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 #美國發明顛覆性鑽頭,可鑽入地下20公里,第4次能源革命來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美國發明顛覆性鑽頭,可鑽入地下20公里,第4次能源革命來了?

革命性的鑽頭已經問世,它可能輕易打破目前蘇聯保持的,12公里最深的鑽井記錄,直接鑽到20公里的地球深處。 5月29日,麻省理工衍生公司Quaise Energy,在德州成功展示了,一項可能改寫能源歷史的黑科技,毫米波鑽探技術。這項技術透過暴力熔化岩石,可以達到人類從未觸及的地下高溫區域,預計讓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獲得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

這項技術可以突破傳統鑽探的物理極限,預計3年內投入商用,成本可與現有能源競爭。這意味著,繼蒸汽機、電力、石油之後,人類或將迎來第四次能源革命。

D.S.
關於 ( Quaise Energy 的毫米波鑽井技術 ) 進行
最新進度 與 可能瓶頸 的 彙整分析:

技術原理與核心突破

  1. 顛覆傳統鑽井方式:
    • 毫米波熔岩技術: 利用類似微波爐原理的高功率 毫米波(Gyrotron 裝置產生),
      直接將岩石加熱至熔點(>1000°C)以上使其熔化或氣化,而非
      傳統的機械破碎。 這克服了硬岩層(如花崗岩、玄武岩)鑽探效
      率極低、鑽頭磨損嚴重且在高温高壓下易失效的根本問題。
      理論上可鑽至地殼深處 20 公里。
    • 開採超臨界地熱: 目標是鑽至地下 3-12 公里 深處,該處温度普遍超過 374°C,壓
      力極高。 在此環境下,水會處於 超臨界狀態(兼具液體和氣體
      特性),其能量密度是傳統地熱蒸汽或熱水的 5-10 倍,單一鑽孔
      即可支持一座大型電廠(估計 50MW 以上)。
  2. 混合鑽井系統:
    • 為加速商業化並降低成本,Quaise Energy 與石油鑽井巨頭 Nabors Industries 合
      作,開發 混合式鑽機。
    • 策略是:先用 傳統旋轉鑽頭 鑽穿地表較軟的沉積岩層(通常幾公里深),到達堅硬
      基岩後,再無縫切換安裝 毫米波鑽井模組 進行後續的深層鑽探。
    • 此策略可 大量利用現有的全球石油鑽井平台和基礎設施全球已約有 2000 台陸上鑽機 ),大幅降低進入門檻和成本。

最新進度 (截至 2025 年 7 月資訊)

  • 2025 年 5 月公開演示: 在德州休斯頓,於一台 全尺寸石油鑽機 上成功整合並展示了
    毫米波鑽井模組。這是該技術 首次在工業級鑽井平台上公開
    運行。演示中成功鑽入地下 30 英尺(約 9 公尺),鑽孔直
    徑 4 英吋。雖然深度尚淺,但關鍵在於驗證了系統整合的可
    行性、操作安全性以及在真實鑽機環境下的運行能力。
  • 2025 年 6 月關鍵設備交付: 接收了功率高達 1 兆瓦 (MW) 的工業級毫米波源(回旋
    管)。這相較於早期實驗室階段使用的設備(約 100 千瓦
    級別),功率提升了 10 倍,是邁向商業化鑽深能力的重
    要一步。
  • 2025 年 7 月計劃實地測試: 計劃在德州 馬布爾福爾斯 (Marble Falls) 的花崗岩露頭
    進行更深入的實地鑽探測試。目標是鑽至 130 公尺 深,
    並測試 連續鑽探多個孔 的能力。這將是驗證毫米波在天
    然堅硬岩石(花崗岩)中鑽深效率和可靠性的關鍵一步。
  • 技術演進歷程:
    • 實驗室階段 (MIT): 在受控環境中鑽出深度約 5 公分 的孔。
    • 2023 年現場測試: 在麻州切爾姆斯福德的天然花崗岩露頭鑽出 約 3 公尺深 的孔。
    • 2025 年 5 月: 整合至工業鑽機,鑽深 9 公尺。

