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開箱]-HGUC 鋼彈MK-II 劇場限定電鍍紀念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傳承初代鋼彈精神的後繼機。」

  • 組裝複雜度:C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Z鋼彈
  • 型號:RX-178
  • 類型:全領域對應型試作MS
  • 用途:可動式骨架測試
  • 全高:18.5米
  • 重量:33.4噸(空重)、54.1噸(全重)
  • 塗裝:白、紅、黃
  • 所屬勢力:地球聯邦軍幽谷
  • 駕駛員:卡蜜兒·比丹
  • 模型類別:HGUC
  • 模型編號:-
  • 年份:2005
  • 板件數量:3+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44(含PC廢件1)
  • 貼紙:3張

故事背景

迪坦斯開發的鋼彈Mk-II是RX-78-2 鋼彈的直系後繼機,也是第一款採用新型「可動式骨架」概念的MS。在這一新設計中,可動式骨架不僅僅是機體的結構框架,而是整合了所有關鍵機構,包括驅動器與運動控制系統,但不包含武裝、裝甲與推進燃料槽。這種設計大幅提升了機體的反應速度、可靠性與能源效率,並使其比傳統機體更加敏捷。

鋼彈Mk-II的另一個特點是腿部部分可動部件外露,這一設計理念基於當時流行的觀點,即「躲避敵方攻擊優於依賴裝甲防禦」。原因在於當時沒有任何裝甲能夠完全抵擋光束兵器,因此比起增加裝甲(導致機體重量增加、機動性降低),更合理的選擇是減輕重量以提升機動力。

該機體還配備了已成為標準配置的360度全景螢幕與線性座椅,駕駛艙本身設計為環狀結構,亦可作為緊急逃生艙。全景螢幕由多塊顯示面板組成,能夠呈現完整的360度視角,畫面則是透過分布於機體外部的攝影機捕捉,再由電腦處理、模擬成駕駛員所見的影像。視角來自MS頭部,並會去除機體自身的影像,確保駕駛不會被自身機體遮擋視野。線性座椅則懸掛於駕駛艙中央,由線性臂支撐,透過電磁方式抵消G力與衝擊,保護駕駛員安全。這套設計讓駕駛員擁有更廣闊的視野,並有效消除死角。

然而,鋼彈Mk-II的最大缺點在於其裝甲仍然採用過時的「鈦合金陶瓷複合材」,防禦性能不如當時的先進裝甲材料。此外,可動骨架的腿部結構因材料強度問題導致剛性不足,即使經過六次設計修正仍未能完全解決。儘管如此,在短暫的時間內,鋼彈Mk-II仍因其可動骨架設計而成為當時機動性最佳的MS之一。

本機共生產了三台,後來皆被幽谷(AEUG)奪取並重新塗裝。儘管服役於不同陣營,鋼彈Mk-II的武裝基本未作變更,其內建武裝僅有兩把光束軍刀,但可選擇搭載火神砲莢艙、盾牌、光束步槍、超級火箭炮與黏土火箭炮等武裝。

U.C. 0086 年 12 月,迪坦斯開發了三台 RX-178 鋼彈 Mk-II。當幽谷(AEUG)得知這批原型機的消息後,前吉翁公國的「紅色彗星」庫瓦多羅·巴吉納率隊潛入迪坦斯的綠色諾亞 1 號殖民地,並在鋼彈 Mk-II 首席設計師法蘭克林·比丹之子——少年卡密兒·比丹的幫助下,成功奪取了三台機體。

在鋼彈 Mk-II 被盜後,其中兩台被送往亞納海姆電子(Anaheim Electronics)拆解研究,而幽谷則保留了最後一台,並將其重新塗裝為深藍與白色配色。該機由許多幽谷的王牌駕駛員操縱,包括新人駕駛卡密兒·比丹,以及後來叛離迪坦斯的艾瑪·辛,在卡密兒轉乘Z鋼彈後接手本機。

