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初代鋼彈精神的後繼機。」
由迪坦斯開發的鋼彈Mk-II是RX-78-2 鋼彈的直系後繼機,也是第一款採用新型「可動式骨架」概念的MS。在這一新設計中,可動式骨架不僅僅是機體的結構框架,而是整合了所有關鍵機構,包括驅動器與運動控制系統,但不包含武裝、裝甲與推進燃料槽。這種設計大幅提升了機體的反應速度、可靠性與能源效率,並使其比傳統機體更加敏捷。
鋼彈Mk-II的另一個特點是腿部部分可動部件外露,這一設計理念基於當時流行的觀點,即「躲避敵方攻擊優於依賴裝甲防禦」。原因在於當時沒有任何裝甲能夠完全抵擋光束兵器,因此比起增加裝甲(導致機體重量增加、機動性降低),更合理的選擇是減輕重量以提升機動力。
該機體還配備了已成為標準配置的360度全景螢幕與線性座椅,駕駛艙本身設計為環狀結構,亦可作為緊急逃生艙。全景螢幕由多塊顯示面板組成,能夠呈現完整的360度視角,畫面則是透過分布於機體外部的攝影機捕捉,再由電腦處理、模擬成駕駛員所見的影像。視角來自MS頭部,並會去除機體自身的影像,確保駕駛不會被自身機體遮擋視野。線性座椅則懸掛於駕駛艙中央,由線性臂支撐,透過電磁方式抵消G力與衝擊,保護駕駛員安全。這套設計讓駕駛員擁有更廣闊的視野,並有效消除死角。
然而,鋼彈Mk-II的最大缺點在於其裝甲仍然採用過時的「鈦合金陶瓷複合材」,防禦性能不如當時的先進裝甲材料。此外,可動骨架的腿部結構因材料強度問題導致剛性不足,即使經過六次設計修正仍未能完全解決。儘管如此,在短暫的時間內,鋼彈Mk-II仍因其可動骨架設計而成為當時機動性最佳的MS之一。
本機共生產了三台,後來皆被幽谷(AEUG)奪取並重新塗裝。儘管服役於不同陣營,鋼彈Mk-II的武裝基本未作變更,其內建武裝僅有兩把光束軍刀,但可選擇搭載火神砲莢艙、盾牌、光束步槍、超級火箭炮與黏土火箭炮等武裝。
U.C. 0086 年 12 月,迪坦斯開發了三台 RX-178 鋼彈 Mk-II。當幽谷(AEUG)得知這批原型機的消息後,前吉翁公國的「紅色彗星」庫瓦多羅·巴吉納率隊潛入迪坦斯的綠色諾亞 1 號殖民地,並在鋼彈 Mk-II 首席設計師法蘭克林·比丹之子——少年卡密兒·比丹的幫助下,成功奪取了三台機體。
在鋼彈 Mk-II 被盜後,其中兩台被送往亞納海姆電子(Anaheim Electronics)拆解研究,而幽谷則保留了最後一台,並將其重新塗裝為深藍與白色配色。該機由許多幽谷的王牌駕駛員操縱,包括新人駕駛卡密兒·比丹,以及後來叛離迪坦斯的艾瑪·辛,在卡密兒轉乘Z鋼彈後接手本機。
然而,鋼彈 Mk-II 只是用於測試可動骨架效能的實驗機,很快便被迪坦斯的新型可變式 MS 超越。儘管如此,它仍參與了許多關鍵戰役,如第二次賈布羅之戰,以及在新香港對抗 MRX-009 精神鋼彈的戰鬥。
為了提升鋼彈 Mk-II 的性能,幽谷委託亞納海姆電子開發新型支援機 FXA-05D G-防衛者,該機可與鋼彈 Mk-II 結合,形成 RX-178+FXA-05D 超級鋼彈,使其在速度、機動性與火力上獲得顯著提升。然而,即便升級後,鋼彈 Mk-II 在格利普斯戰爭末期仍然無法與迪坦斯的新型 MS 相抗衡。此外,迪坦斯也以鋼彈 Mk-II 為基礎,開發了量產型機體 RMS-154 巴薩姆。
鋼彈 Mk-II 在第一次新吉翁戰爭中再次出擊,對抗新吉翁軍。然而,由於 G-防衛者在格利普斯戰爭中被摧毀,該機已無法變形成超級鋼彈。此外,隨著艾瑪·辛在戰爭末期陣亡,本機未再正式指派專屬駕駛員,但在戰鬥中最常由艾兒·維亞諾操縱。最終,在新吉翁的小行星基地阿克西斯的決戰中,鋼彈 Mk-II 在與 NZ-000 昆曼莎的交戰中嚴重受損,並被艾兒棄置。
繼上次介紹新生板的鋼彈MK-II迪坦斯配色之後,這次回到了常態的幽谷配色,但不是普通的店販型機體,而是為數不多的紀念款式。這是當年為了紀念新製的Z鋼彈電影版所特別發售的劇場限定紀念版。據我所知,也是唯一一款在HG上做電鍍的MK-II產品。
先講模型本體的話,我認為MK-II的造型跟電鍍面都算是很有水準,不失為一架很值得收藏的機體,除了這個之外,舊版MK-II的臉型部分我也認為較為俊俏,新生板的MK-II往修長的方式進行機體外型的設計,舊版的MK-II則更著重於機體的精壯感。
除了這個之外,剩下的少許差異就是MK-II本身的分色弱於新生版不少,包含盾牌在內都是極度素色的狀況,但在可動度方面,格里普斯三雄當中(MK-II、百式、Zeta鋼彈),明顯的MK-II在可動度與完成度的設計上遠勝於比較早出版的百式還有對應的量產機里克·迪亞斯,判定的標準就是手持火箭炮的部分,前兩者特別式是里克·迪亞斯由於可動跟延展性太差的關係,火箭炮只能用夾在腋下的方式進行擺設,但MK-II明確的解決了這一點,也讓整體的可玩性大幅度上升。
來一張簡單的正面照,鋼彈MK-II的電鍍漆面特別的明顯,外觀也還算光滑,很接近之後出的Nu鋼彈金屬版。
放大胸口的特寫,跟一般版的MK-II在外觀上真的有很大的落差感。
由下而上看,MK-II的臉型其實頗為俊俏。
換裝全部的裝備,包含在腰間的火箭砲、手上的光束軍刀、頭部的耳機、左手的盾牌。
舉槍。
側面照,眼睛閃閃發光。
光束火箭炮終於可以被好好地舉起來了。
我認為最好看的一張照片。
也有配備光束軍刀,不過是一體成形的版本。
A板件由於電鍍的關係被拆成了四塊,但就不分別統計了
A板件-44個零件
B板件-37個零件
C板件-33個零件
貼紙-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