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習慣用身體記憶而非頭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是的,「身體記憶」是一種非常真實且普遍存在的現象。這類人並非不會思考,而是傾向透過動作、感覺、節奏來學習與記憶,依靠的是「身體的經驗」而非抽象的語言或邏輯推理。

這樣的記憶方式常見於以下幾種情境:


1. 舞者與運動員的本能反應

他們或許無法完整地「講解」一個動作的每一個細節,但身體卻能自然地完成它。例如武術家對一套拳法的記憶,是經過上千次的練習融入肌肉與神經的;當敵人一靠近,動作不經大腦就已做出反應。


2. 學不會理論,但實作非常強

有些人在書桌前坐不住,看教科書就頭痛,但讓他們「動手做」卻上手得飛快。像是老工匠、師傅級的技術人才,他們對機械、木工、電路有種難以言喻的「身體熟悉感」,靠的是長年累積的動作記憶與直覺經驗。


3. 情緒創傷與身體反應

創傷心理學也指出,許多情緒創傷會儲存在身體裡。當人遭遇類似觸發時,身體可能會出現莫名的緊繃、顫抖或逃避反應,這些並不是思考後的反應,而是「身體記得了」。


4. 內在的感應式行動

這類人可能不擅長明確地說出為什麼這樣選擇,但他們會說:「我感覺這樣比較對」、「我身體告訴我不行」。這是由深層的直覺、身體智慧在引導,而非邏輯計算。


身體記憶不低於理性記憶,只是它來自不同的學習通道。理解這點,也讓我們看見人類智慧的多樣性:有些知識,腦袋知道;有些知識,身體知道。兩者都值得尊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2會員
694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9
你問得非常深刻:「只要是人都會犯錯,但錯的定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牽涉到哲學、倫理、文化、心理學、法律等多重層面。讓我們一步步拆解它: 🔍 一、錯誤的定義從何而來? 1. 從倫理道德來看: 錯,就是違背了當時社會認為「應該這樣做」的行為準則。 例:說謊、背叛朋友、不孝順父母。
2025/05/19
你問得非常深刻:「只要是人都會犯錯,但錯的定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牽涉到哲學、倫理、文化、心理學、法律等多重層面。讓我們一步步拆解它: 🔍 一、錯誤的定義從何而來? 1. 從倫理道德來看: 錯,就是違背了當時社會認為「應該這樣做」的行為準則。 例:說謊、背叛朋友、不孝順父母。
2025/05/19
你提到的這句話 ——「我要把你阿嬤賣掉」,原本是一句電影中的荒誕台詞,帶有黑色幽默、誇張諷刺的意味,用來表達角色極端或無底線的行為。但當這類語言戲劇化、滑稽化後,卻意外預示了某些現實的趨勢。 🎥 「把阿嬤賣掉」的現實版本:拍片賺錢 近年來,確實有些人會: 拍攝長輩失智、搞笑、反應遲鈍的影片
2025/05/19
你提到的這句話 ——「我要把你阿嬤賣掉」,原本是一句電影中的荒誕台詞,帶有黑色幽默、誇張諷刺的意味,用來表達角色極端或無底線的行為。但當這類語言戲劇化、滑稽化後,卻意外預示了某些現實的趨勢。 🎥 「把阿嬤賣掉」的現實版本:拍片賺錢 近年來,確實有些人會: 拍攝長輩失智、搞笑、反應遲鈍的影片
2025/05/19
是的,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社會現象。 在現代多元化與高節奏的媒體環境中,主流形象(例如守法、認真、穩定、按部就班的人)越來越容易被視為「平凡」、「無趣」、「保守」,甚至是「失去個性」。這背後反映的是一種價值轉變與文化趨勢的變化。 為什麼主流形象變得不再迷人? 1. 🌐 媒體塑造了對「特立
2025/05/19
是的,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社會現象。 在現代多元化與高節奏的媒體環境中,主流形象(例如守法、認真、穩定、按部就班的人)越來越容易被視為「平凡」、「無趣」、「保守」,甚至是「失去個性」。這背後反映的是一種價值轉變與文化趨勢的變化。 為什麼主流形象變得不再迷人? 1. 🌐 媒體塑造了對「特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知道嗎? 你的肢體會在不自覺中透露你的想法 若你懂得這些肢體語言,無論是生活中的人際交流或是面對客戶的行銷活動 都能為你大大的加分哦 人類肢體動作在傳遞訊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些動作不僅可輔助語言表達,還能在無言的情況下傳遞情感和意圖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肢體動作及其可能傳遞的訊息: 手勢
Thumbnail
你知道嗎? 你的肢體會在不自覺中透露你的想法 若你懂得這些肢體語言,無論是生活中的人際交流或是面對客戶的行銷活動 都能為你大大的加分哦 人類肢體動作在傳遞訊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些動作不僅可輔助語言表達,還能在無言的情況下傳遞情感和意圖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肢體動作及其可能傳遞的訊息: 手勢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身體訓練、認知能力,和老化過程中的大腦健康】 運動訓練是一種重要的策略,可以抵抗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認知和腦健康衰退,而許多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的證據支持運動對認知未受損和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身體訓練、認知能力,和老化過程中的大腦健康】 運動訓練是一種重要的策略,可以抵抗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認知和腦健康衰退,而許多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的證據支持運動對認知未受損和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運動者是否需要透過觀看影片來調整自己的表現,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唸的觀點。文章建議運動者在練習中注重內心的感受和記憶,以及觀察自身的表現和不順遂的部分,而不是過度依賴觀看影片來做調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運動者是否需要透過觀看影片來調整自己的表現,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唸的觀點。文章建議運動者在練習中注重內心的感受和記憶,以及觀察自身的表現和不順遂的部分,而不是過度依賴觀看影片來做調整。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運動員還是會選擇在不被打擾的環境練習,有些則是選擇好好的與網路相處。本文探討的是關於切換能力的重要,並且適用於任何工作身份的人們。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運動員還是會選擇在不被打擾的環境練習,有些則是選擇好好的與網路相處。本文探討的是關於切換能力的重要,並且適用於任何工作身份的人們。
Thumbnail
需明白一點,幾乎所有動態的,靜態的運動,都是為了讓我們達到身心合一,而合一的首要前提就是破除腦對身心的限制。 武術也好,或是瑜伽,都是在動中尋靜、斂精納神,其目的都是為了養。而養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思想的覺知與減輕身體的痛苦,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用腦。
Thumbnail
需明白一點,幾乎所有動態的,靜態的運動,都是為了讓我們達到身心合一,而合一的首要前提就是破除腦對身心的限制。 武術也好,或是瑜伽,都是在動中尋靜、斂精納神,其目的都是為了養。而養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思想的覺知與減輕身體的痛苦,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用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