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普及已久,如今幾乎人人都能輕鬆成為發聲者。無數創作者與網紅(Influencer)因此誕生,各自透過獨特的內容吸引了大批粉絲。然而,當你也想「在社群上獲得關注」、「成為網紅」時,往往會不知道該從何開始,這樣的困惑並不少見。
就算嘗試模仿知名網紅的成功案例,追蹤者數量仍然不見起色;即使為了提高照片或影片品質添購設備,卻仍沒得到預期的反應。事實上,只要真正開始嘗試,你就會發現有許多現實的難關與疑問需要面對。
在這樣的情況下,經常被忽略的問題是:「該如何定位自己的社群帳號?」也就是所謂的帳號設計。換句話說,你是否能夠明確打造「自己(或品牌)的角色形象」?這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之一。
也許有人會想:「角色形象?我從來沒想過這種事」「我真的有什麼獨特個性嗎……」然而,在社群已趨於飽和的當下,只是漫無目的地發布旅遊照片,或隨意分享喜愛的時尚穿搭,很容易就被淹沒在龐大的資訊洪流裡。正因為各種內容早已供過於求,**與其只想著「發什麼」,更該思考「是誰、帶著怎樣的背景和故事在發佈」**,這才是引起關注的關鍵。
當然,若一開始就想要「創造前所未有、超大膽新奇的角色形象」,不但困難度極高,還可能產生矯揉造作的反效果。因此,比較實際的做法,是先把幾個拿手領域、興趣嗜好、個人特質以及生活型態等元素,嘗試做出巧妙的組合。比方說:「旅遊 × 攝影 × 週末 OL」、「美食 × 萊卡(Leica) × 節省生活」等等,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卻可能激盪出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
然而,想要打造完整的角色形象與世界觀,還需要更多巧思。若只是把元素堆疊在一起,最後很可能給人「相似的帳號多的是」的印象。關鍵在於:你想傳達的訊息是什麼?目標對象又是誰?每則貼文要如何串連出故事性?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篇文章將針對想要有效運用社群、立志成為網紅的朋友,介紹任何人都能上手的「角色形象設計」方法與要點。此外,我們也會深入探討如何凸顯角色魅力的敘事技巧、以及持續發佈內容並持續優化的訣竅,分享實際能引導你邁向成功的具體技巧。
想要在社群上吸引更多人關注,或成為網紅——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可是,社群世界早就是所謂的「紅海市場」,同業競爭者眾多。若只是抱著「我喜歡旅遊」「我喜歡美食」等簡單想法闖入,面對那些先行進入、早已建立粉絲基礎的創作者,要脫穎而出並不容易。此時,就必須考慮「角色形象」,也就是經營帳號的“背後之人”是誰,以及他能帶給大家什麼樣的世界觀。
像是經營一個旅遊主題帳號,我們可以思考:
只要將這些要素好好結合,就能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個性」。而正是這份個性,才會成為他人追蹤你、關注你的理由。
綜合上述反思與補充,如果想讓帳號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以下為 5 個需要留意的要點。
許多人在角色設計時,常常只停留在「把元素湊在一起」這個階段。舉例來說,「某某大學生 × 週末旅遊 × 愛吃拉麵 × iPhone 拍攝」固然是一種組合,但最重要的是該如何把這些元素串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透過分享這些背景或故事性,你的世界觀會更加鮮明獨特。
弄清楚「究竟要對誰說話」是關鍵。瞭解受眾的年齡層、興趣、所在地或語言習慣,才能讓貼文的風格、照片選擇和語氣更有一致性:
如果你能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就能更輕鬆地創造符合他們期待的內容。
在社群上取得成功的人,多半不只是單方面提供內容,而是透過互動與關係維持,讓追蹤者感到被重視。有了穩定而緊密的社群基礎,追蹤者就更願意留言、按讚或分享,也更樂意在你有新目標時為你加油。如此一來,你的帳號表現自然會更好,也更容易被演算法推廣。
若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從一開始就把一切規劃死,反而可能忽略市場變動或粉絲興趣的改變。定期查看互動數據(按讚、留言、分享、收藏等),進行「假設 → 執行 → 檢驗 → 改善」的循環,不斷更新角色設計與內容呈現方式。
別忘了,粉絲也會成長、他們的口味或需求可能逐漸改變,你的帳號也需要與時俱進。固然能在一開始就規劃「不易過時」的角色定位更好,但那是另一個層面的考量。
不只局限於 Instagram 或 TikTok,YouTube、部落格、Twitter(X)等平台也都能展現角色的不同面向。若能因應各自平台的特性推出對應內容,效果通常更好。
專注單一平台雖然簡單,但也存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風險;若該平台規則或演算法大改,可能導致收入驟減或曝光率大幅下滑。身為過來人,我曾依序經營過部落格、Facebook、YouTube、Instagram,並同時持續拓展,才確保即使某個平台突然失效,也能有備用方案。
以上幾個觀念都有了,那實際上該怎麼做?以下為一個推薦流程:
綜觀以上內容,若要在經營社群帳號時脫穎而出,「角色形象設計」無疑是極為重要的關鍵。但僅僅依靠「把多種要素合併」、「事先做些調查避免失敗」還不夠。更要思考如何融入自身的背景與生活故事,如何與追蹤者互動,以及如何不斷調整。
只要把握這些要領,並結合個人經驗與創意,你就能慢慢培養出專屬的品牌與角色特色,並自然吸引更多粉絲。追求成為網紅並不是短跑競賽,而是一場長跑。別太焦躁,記得用愉快的心情面對日常發文與小小的調整,讓帳號一步步進步。
在反覆嘗試與修正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自己跟最初設定的形象已不大相同。這些轉變和成長,同樣值得跟粉絲共享——這正是社群最動人的地方。與其盲目追求「一百分」,倒不如先堅持「真實自我」並持續走下去。希望你的故事,能觸動更多人,帶來更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