然而,鋼彈 Mk-II 只是用於測試可動骨架效能的實驗機,很快便被迪坦斯的新型可變式 MS 超越。儘管如此,它仍參與了許多關鍵戰役,如第二次賈布羅之戰,以及在新香港對抗 MRX-009 精神鋼彈的戰鬥。

為了提升鋼彈 Mk-II 的性能,幽谷委託亞納海姆電子開發新型支援機 FXA-05D G-防衛者,該機可與鋼彈 Mk-II 結合,形成 RX-178+FXA-05D 超級鋼彈,使其在速度、機動性與火力上獲得顯著提升。然而,即便升級後,鋼彈 Mk-II 在格利普斯戰爭末期仍然無法與迪坦斯的新型 MS 相抗衡。此外,迪坦斯也以鋼彈 Mk-II 為基礎,開發了量產型機體 RMS-154 巴薩姆。

鋼彈 Mk-II 在第一次新吉翁戰爭中再次出擊,對抗新吉翁軍。然而,由於 G-防衛者在格利普斯戰爭中被摧毀,該機已無法變形成超級鋼彈。此外,隨著艾瑪·辛在戰爭末期陣亡,本機未再正式指派專屬駕駛員,但在戰鬥中最常由艾兒·維亞諾操縱。最終,在新吉翁的小行星基地阿克西斯的決戰中,鋼彈 Mk-II 在與 NZ-000 昆曼莎的交戰中嚴重受損,並被艾兒棄置。

武裝介紹

  • 光束軍刀
    鋼彈 Mk-II 的唯一固定武裝是兩柄光束軍刀,用於近身戰鬥,這些軍刀由可充電的能量電容供電,平時收納於背包上。迪坦斯版本的光束軍刀型號為 XB-G-1048L,而幽谷版本則為 A・E-Br・G-Sc-L,兩者外觀與性能相似,能量輸出均為 0.45 MW,比格里普斯戰爭初期大多數主力機動戰士所使用的光束軍刀更為強大。
  • 光束步槍
    鋼彈 Mk-II 的主要射擊武裝是光束步槍,其為專屬定製型號。迪坦斯版本的型號為 BOWA・XBR-M-86-C2,而幽谷版本則為 A・E-Br・XBR-87-C。兩者外觀與性能相似,輸出功率為 2.6 MW,由可替換的能量倉(E-pac)供電,步槍側面設有切換輸出模式的開關,因此每個能量倉可提供的射擊次數會有所不同。光束步槍可收納於側裙裝甲,盾牌背面可存放兩個備用能量倉。
  • 超級火箭砲
    為了提供重火力,鋼彈 Mk-II 可配備一具超級火箭砲,採用彈匣供彈,每個彈匣可裝填七發,外加一發預裝彈。火箭砲可收納於後裙裝甲,額外的彈匣則可存放於側裙裝甲。迪坦斯使用的型號為 H-Baz-85-Gry/Ver.045,幽谷則使用 H-Baz-87-A*E/Ver.004,兩者性能與外觀相似。
  • 盾牌
    鋼彈 Mk-II 配備一個安裝於左臂的物理盾牌,用於防禦。迪坦斯版本型號為 RX・M-Sh-VT/S-00018,而幽谷版本則為 RX・M-Sh-VT/S-001,兩者均可在展開與收納狀態間切換,表面塗有防光束塗層,能抵擋光束攻擊。此塗層每次受到光束撞擊時會逐漸被燒蝕,直至失去效用。此外,盾牌下部可安裝一個內含三枚飛彈的飛彈發射器,並可在盾牌背後存放兩個光束步槍備用能量倉,但會遮擋盾牌上的觀察窗。
  • 火神砲莢艙
    由於頭部處理器系統體積過大,鋼彈 Mk-II 的頭部未安裝火神砲,因其,但可以外掛火神砲莢艙。迪坦斯版本的型號為 VCU-505EX-Gry/Ver.009,而幽谷版本則為 VCU-505EX-V・B/Ver.012,兩者性能與外觀相似。該莢艙的設計為非對稱,左側配備兩門交替射擊的 60mm 火神砲,右側則為平衡配重與彈藥倉,可容納 1,400 發無殼彈,兩側以彈藥帶相連。
  • 黏著火箭砲
    黏著火箭砲最初設計用於發射黏著彈以使敵機無法行動,而非直接摧毀目標。不過,該武器也可發射多種類型的彈藥,通常使用常規高爆彈。此火箭砲採用彈匣供彈,可裝填七發彈藥,外加一發預裝彈。

