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指數續創高,資金偏多但手法保守 美股主要指數周一延續上攻:道瓊+0.11%至45,883,S&P 500 +0.47%至6,615,納指+0.94%至22,349,費半+0.97%至6,060。整體情緒偏樂觀,但臨近FOMC(本週三)前,市場並未全面放量追價,屬於「偏多、但不硬追」的節奏。 降息預期成主旋律,數據與政策訊號相互牽動 投資人聚焦本週聯準會利率決議,市場對9月降息25bps(1碼)的機率接近九成五。數據面上,紐約州製造業指數9月降至-8.7(前值11.9)顯示動能降溫;上週CPI分項中的住房、食品偏黏,使通膨回落的速度仍需觀察。整體解讀是:就業趨緩+製造走弱,為降息鋪路;但通膨黏性提醒後續降息節奏不必然快。 誰強誰弱:AI「擴散效應」明顯,防禦與農業鏈承壓 盤面強勢集中在AI需求外溢的次產業:資料存儲(Seagate +7.7%,Western Digital +4.8%)、高階半導體設備(ASML +6.6%)、雲端與網通(Arista +4.3%)。大型科技續領攻,Alphabet +4.3%市值首破3兆美元,Tesla +3.6%,Apple +1.1%,Amazon +1.4%,Microsoft +1.1%;Nvidia受中國監管消息干擾,最終幾乎收平(-0.04%)。相對疲弱的有民生消費與農業鏈:J.M. Smucker -5.2%(被降評),Corteva -5.7%(傳評估分拆)。這樣的結構代表資金正押注「AI資本支出長循環」,同時迴避「漲價難再、量能受壓」的防禦型消費與政策不確定較高的農業化工。 Seagate與Western Digital齊揚,AI資料中心帶動存儲報價 兩大資料存儲商走強,Seagate +7.7%創新高、WD +4.8%。市場聚焦AI數據中心對高容量硬碟(Nearline HDD)與企業級存儲的新增需求,且WD據報將調漲HDD價格,強化獲利預期。意義在於:AI投資不是只有GPU,基礎設施鏈條正向下游擴散。 Alphabet市值首破3兆美元,監管陰霾短線緩解 Alphabet +4.3%收歷史高、市值突破3兆美元。月初反壟斷案未要求分拆Chrome降低了最壞情境;同時AI與雲端動能增強,市場願意給更高評價(估值)。不過高資本支出(Capex)仍是中期需消化的現金流壓力。 特斯拉續攻,馬斯克逾10億美元加碼持股 特斯拉+3.6%,因馬斯克於公開市場加碼約257萬股、金額逾10億美元,年內自低點反彈約85%。加碼行動提振信心,但市場仍關注:產品線調整(入門版Cybertruck下架)、稅務補貼變動、以及毛利率修復進度。 聯準會本週聚光燈下,市場預期降息25bps 市場對降息幾乎「板上釘釘」,變數在於點陣圖(官員對未來利率路徑的預測)與鮑威爾談話的語氣。若路徑顯示年內降息次數偏少或語氣偏鷹派,可能引發「利多出盡」(sell the news)式震盪。 紐約州製造業指數轉負,景氣降溫支持寬鬆 9月Empire State Index從11.9掉到-8.7,顯示製造業動能放緩,與近月初領失業金回升一起,增強「先降息、後觀察」的政策合理性。對股市而言,短線有利風險資產,但也提醒基本面不是全面大好。 中國監管升溫:延長調查輝達、啟動對美類比IC反傾銷 中國延長對Nvidia的反壟斷調查,且對美國接口與閘極驅動類比IC啟動反傾銷。德儀(TXN)、ADI、ON等在中收入占比不低,若關稅上路,將擠壓毛利並加速在地替代。週一NVDA震盪後收平,顯示基本需求仍強,但地緣風險成常態。 Corteva傳評估分拆種子與農藥事業,股價大跌 Corteva -5.7%,傳公司考慮將種子與農藥兩塊分拆,以隔離農藥相關訴訟風險。市場擔心研發與銷售協同被打散、成本上升,短期不確定性加大。 J.M. Smucker遭降評,提價後量縮壓抑動能 JMS -5.2%,因分析師指提價壓抑銷量,咖啡業務受大宗價格與關稅影響更明顯。反映在高通膨後期,民生消費「價量平衡」變難,防禦特性不等於攻擊性。 Albemarle反彈,瑞銀調升評等至中立 ALB +6.6%,瑞銀由賣出升至中立、目標價上修至89美元。理由包括中國供給節奏與成本紀律可能改善、對「長期低迷」假設的挑戰。