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申請 114 年度 CITD -最高補助1000萬,完整攻略與申請重點解析

如何成功申請 114 年度 CITD -最高補助1000萬,完整攻略與申請重點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CITD(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旨在協助製造業與技術服務業升級轉型,透過技術開發提升市場競爭力。企業可獲得最高 200 萬元補助,聯合申請則可達 1,000 萬元,是台灣中小企業不可錯過的重要政府資源。

然而,CITD 申請過程中,經費編列規範、計畫書撰寫、技術創新性評估等細節,都是影響審查結果的關鍵因素。本文將為您解析 114 年度 CITD 申請流程、補助條件、計畫書撰寫技巧與審查標準,幫助企業順利申請並提升過件機率。


目前114年度CITD已於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網站公告送件時間為即日起至114年3月31日止計畫執行期間為114年4月1日至114年11月30日止

更多已成功過件 政府創業補助、創業貸款計畫書範本下載  請點擊

CITD申請、計畫書撰撰寫 立即預約諮詢

更多創業課程報名,也可參考並點擊我們的ACCUPASS活動通


CITD 申請資格與產業適用範圍

CITD 計畫主要適用於台灣的 製造業技術服務業,企業需符合以下基本資格:

  1. 依法設立的公司或商號,並為獨立法人(分公司不可申請)。
  2. 製造業 須具備工廠登記(免登記者須提供主管機關證明)。
  3. 技術服務業 類別包括資訊服務、系統整合、智慧財產管理等領域。
  4. 財務條件要求:企業淨值須為正值,並非銀行拒絕往來戶。
  5. 不得重複補助:企業 3 年內不得重複獲補助 2 次,且不得與其他政府補助案重複申請相同計畫內容。

本計畫適用於企業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或提升生產製程,申請者需具備技術研發能力,並能提出具體的技術創新方案與市場應用計畫


CITD 其他不得申請的情況

有執行本計畫未結案,或當年度已獲得本計畫補助者 含研發聯盟類別任一成員

  1. 3年內含本年度 曾獲本計畫補助累計 2 次者
  2. 本次申請計畫內容曾獲本計畫或其他政府計畫補助者
  3. 已獲經濟部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 升級轉型辦法 所定之低碳化、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者


CITD 補助額度與計畫執行期程

依據 114 年度 CITD 計畫公告,目前申請期間已開放(截止日尚未公告),計畫執行期程為 送件截止日次日起至 114 年 11 月 30 日止,最長 8 個月

補助額度與企業負擔比例如下:

  • 產品開發類:最高補助 200 萬元,企業需自籌至少 50% 經費。
  • 研發聯盟類:最高補助 1,000 萬元,至少 3 家企業聯合申請,企業需共同負擔 50% 以上研發成本。此外,聯盟成員申請經費不得高於主導業者,主導業者以NT$250萬、其餘成員以NT$200萬/家為上限

企業需在計畫執行期間內完成技術開發,並提出技術成果驗證,以符合補助款核銷標準。

CITD計畫申請方式及應備資料

114年CITD(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一律採線上申請送件。

線上申請系統網址:https://citd.ekm.org.tw/CITDPMS/UserOn.aspx

相關應備資料如下:

1.必備附件:申請本計畫須用印或簽名之必備附件 如下

A.蒐集個人資料告知事項暨個人資料提供同意書

B.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 14 條第 2 項公職人員及關係人身分關係揭露表 事前揭露C.會計師財務簽證查核報告書 或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書


2.申請「研發聯盟」類別者,須檢附參與業者之協議書及聯盟成員間彼此 非關係人之切結書 應加蓋所有參與業者公司及負責人章


3.如有技術移轉單位或延聘顧問者,應檢附 合作契約書 得檢附合作意向書


如何撰寫 CITD 計畫書?三大關鍵提升審查評分

CITD 計畫書內容將直接影響審查結果,企業應聚焦於 研發動機、技術創新與市場應用,以下為三大撰寫重點。

1. 研發動機與技術可行性

  • 說明目前技術或產品的技術瓶頸,為何需要開發新技術或優化製程。
  • 提供市場調查數據,證明此技術的發展潛力與市場需求。
  • 描述企業研發能量,並提出可行的技術開發計畫。

2. 研發目標與技術創新性

  • 清楚界定技術開發目標,例如提升產品性能、降低製造成本或提高生產效率。
  • 強調技術突破點,說明與市場現有技術的差異與優勢。
  • 若計畫涉及專利或智慧財產,需明確描述預計申請的技術領域與應用範圍。

3. 計畫執行方式與技術開發架構

  • 列出完整的技術開發流程,包括研發階段、測試驗證與市場應用計畫。
  • 明確分工,說明企業內部研發與委外開發的比例(委外費用不得超過 60%)。
  • 提出具體的成果預期,例如產品試產計畫、專利申請或市場導入策略。

CITD 經費編列與核銷標準

企業在規劃 CITD 申請時,應確保經費配置符合補助核銷規範,以下為主要可編列項目。

  1. 人事費
    • 佔計畫總經費至少 40%,適用於計畫主持人及研發人員薪資。
    • 企業經營階層薪資應依實際投入時數按比例計算,待聘人員不得超過研發總人數的 30%。
  2. 委外技術開發
    • 不得超過 60%,應提供合作單位背景與合約。
  3. 研發材料與消耗性器材
    • 上限為計畫總經費的 25%,應與技術開發直接相關。
  4. 研發設備使用費
    • 新設備:依購置成本計算,折舊年限 60 個月內。
    • 舊設備:依帳面價值與剩餘折舊年限計算。
  5. 其他費用
    • 包含專利申請、測試驗證等,國內專利補助上限 3 萬元,國外專利上限 10 萬元。