模型介紹

繼上次介紹新生板的鋼彈MK-II迪坦斯配色之後,這次回到了常態的幽谷配色,但不是普通的店販型機體,而是為數不多的紀念款式。這是當年為了紀念新製的Z鋼彈電影版所特別發售的劇場限定紀念版。據我所知,也是唯一一款在HG上做電鍍的MK-II產品。

先講模型本體的話,我認為MK-II的造型跟電鍍面都算是很有水準,不失為一架很值得收藏的機體,除了這個之外,舊版MK-II的臉型部分我也認為較為俊俏,新生板的MK-II往修長的方式進行機體外型的設計,舊版的MK-II則更著重於機體的精壯感。

除了這個之外,剩下的少許差異就是MK-II本身的分色弱於新生版不少,包含盾牌在內都是極度素色的狀況,但在可動度方面,格里普斯三雄當中(MK-II、百式、Zeta鋼彈),明顯的MK-II在可動度與完成度的設計上遠勝於比較早出版的百式還有對應的量產機里克·迪亞斯,判定的標準就是手持火箭炮的部分,前兩者特別式是里克·迪亞斯由於可動跟延展性太差的關係,火箭炮只能用夾在腋下的方式進行擺設,但MK-II明確的解決了這一點,也讓整體的可玩性大幅度上升。