面臨的關鍵瓶頸與挑戰

1.極端環境下的設備耐受性與可靠性:

  • 高温高壓: 鑽至目標深度(>12公里)時,鑽頭(波導頭)面臨的環境温度可能超
    過 500°C,壓力超過 140 兆帕 (MPa)。這遠超過常規電子設備和材料的
    承受極限。 需要開發能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長期穩定工作的 耐高温高壓傳感
    器、波導材料、冷卻系統和密封技術
  • 劇烈振動: 鑽井過程,特別是在非均質岩層或遇到裂縫時,會產生劇烈振動(可能超
    過 20g 的加速度)。 這對精密的毫米波發生器和波導系統構成巨大威脅,
    容易導致設備失效或損壞。防震設計和材料是重大挑戰。
  • 岩屑清除 (碎屑管理): 熔融/氣化的岩石需要被有效地從鑽孔底部移除。在超深、高温
    高壓環境下,確保熔融物和氣體能順暢地沿鑽桿向上排出而不
    堵塞鑽孔或損壞設備,是複雜的工程問題。

    2.鑽孔穩定性與完整性:
  • 孔壁坍塌: 熔化岩石形成的孔壁,在冷卻後或應力作用下可能不穩定,存在坍塌風
    險。 需要研究如何在鑽進過程中或鑽進後 穩定孔壁(例如,可能需要下
    套管或注入特殊漿液,但這在深部高温環境下難度極高)。
  • 能量傳輸效率與方向控制: 確保高功率毫米波能量能有效聚焦於鑽孔底部岩石,避免
    能量在鑽桿內或孔內損耗,並精確控制鑽孔方向(導向
    ),是技術成功的關鍵。深部鑽探的 導向精確度 也是一
    大挑戰。

    3.超臨界地熱系統的工程實現:
  • 取熱循環: 鑽到目標深度只是第一步。如何設計並實現 可靠的閉環系統,將水注入超
    高温岩層、使其轉化為超臨界狀態、再將高能量的超臨界流體或蒸汽安全
    高效地提取回地表驅動渦輪發電,整個過程尚未在地熱領域大規模實踐
    過。涉及極端條件下的 材料腐蝕、流體力學、熱交換效率 等複雜問題。
  • 儲層創建與維持: 超臨界地熱需要足夠的熱交換面積。可能需要通過水力壓裂等方式
    在目標高温岩層中創建人工儲層(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EGS 概念),並確保其長期穩定性和滲透性。
    在極深部進行此操作難度極高。

    4.商業化成本與規模化:
  • 設備成本與功率: 目前的 1 MW 設備是重要里程碑,但要實現商業化鑽探(尤其是達
    到 10+ 公里深度),需要 更高功率、更耐用、可連續運行數週甚至
    數月 的毫米波鑽井系統。這類設備的 開發、製造和維護成本 仍是
    未知數。Quaise 強調利用現有油氣鑽機降低成本,但毫米波模組本
    身仍是巨大投入。
  • 鑽井速度與效率: 毫米波鑽井的 實際鑽進速度 在更大深度、更複雜地質條件下是否能
    達到經濟可行的水平,仍需大量現場驗證。
  • 電廠整合成本: 鑽井成功後,建設能承受超臨界流體高温高壓(>374°C, >22.1MPa)
    的 特種地表電廠設備(如渦輪機、熱交換器) 成本高昂。
    雖然理論上單井功率高,但初始投資巨大。

結論與展望

Quaise Energy 的毫米波鑽井技術確實代表了一種 革命性的鑽探方法,具有突破傳統鑽深極限、開採巨量清潔基載地熱能的潛力。其 核心價值在於物理原理上的可行性(用電磁波熔化岩石無需接觸,理論上可鑽透任何岩石)和 利用現有油氣基礎設施的商業化策略

