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冷氣就是小資族的救命神器。
但每次看到帳單,心裡都會想:「啊…我是不是不小心把錢吹出窗外了?」
其實冷氣不是天生的電怪獸,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的使用習慣不對。
只要做對幾個小動作,就能讓冷氣更省電,荷包也能喘一口氣。
1️⃣ 溫度別調太低
很多人一回家就立刻把冷氣調到 22 度,想說降溫快一點。
但事實上,冷氣的降溫速度是固定的,並不會因為你設定溫度更低就跑得更快。 反而會讓壓縮機更耗電,一直拼命運轉。
👉 建議:把溫度設在 26–28 度,再搭配電扇或循環扇,就能涼得剛剛好。
2️⃣ 別讓冷氣「漏風」
你知道嗎?冷氣最怕的不是高溫,而是「漏風」。
像是窗戶沒關緊、門縫太大,冷氣就會變成對外免費供應。 結果壓縮機為了維持溫度,只能不停加班。
👉 小技巧:
- 買個門縫擋風條,幾十塊就能搞定。
- 窗簾拉上,也能減少太陽直射,冷氣壓力瞬間下降。
3️⃣ 定期清洗濾網
很多人忽略這件事,但冷氣濾網積滿灰塵,就像戴著口罩跑馬拉松。
氣流變小,冷氣就要耗更多力氣送風,自然更耗電。
👉 建議:大概 2–4 週清洗一次濾網,用清水沖一沖就好。
乾淨的濾網不只省電,吹出來的風也比較清爽。
🌬️ 小結
其實冷氣不是壞人,真正花錢的是「使用方式」。
溫度設定對了、環境封好、濾網常清,電費就能少掉一截。
下次打開冷氣前,先想想:
你要讓冷氣幫你降溫,還是幫台電賺加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