raw-image

來一張簡單的正面照,鋼彈MK-II的電鍍漆面特別的明顯,外觀也還算光滑,很接近之後出的Nu鋼彈金屬版。

raw-image

放大胸口的特寫,跟一般版的MK-II在外觀上真的有很大的落差感。

raw-image

由下而上看,MK-II的臉型其實頗為俊俏。

raw-image

換裝全部的裝備,包含在腰間的火箭砲、手上的光束軍刀、頭部的耳機、左手的盾牌。

raw-image

舉槍。

raw-image

側面照,眼睛閃閃發光。

raw-image

光束火箭炮終於可以被好好地舉起來了。

raw-image

我認為最好看的一張照片。

raw-image

也有配備光束軍刀,不過是一體成形的版本。

板件開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板件由於電鍍的關係被拆成了四塊,但就不分別統計了

raw-image

A板件-44個零件

raw-image

B板件-37個零件

raw-image

C板件-33個零件

raw-image

貼紙-2張

如果還想看其他HGUC系列模型

如果想看其他HG模型的開箱



avatar-img
10會員
98內容數
開箱各類鋼彈模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模型日誌 的其他內容
「只要善用換色,我可以再戰十幾年。」 登場作品:鋼彈逆襲的夏亞 型號:RGM-89 類型:通用量產型MS 用途:- 全高:19米 重量:21.3噸 塗裝:金屬棕綠、金屬紅 所屬勢力:聯邦軍 駕駛員:- 模型類別:HGUC 模型編號:- 年份:2022(原套件2009) 板件
「紅色彗星,再臨。」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Z 型號:MSN-00100 類型:Z計畫所屬可變試驗型MS 用途:可變框架測試用機 全高:21.4米 重量:54.5噸 塗裝:紅、紅棕、黑 所屬勢力:聯邦軍所屬勢力幽谷 駕駛員:庫瓦多羅·巴吉納(夏亞·阿茲納普爾)(另有專用配色模型)
「黃金,歸來」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Z 型號:MSN-00100 類型:Z計畫所屬可變試驗型MS 用途:可變框架測試用機 全高:21.4米 重量:54.5噸 塗裝:金、紅、黑 所屬勢力:聯邦軍所屬勢力幽谷 駕駛員:庫瓦多羅·巴吉納(夏亞·阿茲納普爾) 模型類別:HGUC 模型
「另一種覺醒配色?」-獨角獸鋼彈 (7-11聯名配色)
墨綠的移動砲臺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Seed Destiny 型號:ZGMF-X56S/γ 類型:札夫特所屬第二世代換裝試作型MS 用途:據點攻略、爆破 全高:19.21米 重量:84.68噸 塗裝:黑、綠、白、藍 所屬勢力:札夫特(ZAFT) 駕駛員:真·飛鳥、露娜瑪麗亞·霍克
本文深入探討完美獨角獸鋼彈的設計背景、武裝配備及其能力特點。作為全武裝獨角獸鋼彈的替代機型,本文詳細介紹其精神感應框架及武裝戰甲的功能,並分析模型的組裝挑戰與美觀特徵,滿足模型愛好者的需求。無論是影迷還是模型收藏家,皆能從中瞭解這款機體的獨特魅力與使用經驗。
「只要善用換色,我可以再戰十幾年。」 登場作品:鋼彈逆襲的夏亞 型號:RGM-89 類型:通用量產型MS 用途:- 全高:19米 重量:21.3噸 塗裝:金屬棕綠、金屬紅 所屬勢力:聯邦軍 駕駛員:- 模型類別:HGUC 模型編號:- 年份:2022(原套件2009) 板件
「紅色彗星,再臨。」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Z 型號:MSN-00100 類型:Z計畫所屬可變試驗型MS 用途:可變框架測試用機 全高:21.4米 重量:54.5噸 塗裝:紅、紅棕、黑 所屬勢力:聯邦軍所屬勢力幽谷 駕駛員:庫瓦多羅·巴吉納(夏亞·阿茲納普爾)(另有專用配色模型)
「黃金,歸來」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Z 型號:MSN-00100 類型:Z計畫所屬可變試驗型MS 用途:可變框架測試用機 全高:21.4米 重量:54.5噸 塗裝:金、紅、黑 所屬勢力:聯邦軍所屬勢力幽谷 駕駛員:庫瓦多羅·巴吉納(夏亞·阿茲納普爾) 模型類別:HGUC 模型
「另一種覺醒配色?」-獨角獸鋼彈 (7-11聯名配色)
墨綠的移動砲臺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Seed Destiny 型號:ZGMF-X56S/γ 類型:札夫特所屬第二世代換裝試作型MS 用途:據點攻略、爆破 全高:19.21米 重量:84.68噸 塗裝:黑、綠、白、藍 所屬勢力:札夫特(ZAFT) 駕駛員:真·飛鳥、露娜瑪麗亞·霍克