不過鋰價波動、需求節奏與合約定價仍是關鍵變數。 金價再創高,資金一邊冒險一邊對沖 現貨金與期金盤中創新高,反映地緣政治與通膨黏性下的避險需求仍在。股市創高、黃金也創高,代表資金在「兩手準備」。 Arista收復前日跌幅,AI網通敘事延續 Arista +4.3%,先前因長期營運利潤率指引偏保守而回檔,但AI網通營收成長展望獲多家券商調高目標價。AI Capex自伺服器與GPU向交換器/高速網路持續擴散。 Oracle上修雲基礎建設展望,AI大單強化能見度 Oracle受惠新簽AI大規模合約,上修雲基礎設施成長預期,成為科技股偏多的另一支撐。重點在於:企業AI支出非單一供應商、而是生態系成長。 Legence完成8.25億美元IPO,財務體質改善 建築系統與維運服務商Legence成功募資,計畫償還部分貸款、強化擴張。顯示IPO窗仍開,市場對具現金流與剛性需求的「實體經濟+效率提升」題材有興趣。 英特爾出售Altera股權並下修全年費用目標 Intel +2.9%,透過資產變現與費用控管改善現金流,聚焦先進製程與代工主軸。雖非AI純度最高的標的,但「折價+改善」的故事吸引資金。 美超微推Blackwell Ultra系統,市場反應分歧 Supermicro宣布出貨搭載Nvidia Blackwell Ultra的新系統。利多在產品組合提升毛利與能見度,但上游供應緊、交期與競爭仍是考題。 我怎麼看:幾個關鍵邏輯的位移 AI資本支出正「往外擴散」,不再只看GPU 從Seagate、WD到Arista、Oracle,一條龍都在受惠。這不是短線新聞熱點,而是中期趨勢的再確認。它不打破原先假設,反而加深「AI是多年循環」的主軸。 降息幾乎確定,但變數在「語氣」與「路徑」 若僅降25bps且點陣圖保守,短線可能「利多出盡」;若釋出年內再降一次的空間,風險資產有續航力。這更像情緒與節奏的變化,而不是趨勢翻轉。 中國監管成常態風險,擾動多於基本面逆轉 對Nvidia與美系類比IC的調查,短期影響情緒與估值溢價(願意給的價格倍數),長期要看關稅與採購限制是否落地。對供應鏈是「噪音頻發」,但未改變AI需求的全球性。 民生消費的「價量平衡」在後通膨時代更難 JMS等個案提示:提價的邊際效益在下降,量能回補不易。這會讓防禦股短期不具攻擊性,除非估值顯著便宜或有自救動作。 大宗與電動車鏈的「復甦—驗證—反覆」期 ALB的反彈偏向情緒修復與成本優化預期,尚未看到價格趨勢反轉的鐵證。屬於「可交易的反彈」,但仍需用數據(現貨/長約價、庫存)持續驗證。 金價創高不是壞事,反映的是「對沖需求」 股市上漲同時,黃金上行,代表資金對通膨、地緣與政策路徑有不安。這會壓抑市場過度亢奮,反而讓多頭更健康。 Josh評論:短線偏多,但FOMC前後要尊重波動 短線:FOMC是關鍵催化,AI擴散強化多頭結構 我把短線看法由中性偏多上調為偏多。原因有二:1) 降息預期高、就業與製造動能降溫提供政策空間;2) AI需求從GPU外溢到存儲、網通與雲基礎設施,族群輪動更健康。不過,決議當天仍要提防「利多出盡」帶來的技術性回檔。 中期:維持「結構性成長+估值消化」的主軸 中期觀點不變。AI/雲/半導體與工業自動化仍是景氣上行的骨幹;指數評價偏高(前瞻本益比約22倍)意味著對利率與意外風險更敏感。我的基準是假設「軟著陸+緩降息」,評價靠時間與盈利成長去消化,而不是再靠倍數快速上修。 Josh操作筆記:偏多布局,但風險控管比進場更重要 事件周的姿態:不追高、用工具控制回撤 短線操作我會:1) FOMC前後用分批與部位控制,必要時搭配選擇權對沖;2) 在高估值環境設定嚴格停損/回撤線(如單筆-8%、投組-10%);3) 著重「AI擴散鏈」與利率敏感股,但避免一次性重押,尊重「利多出盡」的可能震盪。 長線配置思路:核心穩健+衛星成長,紀律加減碼 長線以大盤+品質/股利成長為底盤,衛星放在AI供應鏈(半導體、伺服器/存儲、網通、雲軟體)、再加工業與基礎建設作為景氣與通膨對沖。評價策略上,指數前瞻本益比若回到5/10年均值附近(約20x/18.5x),是更客觀的逢回加碼區;當估值明顯偏高時,降低高β或週期曝險、保留現金彈性會更有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