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望星空,學會謙卑,凡事無須太計較
《閱讀的方法》一書中曾寫道:「仰望星空時,我們會深刻感受到,眼前的苦難,其實在人世間司空見慣,在浩瀚宇宙中更是微不足道。難怪有人說,天文學是一門讓人謙卑的學問,也是一門塑造性格的學問。」
這讓馬麻想起童年時在佛寺裡聽過的觀點: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粒塵沙,而我們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更是渺小得幾乎看不見。既然如此,人生中許多事,又何必過於計較?
相對地,如果我們無法認知自身的渺小,也可能無法真正理解什麼是偉大。人生若未曾經歷過挫折與失落,就無法真正學會包容與謙遜。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這本書中也提到:「承認自己是凡人,無法掌控人生的所有面向,也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彼此。」
若我們總是以「人我有別」的心態看待世界,只會讓彼此越來越疏離,焦慮與不安也會悄然滋長,因為太過在意自己了。唯有常常提醒自己:我們與他人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因為我們都在同一艘名為「人生」的船上航行。
別忘了,我們在這世上扮演的角色終究只是過眼雲煙,千萬別將一時的身份,誤認為自己真正的價值。唯有謙虛,才能不斷學習;也正因為謙卑,我們才懂得和善與包容,進而創造出真正的雙贏唷。
------------------------------------------------------------------------------------
參考資料:《閱讀的方法》、《汪培珽手記》、《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捨得,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