本文深入探討完美獨角獸鋼彈的設計背景、武裝配備及其能力特點。作為全武裝獨角獸鋼彈的替代機型,本文詳細介紹其精神感應框架及武裝戰甲的功能,並分析模型的組裝挑戰與美觀特徵,滿足模型愛好者的需求。無論是影迷還是模型收藏家,皆能從中瞭解這款機體的獨特魅力與使用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機體編號:ASW-G-08 高度:18米重量:28.5噸 駕駛員:三日月.奧古斯 所屬︰鐵華團 登場作品:鐵血之孤兒 等了一整年趁低入手的夢幻模型。2023年新年曾經在彰化看到剛推出不久的MGSD自由高達,售價一千元,因為沒有收入,就沒買。沒想到不到一個月,漲價到1800 TWD,往後一年多我
Thumbnail
機體編號:EDM-GB 高度:18.5米重量:42.9噸駕駛員:-生產︰弗德之黎明登場作品:水星之魔女 鋼沃爾瓦在動畫登場時,我woo了一聲︰Gundam X 復活的軍團? 正式名稱是Gund子機,實際是遙控型MS,透過帕梅特系統由烏爾魔靈、索恩魔靈兩台高達控制。能夠做到單純的攻擊、防禦,感覺
Thumbnail
機體編號:MSZ-006–3 高度:19.85米(MS)/24.32米(MA) 重量:28.7噸 駕駛員:嘉美尤.維達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Z 無限期持續的Zeta補完計劃今次來到2023年誕生的最新Ka版MG Zeta。等了近一年價格回落後入手,組裝了兩個月,最後階段才發現少了一塊板件
Thumbnail
好些年前看到打造一支會動、實際大小鋼彈的計畫時,就想著一定要去看。2020 年 12 月 19 日,這隻鋼彈在橫濱問世,原本很興奮著想計畫去看,沒想到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我們開始過著少社交的生活,更別說要出國了。
Thumbnail
東尼改良後的動力裝,鋼鐵人動力裝各型號的基礎樣板。
Thumbnail
鋼彈模型組裝首發-RG19 紅異端
Thumbnail
這次要來介紹的是~鋼彈Mega Size的RX-78-2~~ 非常適合初階鋼彈模型玩家入手,組裝過程簡單,而且完成後的成就感也很高,適合當作家中擺飾品鎮宅!
Thumbnail
這支鋼彈為夏亞專用薩克II,出現在鋼彈動畫UC.0079之中,但相較於GTO版本顏色較淡,整體配色也較為粉紅。
Thumbnail
打開盒後先檢查零件狀況 零件共有8種顏色,另外附6張小張貼紙,相信難度對模型新手來說不會太難。 拆下零件後按照說明書的步驟組裝零件,再黏貼紙就完成囉!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鋼彈模型的大家庭!!!
Thumbnail
機體編號:ASW-G-08 高度:18米重量:28.5噸 駕駛員:三日月.奧古斯 所屬︰鐵華團 登場作品:鐵血之孤兒 等了一整年趁低入手的夢幻模型。2023年新年曾經在彰化看到剛推出不久的MGSD自由高達,售價一千元,因為沒有收入,就沒買。沒想到不到一個月,漲價到1800 TWD,往後一年多我
Thumbnail
機體編號:EDM-GB 高度:18.5米重量:42.9噸駕駛員:-生產︰弗德之黎明登場作品:水星之魔女 鋼沃爾瓦在動畫登場時,我woo了一聲︰Gundam X 復活的軍團? 正式名稱是Gund子機,實際是遙控型MS,透過帕梅特系統由烏爾魔靈、索恩魔靈兩台高達控制。能夠做到單純的攻擊、防禦,感覺
Thumbnail
機體編號:MSZ-006–3 高度:19.85米(MS)/24.32米(MA) 重量:28.7噸 駕駛員:嘉美尤.維達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Z 無限期持續的Zeta補完計劃今次來到2023年誕生的最新Ka版MG Zeta。等了近一年價格回落後入手,組裝了兩個月,最後階段才發現少了一塊板件
Thumbnail
好些年前看到打造一支會動、實際大小鋼彈的計畫時,就想著一定要去看。2020 年 12 月 19 日,這隻鋼彈在橫濱問世,原本很興奮著想計畫去看,沒想到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我們開始過著少社交的生活,更別說要出國了。
Thumbnail
東尼改良後的動力裝,鋼鐵人動力裝各型號的基礎樣板。
Thumbnail
鋼彈模型組裝首發-RG19 紅異端
Thumbnail
這次要來介紹的是~鋼彈Mega Size的RX-78-2~~ 非常適合初階鋼彈模型玩家入手,組裝過程簡單,而且完成後的成就感也很高,適合當作家中擺飾品鎮宅!
Thumbnail
這支鋼彈為夏亞專用薩克II,出現在鋼彈動畫UC.0079之中,但相較於GTO版本顏色較淡,整體配色也較為粉紅。
Thumbnail
打開盒後先檢查零件狀況 零件共有8種顏色,另外附6張小張貼紙,相信難度對模型新手來說不會太難。 拆下零件後按照說明書的步驟組裝零件,再黏貼紙就完成囉!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鋼彈模型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