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坤坤)
「很多人可能認為禱告只是一種宗教儀式或冥想,但對我來說,禱告是釐清思緒、明確方向的重要過程。透過持續禱告,我逐漸感受到神透過我的想法來引導我,將我帶往祂有旨意的地方。」
29 歲的危機感:該尋找穩定的工作了!
我大學唸的是廣電系,主要是在學習節目製作與新聞傳播學。大四時曾到媒體公司實習,但那段經歷讓我對媒體業有些失望,於是畢業後我多方嘗試不同工作,從中摸索各行各業的薪資待遇和公司文化。直到29歲那年,我開始感到非常焦慮,覺得30歲之後工作應該要穩定,不能再頻繁更換。為此,我花了一段時間好好地思考和規劃未來的方向,並開始為此禱告。
與旨意的工作相遇:禱告、話語、神的引導
很多人可能認為禱告只是一種宗教儀式或冥想,但對我來說,禱告是釐清思緒、明確方向的重要過程。透過持續禱告,我逐漸感受到神透過我的想法來引導我,將我帶往祂有旨意的地方。
例如當我禱告能找到一份符合我特質的工作時,就會先開始思考:「那我的特質到底是什麼?」這個過程就像一層層的圈圈,將我的想法連結起來,最終引導我走向神預備的道路。
在禱告三個月之後,有朋友介紹我去一間電視台擔任編輯,工作內容和薪水都符合我的能力與期盼,唯一的缺點是地點太遠,我為此感到猶豫;剛好當週主日禮拜主題是「優缺點」,話語教導我們,每件事都有優點和缺點,重要的是學會取捨,因此我想通了,不能因為距離而放棄,而且後來發現工作時段剛好完美地避開上下班的塞車潮,所以交通的問題也等於是解決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得到這份工作之前,也就是新冠疫情期間大家都被困在家裡,那時牧師鼓勵我們要把握時間「造就自己」,因為「平常能做到的不算條件,在特別辛苦、難做到時做到的事情才是條件」,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於是趁此機會學習日文,我從 N2 開始考,一次就通過,之後也順利取得N1證照!拿到 N1 證照的時間點,剛好和我應徵到新聞台編輯工作差不多,他們希望找到有外語長才的人,而我同時擁有韓文和日文證照,因此順利被錄取。這讓我意識到,並不是在我禱告的當下神才開始動工,而是在那更早之前,神就預備我具備未來所需的條件和能力,引導我走向更好的地方。牧師也常說:「如果那條路有神的旨意,就不要在過程中擔心自己會白費力氣;因為有神的旨意,所以你走到那裡之後,神就會讓你清晰地看見下一步該怎麼走」。
在超級忙碌的工作中,如何保持「靈肉平衡」?
作為一名電視台記者,工作非常忙碌,甚至會忙到連睡覺都覺得奢侈,像有時凌晨一點還在為早上九點要曝光的內容加班。很多人會覺得這麼忙,生活會不會很辛苦,無法兼顧信仰,但我在高中時曾聽牧師說:「人生大概有 90% 以上的事情,都是不必要的事情。」這句話讓我警醒並且思考自己所做的是否是真正必要的事。
在這麼忙碌的狀態下,我認為一定要維持的就是「聽話語」,因為忙碌時思緒很容易混亂,而記者這個行業又很容易被世俗的價值觀影響,例如過於在乎利益交換、羨慕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這讓我反思:「我的價值到底建立在什麼上面?」如果沒有明確的中心思想,真的很容易被世俗洪流捲走,我也常提醒自己不要被這世界的價值觀影響,希望透過禱告與話語洗滌我的頭腦,如此來寫出帥氣又點閱率高的稿子,我會將工作職場上的酸甜苦辣都一一跟神訴說,有時,若寫了不好的稿子,覺得良心有愧,我就會向神進行告白,這就是「悔改」。即使工作再忙,我也會想辦法抽空禱告,或是在搭車的路上閱讀教會的刊物,讓自己的想法保持清醒,而不是只是一味地做事情。因為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肉體的生活也會有結束的一天。如果我們只為了肉體的生活而忙碌到最後一刻,那什麼時候才能思考靈魂的問題呢?
我曾聽過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他們從觀察腳踏車的「平衡原理」得到啟發而造出飛機,因此「平衡」是很重要的。就像飛機有兩邊的翅膀,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一邊是屬於肉體的生活,一邊是屬靈的信仰,兩者都需要平衡才能自在地翱翔。
結語
生活與信仰都是必要的,我想告訴大家,維持「靈肉平衡」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是需要邊走邊嘗試。就像飛機剛發明時,也是經過無數次的嘗試才找到平衡點。希望大家都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之道!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 3:1】
當優缺點的秤錘左右搖晃時,要憑藉「判斷的智慧」來做。
只做人生必要的事情。
★ 此文訪談podcast連結: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008ab6f2-b340-499f-85b8-69bc824888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