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之所以喜歡時尚,除了受美麗的酷東西吸引之外,更是因為時尚也像藝術一樣,能透過創作反映社會文化,帶領我思考眾多不同層面的問題。
近期讀了一篇相當有趣的文章,是由紐約時報時尚總監、首席時尚評論Vanessa Friedman撰寫的Itʼs Time for a Fashion Revolution(現在正是時尚革命的時候)。
Friedman擅長從政治、社會、文化的角度分析時尚,在這篇文章中,她提到受經濟衰退、地緣政治不穩定影響,當前的時尚產業正處於衰退階段,許多品牌因此選擇更換設計師作為應對。
除了已經確定的Chanel、Givenchy、Celine、Bottega Veneta、Maison Margiela等,還有Gucci、Fendi、Dior Homme目前仍未公布人選,再加上未證實的傳聞,這場設計師大風吹至今還沒完。
(左至右)Chanel新任設計師Matthieu Blazy、Givenchy新任設計師Sarah Burton。[photo_instagram @matthieu_blazy, givenchy]
換設計師在商業考量上或許能為品牌帶來新樣貌、新話題,藉此刺激買氣,是符合實務面的選擇,不過在Friedman的文章中,她亦將其視為「創造改變」的機會。
她以Coco Chanel推出小黑洋裝Little Black Dress、Christian Dior打造New Look等劃時代設計為例,說明如今AI科技日新月異、社會上充斥著多元觀點的動盪時代背景,其實就和過往的那些時代一樣,能激發出革命性的創意。
(左至右)Dior New Look、Coco Chanel。[photo_dior, chanel]
開始追時尚以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改變,應該是Demna剛接手Balenciaga的第一季作品——2016秋冬系列。
那時候的時尚圈在討論街頭潮流與高端時尚的融合,Vetements和Off-White如日中天,而從Vetements來的Demna便用街頭運動風元素,改造源於Balenciaga訂製服的經典輪廓,一直到現在仍持續著,街頭與高級時裝更是早已沒有分界可言。
Balenciaga 2016秋冬系列。[photo_vogue runway, balenciaga]
不過這也是將近十年前的事了,在無限輪迴的時尚趨勢中,到底什麼樣的作品能抓住時代精神,帶來影響文化的改變呢?
我沒有答案,Friedman則表示這是無法預測的,畢竟如果能被猜到,那就完全不驚喜、不特別了。因此她在文中期許即將上任的新設計師,以及他們的老闆們,放手一博吧!與其為求穩定而製造一堆千篇一律的基本款、經典款,何不用更新穎的視角發揮創意、想像與實驗,或許將能造出所有人都不曾知道自己想要的那個設計。
如果要說我希望能看到什麼樣的改變,那大概會是永續方面的。
每次看新品,如果看到只是改改顏色、換換印花的品項,總是會想:我們真的有需要那麼多衣服嗎?所幸我們有像Duran Lantink和Hodakova這樣的設計師,聰明地用庫存面料、二手物、環保材質等永續原物料做設計。
(左至右)Duran Lantink 2025春夏系列、Cate Blanchett身著Hodakova。[photo_instagram @duranlantinkyo]
來自荷蘭的Duran Lantink作品有種超現實科幻感,常用看起來像充氣一般的立體元素改變穿著者的身形輪廓,更特別的是這些以庫存面料或永續材質製作的單品,購買後還能送回品牌修改,換成不同的樣子再繼續穿,簡直是最極致的重複穿搭。
而拿下2024 LVMH Prize的Hodakova,則擅長以古董或二手物製衣,從還算合理的拉鍊、皮帶,到沒想過能成為衣服的湯匙、靴子,Hodakova都能將其變成不僅真的能穿,還很時髦的單品。
用創意與設計(甚至是新的商業模式)應對迫切的環境問題,是我希望能看見的時尚變革。
Prada 2025春夏系列。[photo_prada]
雖說希望能看到劃時代的新穎作品,不過在容易受演算法影響、產生同溫層的網路時代,保有自由選擇的能力同樣重要,就像Prada在2025春夏系列裡,藉由49套沒有明確主線、自成一格的造型想表達的一樣。
以個人品味出發,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隨心組合,創造風格,也是難能可貴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