  • 最新進展積極: 成功整合至工業鑽機並公開演示、獲得關鍵的 1MW 設備、準備進行
    更深度的實地花崗岩鑽探,這些都是重要的技術里程碑,顯示技術正
    從實驗室加速走向工程驗證階段。
  • 瓶頸挑戰嚴峻: 極端環境設備耐受性(高温、高壓、振動)、深孔穩定性、高效能量傳
    輸與鑽孔導向、以及最終超臨界地熱系統的工程實現和成本控制,是
    橫亙在商業化成功面前的幾座大山。這些挑戰涉及材料科學、精密工
    程、地球物理、熱力學等多個尖端領域,解決難度極高。
  • 時間表審慎樂觀: Quaise 提出的 3 年內(約 2027-2028)實現商業應用的目標 極具
    挑戰性。目前的進展主要集中在鑽井技術本身的前端(鑽得下去),
    距離完整的、可商業發電的超深地熱系統(鑽得深、穩得住、取得
    出熱、發得了電且成本合理)還有漫長且艱鉅的工程化道路。
    技術瓶頸若無法有效克服,商業化時程很可能延後。

若此技術最終成功克服所有挑戰並實現規模化應用,確實有潛力引發 第四次能源革命,提供近乎無處不在、穩定、零碳的基載電力,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然而,其成功與否,未來 2-5 年的工程驗證和深度測試結果至關重要,將決定其是成為真正的革命者,還是停留在一個極具潛力但工程難度過高的概念。


G.K.

  • 目前,Quaise Energy 的毫米波鑽探技術已於 2025 年 5 月 21 日在德州休斯頓成功示範,使用 100 kW 旋轉管切割岩石,顯示出潛力。
  • 計劃於 2025 年 7 月在德州 Marble Falls 進行現場測試,目標鑽探 150 米深,並預計 2026 年在俄勒岡州 Newberry 進行商業化測試。
  • 未來 3 年內,目標在俄勒岡州 Bend 建設 50 MW 地熱電廠,結合傳統和毫米波技術。
  • 挑戰包括技術需擴展至 20 公里深度,確保經濟競爭力,並解決環境和監管問題。

技術進展

研究顯示,Quaise Energy 的毫米波鑽探技術利用高頻毫米波熔化岩石,旨在突破傳統鑽探的深度限制(達 20 公里),以開發超深地熱能源。2025 年 5 月的示範證明了其初步可行性,計劃中的現場測試將進一步驗證其實際應用。

可能瓶頸

證據傾向於認為,技術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擴展至極深層次(20 公里)的技術難度、經濟成本的競爭力,以及潛在的環境和地震風險。監管框架的適應也可能延緩進程。

詳細報告

Quaise Energy 的毫米波鑽探技術是近年來能源領域的一項突破性發展,旨在通過高頻毫米波熔化岩石,實現深達 20 公里的鑽探,以開發超深地熱能源。這項技術有潛力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使地熱能源成為無處不在的清潔能源來源。然而,該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面臨多項挑戰。以下是對其最新進展和可能瓶頸的詳細分析,基於 2025 年 7 月 9 日的最新資訊。

背景與技術概述

Quaise Energy 於 2018 年由麻省理工學院的 Plasma Science and Fusion Center 衍生成立,基於 MIT 研究員 Paul Woskov 於 2008 年提出的理念,利用旋轉管(gyrotron)生成的高頻毫米波(如「類固醇版的微波」)來汽化岩石。該技術旨在突破傳統機械鑽頭的物理極限,特別是當深度超過 12 公里時,機械鑽頭因高溫和高硬度而失效。目標是鑽探至 20 公里深處,達到約 500 °C(932 °F)的溫度,提取超臨界地熱流體,這些流體能比傳統地熱資源產生 5-10 倍的能量。

最新進展

根據近期報導,Quaise Energy 在 2025 年 5 月 21 日於德州休斯頓的 Nabors 設施成功展示了其毫米波鑽探技術。這次示範使用 100 kW 的旋轉管,功率約 48 kW,切割速度為每分鐘 2 厘米,創建直徑 4 英寸(10.2 厘米)的孔,孔壁因高溫(達 1,700 °C)而玻璃化。示範中整合了診斷光束,監測溫度和距離,並動態調整功率以確保效率。

