羅斯歷史上的高光時刻。1812年,拿破崙入侵俄羅斯,戰火席捲全國。儘管俄羅斯軍隊在其斯科一度被迫撤退,但最終在冬季的嚴寒和戰略反擊下擊敗了拿破崙的軍隊。
這場戰爭極大地激發了俄羅斯的民族自豪感,而卡桑這個護國大教堂成為了這段歷史的象徵。俄羅斯的元帥米哈伊爾-庫圖佐夫(Mikhail Kutuzov) 在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遺體於1813年下葬於卡桑大教堂的北翼,象徵著對他偉大功績的永久紀念。
除了偉人長眠於此外,教堂内還收藏了大量的戰爭戰利品,包括從拿破崙軍隊中繳獲的旗幟和武器,這些物品至今仍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隨著俄羅斯帝國在 1917年解體,蘇聯成立後的宗教政策發生了劇變。蘇聯政府提倡無神論,並大規模壓制宗教活動。卡桑大教堂在1932年被改造成「宗教與無神論博物館」,作為政府宣傳無神論思想的重要工具。這一時期的教豈不再舉行宗教儀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宗教「迷信」如何阻礙科學與社會進步的展覽。這樣的用途對於一座宗教建築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反差,而教堂內外的莊嚴氣氛與博物館內容的矛盾也成為了一種歷史的諷刺。
隨著蘇聯解體和宗教自由的恢復,卡桑大教堂在1991年被重新歸還給俄羅斯東正教會。此後,它再次成為一座宗教聖地,並逐漸恢復了其原有的功能。今天,這裡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宗教禮拜場所,還是一個吸引無數遊客的文化地標。
一般東正教教堂的規格,是將正殿祭壇置於東側,而入口設於北側,卡桑大教堂雖然遵循了這個習俗,但在北側建造了一個半圓引形的列柱走廊,要進入教堂之前都會先經過從芬蘭灣切下的粉紅花崗岩雕琢而成的列柱。最初在規劃教堂形式時,分別在大殿建築的南、北、西側都有壯觀的半圓弧列柱走廊,後來遭遇困難而放棄,反而形成卡桑教堂的特色,看過數十個東正教大教堂,說實話,真的只有卡桑大教堂辨別度最高。
在圓弧圍成的廣場上,立著兩座擊退拿破崙大軍的英雄雕像,一位就是剛剛提到的庫次左夫,另一位是米凱爾•巴斯雷•迪扥里(Mikhail Barclay de Tallx),庫次左夫還成為扥爾斯泰小說「戰爭與和平」中的英雄人物。
想想卡桑大教堂真是了不起,根本就是一個俄羅斯歷史的縮影:它既有宗教的虔誠,也有政治的權力鬥爭;既有建築藝術的輝煌,也有歷史波動帶來的沉浮。從拿破崙戰爭到蘇聯的無神論宣傳,再到現代的宗教復興。
現在的卡桑大教堂是最明顯的地標,讓觀光客不再迷路,更提供了一般民眾聚在一起耍廢的空間。這座教堂不僅是過去的記錄者,也是未來的見證者—始終向著世界展現俄羅斯的堅韌與榮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