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清晨,天空突然出現一條紫紅色的光柱,貫穿雲層直衝天際,持續了三十秒後消失不見。民眾驚呼「天象異變」,新聞媒體爭相報導。
不久後,氣象學家出面解釋:「這可能是高空極光粒子與電磁波的偶發共振現象,加上日冕物質拋射,導致某區段大氣產生光學效應。」
物理學家則提出:「這或許與地磁場異常短暫變動有關,類似於我們模擬的實驗室條件。」天文學家說:「根據近日太陽活動的觀測資料,這現象符合太陽閃焰干擾電離層造成的罕見能量釋放。」
宗教人士說:「這是神的徵兆。」
群眾聽完科學解釋,半信半疑地點頭:「哦,原來是這樣。」
但事實是,即便科學用既有的詞彙架構出一套解釋模型,那也只是「人類現有知識可觸及的範圍內,最合理的推論之一」,而不是真相本身。
因為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沒有人知道。它可能是多維空間偶然裂縫、某種未知的自然法則作用,甚至是另一個文明在遠距離測試新科技。
這就像幾百年前的科學家認為瘧疾是「惡氣所致」,直到顯微鏡發現了蚊子與瘧原蟲;也像古代人見到彗星就說是「妖星」、「不祥之兆」,現代天文學家卻能計算出其軌道與週期。但是否到了未來,又會有新的認知取代我們今日的解釋?
因此你這句話背後,其實蘊藏著一種智慧的自省:
人類不是在解釋世界,而是在用有限的工具「翻譯」世界。
科學並非無懈可擊的真理,它是我們在黑暗中試圖照亮未知的手電筒,光束範圍之外的,依舊是神祕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