  • 現場測試計劃: 公司計劃於 2025 年 7 月在德州 Marble Falls 的花崗岩採石場進行現
    場測試,目標鑽探深達 150 米(492 英尺),預計每個孔約需 1 個
    月,測試可能持續至年底。計劃鑽探多達 5 個孔,以驗證技術在實際
    環境中的穩定性。
  • 設備升級: Quaise Energy 預計在 2025 年 7 月或 8 月收到 1 MW 的旋轉管,這將允
    許鑽探更大的孔徑(8.5 英寸),相比 100 kW 旋轉管的 4 英寸孔,提升效
    率和適用性。
  • 商業化目標: 公司計劃在 2026 年於俄勒岡州 Newberry 進行商業化測試,並在 3 年
    內(即 2028 年)在俄勒岡州 Bend 外部建設一座 50 MW 的地熱電廠,
    其中 20 MW 來自傳統鑽探,30 MW 來自毫米波技術。
  • 成本競爭力: 根據 Quaise Energy 的估計,平準化能源成本(LCoE)預計為每兆瓦
    時 50-100 美元,與 2023 年的太陽能(24-96 美元)、風能(24-96 美
    元)、天然氣(39-101 美元)、煤炭(68-166 美元)和核能(141-221
    美元)競爭。
    詳細計算器可訪問 https://www.quaise.energy/lcoe/calculator

以下表格總結了近期進展:

raw-image

可能瓶頸與挑戰

儘管技術進展令人振奮,但多個方面仍需克服,以實現其雄心勃勃的目標。

  • 深度與溫度挑戰: 技術需擴展至 20 公里深度,該處溫度超過 400 °C,而目前的測試
    深度僅為 150 米。這種深度的鑽探對設備的耐熱性和穩定性提出極
    高要求,現有測試環境(如 Nabors 設施)僅限於 100 英尺(30
    米)深度,實際應用仍有差距。
  • 技術縮放與經濟可行性: 證據顯示,擴展至深層需要更高的功率和更長的時間,目前
    的 1 MW 旋轉管需證明能以競爭性的速度鑽出 8.5 英寸孔。LCoE 目標為 50-100 美元/兆瓦時,但需與傳統能源的成本競爭,尤其是在 Tier 2/3 地點(地熱梯度 ≥40 °C/km 和 ≥20 °C/km),這些地點的資源較 Tier 1(300-500 °C 較淺層)更難以開發。
  • 技術整合: 將毫米波技術與現有油氣鑽機整合需要克服多項工程挑戰,例如動態波導
    的穩定性和高功率條件下的安全操作。示範中使用的 Nabors F 型鑽機和
    自定義頂部驅動系統顯示了初步整合,但深層應用仍需驗證。
  • 監管與環境考量: 深層鑽探可能引發地震風險,特別是與現有地熱系統的刺激技術相
    關的歷史問題。監管框架的適應和環境影響評估將是關鍵障礙,需
    確保技術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 時間表壓力: 儘管 Quaise Energy 設定了 2026 年商業化測試和 2028 年地熱電廠運
    營的目標,但從技術驗證到大規模部署仍需時間,特別是考慮到現場測
    試和 1 MW 旋轉管的性能驗證。

以下表格總結了主要挑戰:

raw-image

未來展望與影響

Quaise Energy 的技術若成功,將實現第四次能源革命,使地熱能源成為全球性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特別是與化石燃料基礎設施的再利用(如油氣鑽機)相結合。該技術的成功將促進能源獨立,特別是在地熱梯度較低的地區(Tier 2/3 地點),並加速向淨零排放的轉型。然而,實現這一願景需克服上述挑戰,並在未來幾年的測試中證明其可行性和經濟性。

