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走12公里,所以在住宿的地方摸到很晚才出門。
對大部分管理住宿的人,朝聖者都非常早出門。
昨天check in時民宿老闆娘就跟我說我離開時只要把鑰匙放在桌上就好。「畢竟妳要徒步,要很早出門。」
我想我9:30從房間離開時,在對面整理房間的老闆娘內心八成有很多個問號。
啟程沒多久我覺得那些一天內經過這個城鎮要前往下一個地點的朝聖者應該內心很崩潰。
從上一個地點到這個城鎮需要越過山丘,抵達山丘底部的這個港灣城市。
走一小段路後穿過城鎮,然後又要瘋狂爬上山丘離開。
那些健行愛好者我不知道,反正如果是我,我肯定會很崩潰。
北方之路90%的路段都是這樣。
官方路線會讓你特地狂下坡走下山,到一個好像有點東西的城鎮。然後再瘋狂上山離開。
運氣好的話城鎮裡有休息的地方可以坐一下吃東西。
運氣不好就是,
喔你們什麼都沒有欸,什麼都沒開欸。你好,再見。
我一開始走這種路段都會經歷悲傷五階段。
一、否認:不…不會吧?不會又要我爬上去?
二、憤怒:認真要爬上去?!那你叫我走下來幹嘛!
三、討價還價:我不相信,一該有別條路!
四、沮喪:我真的走不動了…我不想走,我好爛。
五、接受:好吧,只能爬了。還能怎麼辦呢?
後來經歷了太多次,已經默認設計官方路線的人就是個心理變態。越艱難越好。
雖然說人都是慣性動物,走了一個多月我應該也該要熟悉這種折磨人的路線,但瘋狂上坡時還是會不免想罵一下設計路線的人。
緩坡、無人的小城鎮、看起來廢棄的農田、很多牛跟馬,一如往常的景色。
已經看了一個月說真的也實在無聊了。
走上公路後還能看到一點海,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比起綠色山林跟草地似乎更能緩解無聊的心情。
接著就面臨了二選一環節。
官方路線是走捷徑,另一個路線是跟著公路走。
我看著那個應該只能被瑞士人認成「山丘」的小山,想起幾天前也是這個狀況。
看起來不是很難的路,最終我走得非常痛苦。
抄什麼近路,我走平順的公路搞不好都比抄捷徑快。
走了半小時後看見官方路線又跟公路交匯,我看了下從山丘走下來的路徑。
那是一個超級陡,又都是石頭的超可怕路徑。
走這條我的腳踝肯定直接報廢。
真慶幸自己選了公路這條路線。
來歐洲後還有一個奇怪的習慣。
就是很喜歡逛超市。
我在地圖上看到路線不遠處有一個超級大的超市,似乎是給露營跟附近小鎮的居民做大採買的地方。
繞路過去後那裡的阿公阿嬤都很友善的跟我打招呼,雖然我一句都沒聽懂他們在說什麼。
大概是類似好市多一樣的存在,這間超市裡賣的東西都是大包裝。
然後價格跟一般超市差不多。
這也太賺了吧?
無奈我不敢亂買增加背包重量,最後只買了剛好用完的濕紙巾跟兩包餅乾。
要不是顧慮重量,我可能會迷失方向,然後不小心買到需要一個禮拜才吃得完的食材份量。
接著又在旁邊的咖啡廳坐著休息,學愛沙尼亞的Helena,為了不讓腳的負擔過重,要做大休息。
最好是坐個半小時以上。
所以我就莫名其妙的跟著一群阿公阿嬤待在咖啡廳裡,看著他們一大早就在喝啤酒說說笑笑。
年輕的女店員放著電子音樂,隔壁的超市其他阿公阿嬤們在大採買。
說來也真是奇妙,寶仔說他遇到很多年輕人,很疑惑為什麼我都遇到阿公阿嬤阿伯阿姨。
可能我有什麼長輩吸引力吧。
跟寶仔的距離比較近的幾天確實遇到不少年輕人,越來越遠後身邊又變回阿公阿嬤叔叔阿姨了。
神秘的磁場哈哈哈。
走向住宿點的最後幾公里因為太無聊,拿出耳機聽音樂後明顯感覺到變有趣了。
揮著手在公路上唱歌走路,明顯看到幾個迎面而來的車子裡,那些駕駛偷笑的表情。
反正我開心就好,哈哈哈。
VILLAPEDRE是一個啥都沒有的小鎮。
沒有超市,餐廳也只有兩間。
今天甚至有一間公休。
總之是一個可以毫無心理壓力窩在房間裡的小鎮。
甚至我晚上肚子餓去唯一一間餐廳找東西吃,店員居然跟我說她今天不開廚房。
?????
好吧,可能客人太少了開了也不符經濟效益。
想起昨天曼努爾大叔跟我說的話,
「這裡的人有點像是放棄了。」
嗯,這麼隨行的營業,確實有點擺爛的感覺哈哈哈。
不過大家開心就好。我是打工仔應該也會蠻開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