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基的節目中得知這本《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因為他開頭的推薦與不爆雷的說明,讓我對這本書產生好奇,也因此沒有將他的節目聽完。在博客來看到書籍簡介後就買了。
「要完美翻譯,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臺灣辦得到了。」
「絕對不可能出電子書——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故事本身真的沒什麼特別,老實說,我邊讀邊覺得:「哎呀~就這樣!」「哼~我就知道!」完全是可以預期的發展……但最後,真的挺令人意外!真的要拿起紙本書來自己體會,要是電子書,那這個故事就太普通了。為什麼只有臺灣辦得到,也是要紙本書去體會。雖然說大陸也可以,但簡體字實在太難看了(雙重意義)!
【以下有雷之這故事看雷實在沒啥意義】
這個故事若沒有親自翻書看,無法感覺到它的精彩之處。最厲害的翻轉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靠「紙本書」這個媒介。當書中提到京極夏彥的寫作方式時,我才注意到作者也用了相同的寫作手法。這樣的設計很像魔術,魔術師早就將戲法擺在眼前,但我們卻沒有注意到。而最後那個「透明」的意義更是全書的靈魂爆點,它除了是設計手法之外,更隱含著父愛,再深一層說,很多事情其實早就在眼前,只是我們沒有看見,或者選擇忽略。
書中有一段對話,大概的意思是,大部分作者的創作很單純的就是讀者所見到的內容,但讀者總會去揣度作者更深一層的用意,若作者有此意就會在書中說明白了啊!
但我覺得,閱讀就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當讀者看出另一層深意時,往往是影射讀者人生經歷的感觸。就像每個人對雲朵的感受不同一樣,雲朵只是存在那裡,它有什麼意義是我們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