總結而言,Quaise Energy 的毫米波鑽探技術展示了巨大的潛力,但仍需在深度擴展、經濟可行性和環境安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25 年 7 月的現場測試和 2026 年的商業化測試將是關鍵節點,決定其是否能真正改變能源格局。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師傅的AI沙龍
26會員
632內容數
一直尋找 " 真正 " 的師傅 , 行行出狀元!! 業業有老師!! 感謝您的支持 也可以到下方連結逛逛喔! https://tslv.pixnet.net/blog https://vocus.cc/user/@tslv https://www.youtube.com/@tslv80
真師傅的AI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5
以下是針對藍泉媽媽(LQMAMA)對老高(老高與小茉頻道)的指控及相關爭議的綜合整理,主要基於藍泉媽媽的批判影片內容、老高爭議事件,以及涉及人物的背景分析: 一、藍泉媽媽指控老高的「三絕一定」原則 藍泉媽媽在多期「藍泉批改作業」系列中,系統性批判老高的內容產製模式,總結為「三絕一定」:
Thumbnail
2025/07/05
以下是針對藍泉媽媽(LQMAMA)對老高(老高與小茉頻道)的指控及相關爭議的綜合整理,主要基於藍泉媽媽的批判影片內容、老高爭議事件,以及涉及人物的背景分析: 一、藍泉媽媽指控老高的「三絕一定」原則 藍泉媽媽在多期「藍泉批改作業」系列中,系統性批判老高的內容產製模式,總結為「三絕一定」:
Thumbnail
2025/07/02
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解釋 煤氣燈效應是一種心理操控手段,操縱者透過扭曲事實、否認對方記憶或感受,使受害者逐漸懷疑自己的認知、判斷力甚至精神狀態,最終喪失自我信任感。 名稱源自1944年電影《煤氣燈下》(Gaslight),片中丈夫刻意調暗煤氣燈卻堅稱燈光未變,讓妻子以為自
Thumbnail
2025/07/02
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解釋 煤氣燈效應是一種心理操控手段,操縱者透過扭曲事實、否認對方記憶或感受,使受害者逐漸懷疑自己的認知、判斷力甚至精神狀態,最終喪失自我信任感。 名稱源自1944年電影《煤氣燈下》(Gaslight),片中丈夫刻意調暗煤氣燈卻堅稱燈光未變,讓妻子以為自
Thumbnail
2025/06/26
在國外旅遊時,用英語開啟初次交談,掌握一些簡單、道地且友善的語句能讓你更自在,也更容易獲得幫助或交到新朋友。以下針對常見情境,提供必學好用且道地的英語交談語句: 核心原則: 友善開場: 先微笑、眼神接觸,說聲 Hi! 或 Hello!。 禮貌用語: Please、Thank you
Thumbnail
2025/06/26
在國外旅遊時,用英語開啟初次交談,掌握一些簡單、道地且友善的語句能讓你更自在,也更容易獲得幫助或交到新朋友。以下針對常見情境,提供必學好用且道地的英語交談語句: 核心原則: 友善開場: 先微笑、眼神接觸,說聲 Hi! 或 Hello!。 禮貌用語: Please、Thank you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象徵永恆不渝的愛情-丹泉石 丹泉石基金會的研究專家說:「要在世界上其它地方找到丹泉石礦脈的地質結構,機率小於百萬分之一;也可說,丹泉石比鑽石要稀少 1000 倍。根據現在開採的速度,預估只剩不到 25 年的礦藏量。」
Thumbnail
象徵永恆不渝的愛情-丹泉石 丹泉石基金會的研究專家說:「要在世界上其它地方找到丹泉石礦脈的地質結構,機率小於百萬分之一;也可說,丹泉石比鑽石要稀少 1000 倍。根據現在開採的速度,預估只剩不到 25 年的礦藏量。」
Thumbnail
這週有幾則關於恐龍的新聞🦕本週三史上最完整的Apex劍龍化石和巴西洪水後發現一具保存良好的恐龍化石...
Thumbnail
這週有幾則關於恐龍的新聞🦕本週三史上最完整的Apex劍龍化石和巴西洪水後發現一具保存良好的恐龍化石...
Thumbnail
生在這個藍色星球上,人類的生活一直以來使用了許多的礦石,礦石可說是我們的好夥伴,也因為礦產我們才有今日蓬勃的發展。 我在說的不單是礦石標本,還有包含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等所需的一切製造當中,都含有礦石。 當我開始收集礦石的那一刻,因為好奇進而去了解礦石的世界,才發現原來「礦」一直以來都陪