企業應依計畫需求合理編列經費,確保符合 CITD 補助規範,避免影響核銷與後續款項撥付。


CITD 計畫審查標準與評分權重

計畫審查主要評估技術創新性、可行性與市場應用價值,評分權重如下:

  1. 技術創新性(40%)
    • 是否突破市場現有技術?是否具備專利申請潛力?
  2. 計畫可行性(30%)
    • 研發時程是否合理?企業是否具備執行能量?
  3. 市場應用與產業價值(30%)
    • 技術開發後的市場潛力?是否能帶動產業升級?

提升您的CITD申請過件成功機率-已過件計畫書範本下載

為協助中小企業更有效準備政府創業補助申請所需的計畫書,台灣夯創業官方網站特別提供多個成功申請的過件計畫書範本,涵蓋CITD、SIIR、SBIRSITI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 以及 臺灣雲市集 TCloud 補助方案 等多項政府補助計畫。這些計畫書範本不僅提供了清晰完整的申請框架,更包含實際的商業模式內容,而非單純的空白格式範本,使申請者可以從中學習範例與成功經驗,幫助更順利地撰寫出自己的創業計畫書。

以下為本單位成功申請CITD過件計畫書範例-可行性分析部份

請點擊下載連結



CITD申請解析:線上直播 & 預錄講座課程

🔴114年度CITD 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申請解析(第1梯次 線上直播&預錄講座 / 過件計畫書範本下載)

⏰線上直播時間:3/13(四)17:00-18:00,另有提供線上預錄課程及過件計畫書下載

▶️報名連結:https://bit.ly/41Er4uF


【活動報名摘要】

✅ CITD 申請流程 & 計畫書撰寫技巧
✅ 成功過件企業案例解析
✅ 補助經費編列 & 核銷規則拆解
✅ 研發目標、創新性、KPI 設定指南
✅ 已過件計畫書完整範本下載(含商業模式、計畫架構、經費編列)

🎁凡購買直播課程,即 加贈完整計畫書範本 + 預錄課程觀看權限 365 天!💡


延伸閱讀:

如何成功申請114年台北市SITI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從經費編列到計畫申請重點完整攻略

如何成功申請114年度SIIR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已過件創業計畫書下載及申請解析

avatar-img
艾瑞克的沙龍
16會員
72內容數
Cha Voyage 福葉茶,嚴選台灣在地茶葉電商品牌,沖泡時看的到100%台灣原葉,不含香精添加物,落實農藥殘留檢驗,讓您安心喝好茶,是伴手禮的最佳選擇! 未來我們將透過【ChaVoyage福葉茶 好茶誌】出版專題,為您提供更多茶葉相關專業知識及生活相關資訊,邀請您一同參與這品茗盛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瑞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愈來愈多40歲以上的職場人,面對企業精簡、轉型、或突如其來的裁員,選擇走向創業這條路。但現實卻是——這不是從頭開始,而是從谷底起跳。中年創業,不僅資源有限、成本高壓,更因錯誤的認知與自我評估,常陷入一場看似翻身、實則沉沒的迷霧中。 一、中年創業的「誤以為」:你擁有的,其實不等於能用的 許
「川普又來亂了」——當他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鋼鋁關稅,國內輿論譁然。但這一次,台灣社會不能只是情緒化地喊冤或抱怨「美國怎麼這樣對我們」,而是應該認真看清楚,這場政治戲碼背後所映照的現實:在國際政治這盤棋局裡,沒有人會為你的道德感買單,只有利益才是永遠的通關密碼。
當前台灣科技產業與製造業的業者繃緊神經。尤其是以B2B模式為主的新創公司、中小企業(SMEs),更是如坐針氈。這不僅是關稅問題,而是一場產業鏈再洗牌、區域政經博弈、出口依賴重構的總體挑戰。本文將從以下幾個層面切入,協助台灣新創與中小企業釐清局勢,掌握應對方向
在台灣,愈來愈多40歲以上的職場人,面對企業精簡、轉型、或突如其來的裁員,選擇走向創業這條路。但現實卻是——這不是從頭開始,而是從谷底起跳。中年創業,不僅資源有限、成本高壓,更因錯誤的認知與自我評估,常陷入一場看似翻身、實則沉沒的迷霧中。 一、中年創業的「誤以為」:你擁有的,其實不等於能用的 許
「川普又來亂了」——當他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鋼鋁關稅,國內輿論譁然。但這一次,台灣社會不能只是情緒化地喊冤或抱怨「美國怎麼這樣對我們」,而是應該認真看清楚,這場政治戲碼背後所映照的現實:在國際政治這盤棋局裡,沒有人會為你的道德感買單,只有利益才是永遠的通關密碼。
當前台灣科技產業與製造業的業者繃緊神經。尤其是以B2B模式為主的新創公司、中小企業(SMEs),更是如坐針氈。這不僅是關稅問題,而是一場產業鏈再洗牌、區域政經博弈、出口依賴重構的總體挑戰。本文將從以下幾個層面切入,協助台灣新創與中小企業釐清局勢,掌握應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