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運輸有三鐵:
第一種為A類,像台灣的高鐵,ICE,比較長途,甚至會跨國。速度快,只停大站。
第二種為B類,是像台鐵自強號IC、EC、CNL,在各區中移動。
第三種為C類,像區間車 IRE、RE、RB、S-Bahn、U-Bahn,只會在同一個小區移動。
(註:A,B,C是德國的分類,有時買票的時候會有什麼A+B的選項,表示這兩類的車都可以坐)
在德過待長期的話,最常坐的就是C類的區間車了。
德國的車站,是沒有匣門,也沒站務員的。除了大站(Hauptbahnhof縮寫成Hbf)外,通常都看不出是個車站,比較像台灣的公車站。
德國弗萊堡Zähringen Bahnhof車站
中央車站,一樣是沒有匣門,要自己購票、剪票
車子來了就上,到了就下,就跟公車一樣。而且也很少有機會遇到驗票,所以你也可以賭一下人品…(誤)
我搭了半年,只在一次坐S-Bahn時還到查票
查票員
當下就遇到一個人沒買票,還跟查票員搞了很久,一會兒按手機、一會兒拿錢包之類的,還來還是收到一張罰單。
沒買票會被開罰單
(註:逃票被查到,除了把票價付完外,還會收到60歐以上的罰款,這罰款不可以現金支付,而是由查票員登記後,逃票者會收到罰單,需在指定地點繳納,花錢又費時。)
德鐵車票建議是手機下載app來購買:
這App很方便,即使不拿來買票,也可以拿來查車次、時間、月台,很方便。重點是用此App購票,會打九折。
只是外國旅客多半沒有德國銀行帳戶,所以只能信用卡購買,而信用卡購買,就要收簡訊認證碼,無法收簡訊的人,就不是那麼方便,建議改成Paypal來買,一樣可以在paypal中設成信用卡付款。
DB的app很清楚搭什麼車,哪個方向,哪個月台
另一個方式就是自動售票機購買:
區間車購票機
中央車站購票機,一次就很多台
路面電鐵購票機
輸入起點終點,可以算出票價
因為德國的鐵路很發達,有很多的線路,第一次搭一定會覺得很複雜,但其實因為每個城市,每個人住的地區都不同,其實不用想要全部弄清楚,建議就是先用DB app、Google Map查,它寫什麼你就搭什麼,坐個幾天,就會了解自己的所在地搭什麼比較方便了。
然後購票時,一開始都會輸入起點、終點來買票,後來才發現,其實德國的車票,都是一區一區來算的,就像台灣的公車一樣,並非以起點終點算的(捷運、台鐵、高鐵),所以多坐幾站、中間轉車,都沒不用再買新的票。(我一開始傻傻的,每次轉乘就買一張,然後一直覺得德國的車票怎麼這麼貴)。不過,回程不行喔,回程就要重新再買。
以下圖為例,stage 1就是一段票,stage 2就是兩段票(坐遠一點),stage 3就是…超遠,基本上就是從頭到尾了,若不知道自己要搭的距是幾段票,就輸入起點終點,它會幫你算,幾次後就熟了,就不用再輸入起迄點,直接買。
購票畫面
上面的圖,左半是全票(超過14歲),右邊是半票(6~14歲),不到6歲免費。然後圖中可以看出有一種票是「2x4 trip-ticket」,就是一次買兩張可搭四次的票(一次會出來兩張, 每張可搭四次,可以給兩個人用),票價是單程票的8倍,再打9折,比較便宜。(不過手機app買的話,本來就打9折。)
購票機買票後,要搭車時,記得要自己剪票喔(手機app買的話是QR Code,就不用剪票),區間車以上在站點會有剪票機,把票的短邊插進去,就會打出字,何時何地什麼車,若有查票員來查,就要拿給他看。
剪票機,短邊插入打卡
單程票的話,打一次即可。四次票的話,共有四個短邊(正反面各兩次)可以打,下圖就是我打在票的右邊,左邊跟後面,還有三次可以用。
右邊打卡,左邊未打,背面還可以打
若是路面電車(很像香港的叮叮車),在車上就有售票機跟剪票機,但區間車以上,就只有在站點有,所以記得上車前要剪票,不然一上車,沒得剪票,然後人品不好,剛好遇到查票就慘了。
下面介紹一下ICE
A類的ICE是路程最遠,也是速度最快的高鐵,車上有餐車廂,坐位有分1等艙、2等艙(有的B類也有),還有家庭包廂。
ICE整個看起來就很高級
在列車中間有正副車長休息包廂
車長室
家庭包廂
家庭包廂五人坐
有個小孩玩的空間
小孩還蠻喜歡的
給小孩的小禮物
餐車點餐區
餐車坐位區
其實不是餐車的話,也是可以在app上付款點餐,會有服務人員送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