Thumbnail
生在這個藍色星球上,人類的生活一直以來使用了許多的礦石,礦石可說是我們的好夥伴,也因為礦產我們才有今日蓬勃的發展。 我在說的不單是礦石標本,還有包含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等所需的一切製造當中,都含有礦石。 當我開始收集礦石的那一刻,因為好奇進而去了解礦石的世界,才發現原來「礦」一直以來都陪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簡單提及紅寶石的小歷史,認識拍賣會上來自名人的貴重紅寶石;了解紅寶石並非都是呈現鮮豔的紅色;以及欣賞運用天然無燒粉紅色紅寶石來自TXJ所設計的寶石首飾。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簡單提及紅寶石的小歷史,認識拍賣會上來自名人的貴重紅寶石;了解紅寶石並非都是呈現鮮豔的紅色;以及欣賞運用天然無燒粉紅色紅寶石來自TXJ所設計的寶石首飾。
Thumbnail
在天然水晶上會看見一條一條的 像刀痕,或是鋸齒狀的痕跡 這些都是在水晶形成過程中 受到其他礦物或外在因素所影響 以致干擾水晶生長速度而形成的 有時在裂縫中會殘留一些礦物質 這種水晶就稱為干涉水晶 英文叫做 Growth Interference Quartz 是非常有趣且特殊的水晶
Thumbnail
在天然水晶上會看見一條一條的 像刀痕,或是鋸齒狀的痕跡 這些都是在水晶形成過程中 受到其他礦物或外在因素所影響 以致干擾水晶生長速度而形成的 有時在裂縫中會殘留一些礦物質 這種水晶就稱為干涉水晶 英文叫做 Growth Interference Quartz 是非常有趣且特殊的水晶
Thumbnail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人會懷疑雷擊水晶的真實性, 但其實這些小我想像的懷疑,也無法阻止真正的事實, 雷擊水晶確實存在, 而且產地確切, 就在巴西的埃斯皮尼亞蘇山脈區域(Serra do Espinhaço  Mountains ) 是目前為止已被證實的產地之一 常去國外礦展或和巴西礦商人熟的
Thumbnail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人會懷疑雷擊水晶的真實性, 但其實這些小我想像的懷疑,也無法阻止真正的事實, 雷擊水晶確實存在, 而且產地確切, 就在巴西的埃斯皮尼亞蘇山脈區域(Serra do Espinhaço  Mountains ) 是目前為止已被證實的產地之一 常去國外礦展或和巴西礦商人熟的
Thumbnail
某些人類能與礦石水晶溝通、進行對話或是與此感應,此對話和感應被此人視為是有被傳播出去的價值時,在礦物圈中就會被稱為是礦訊(來自礦物水晶的訊息)。
Thumbnail
某些人類能與礦石水晶溝通、進行對話或是與此感應,此對話和感應被此人視為是有被傳播出去的價值時,在礦物圈中就會被稱為是礦訊(來自礦物水晶的訊息)。
Thumbnail
我們想要找到代表沙漠,特別的礦石。最好有特殊的切面、紋理,或是保有荒野感的原石。經過一番考慮後,最後選擇從國外選入。雖然不是實體的寶石商行,但在虛擬商店裡找尋我們想要的材料,還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Thumbnail
我們想要找到代表沙漠,特別的礦石。最好有特殊的切面、紋理,或是保有荒野感的原石。經過一番考慮後,最後選擇從國外選入。雖然不是實體的寶石商行,但在虛擬商店裡找尋我們想要的材料,還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Thumbnail
洞石的獨特紋路,是源自於大自然的奇妙造化。其色澤溫和,每塊洞石具獨特的孔洞結構,紋理精緻且充滿層次。其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和魅力,是眾多設計師愛不釋手的首選款式!
Thumbnail
洞石的獨特紋路,是源自於大自然的奇妙造化。其色澤溫和,每塊洞石具獨特的孔洞結構,紋理精緻且充滿層次。其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和魅力,是眾多設計師愛不釋手的首選款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