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俄羅斯歷史上的凱薩琳一世和凱薩琳二世雖然同樣頂著「凱薩琳」的名號,但其實兩人並沒有血緣關係,甚至可以說毫無直接的家族連結。唯一的關聯性大概就是她們都成功在俄羅斯歷史上留下了一筆,而這「成功」的方式也各有干秋。凱薩琳一世,是從農村洗衣房一路逆襲成沙皇皇后的勵志女王。凱薩琳二世,則是從一個外籍配偶,經過一系列的權力鬥爭後征服俄國。
凱薩琳出生於普魯士(現今波蘭境內),原名索菲亞,14歲時被選中嫁給俄國皇儲彼得三世,這聽起來是個幸福的童話開端,結果卻是場大災難。彼得三世是個反社交怪咖,嗜酒、幼稚,他經常把士兵玩偶帶上床,比對凱薩琳還有耐心。1762年,彼得三世登基成為俄國沙皇,卻在短短半年内把所有事情搞砸。他迷戀普魯士文化到幾乎背叛俄國的地步,俄國人幾乎懷疑這個沙皇是普魯士派來的臥底,這激怒了俄國軍隊和貴族。凱薩琳看出這傢伙不行,老早就建立自己的人脈,靠著冷靜頭腦和政治手腕,逐漸贏得俄國貴族和軍方的支持。彼得登基的同年,凱薩琳策劃了一場政變,在她的情人們的幫助下,彼得三世被迫退位。幾天後,彼得就死了。沒錯,她的情人名單比一些皇帝的戰役記錄還長,其中包括軍官、政治家,甚至年輕得像她兒子一樣的男伴。她的「親密朋友」不只是提供感情支持,還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幫助鎮壓叛亂或促成外交協議。
彼得三世的死因至今仍充滿爭議,當時的官方說法是長期消化不良「急性胃絞痛」去世。不要覺得18 世紀的人很好騙,當時就已經很多人說彼得是被毒死的,更有人說是凱薩琳的情人們掐死他的。總而言之,彼得絕不是自然死亡,是被凱薩琳加工處理。凱薩琳上台後,完全不像一般篡位者那樣只顧鞏固權力,她的視野極為宏大,想把俄國變成歐洲的一流國家。凱薩琳對伏爾泰、狄德羅等啟蒙思視家崇拜得不得了,甚至資助他們出版「百科全書」。伏爾泰曾說她是「北方的女哲人」,她也藉此打造了開明專制的形象。她試圖推動「大法典」的改革,雖然沒有成功,但展現了她對法治的重視。她還大力推廣教育,設立學校,甚至鼓勵女性受教育。凱薩琳更進一步擴大了俄國的疆士,吞併了波蘭的一部分、克里米亞半島,還成功打開了黑海出海口,把俄國的影響力推向歐洲和中東。
凱薩琳二世,作為歷史上極具藝術眼光的沙皇,對凱薩琳宮的影響可以說是「升級改造」。雖然這座宮殿的名字是繼承自凱薩琳一世,但凱薩琳二世覺得這地方太樸素,不符合她「大帝」的身份。於是她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擴建和裝修,將宮殿變成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藝術傑作。最著名的改造部分就是琥珀屋,這本來是普魯士國王送給彼得大帝的禮物,後來凱薩琳二世下令將它搬到凱薩琳宮內,並進行重新裝潢,讓整個宮殿的華麗程度直線飆升。所以凱薩琳宮真正名聲,主要靠凱薩琳二世的擴建和豪華裝潢打響。可以說,這座宮殿既是凱薩琳一世的開端,更是凱薩琳二世的輝煌延續。凱薩琳一世是彼得大帝的遺產繼承者,她的統治重點是穩住局面,沒有太多開創性的作為。但凱薩琳二世就不一樣了,她是開疆關土的大人物,把俄羅斯推向了歐洲列強的巔峰,甚至冠上「大帝」的稱號。
仰望著凱薩琳宮,感受到每寸金光閃閃的光芒都在說,「與其靠別人,不如自己成為自己的傳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