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Angela)
這份工作遠比想像中充滿挑戰!除了要面對主管的高壓與緊張關係,同時還得承受同事之間的觀望與耳語。在引導75位聰明但各具想法的學生時,必須嚴以律己,卻又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包容與成長空間。在高壓與責任交織下,我曾數度焦慮、半夜驚醒,活動期間更是經常加班至深夜,深刻體會到這份工作的高強度與耗能程度。
資深人資轉戰學界:學校體系並不如想像中單純
我從資管與人資領域轉入學術界,目前任職於某大專院校的職涯中心,負責帶領75名學生及1位助手,籌辦年度校園徵才活動。雖然擁有七年企業人資經驗,但進入學校一年多以來,才真正體會到學術機構的「不單純」。學校體系封閉、行政文化偏向公務員式思維,再加上同事間的對立與排擠,讓這裡的人際關係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企業。
壓力山大,挑戰重重:高強度的校園徵才任務
這份工作確實極具挑戰!除了與主管緊張的互動、同儕間難以言說的壓力外,帶領一群聰明卻各有主見的學生,更是一項不小的挑戰。我要在紀律與彈性之間拿捏分寸,讓他們在有架構的環境中,也能保有探索與成長的空間。
每年三月的校園徵才活動堪稱年度重頭戲,一個月內要舉辦76場活動,平均每天五到六場,涵蓋企業說明會、參訪、講座、線上博覽會與實體博覽會等,必須密集穿梭於各場地,並協調多個校內單位。只要出現問題,主管往往會當場怒罵一到兩小時,這成為我巨大的壓力來源。我經常在半夜驚醒、難以入眠,只有起身整理待辦事項、做些運動,才能稍微平復情緒後再次入睡。
活動期間,我幾乎天天加班,甚至常忙到深夜。短短九個月,我就累積了27天補休,深切體會到這份工作的高壓與密度。
信仰成為支撐力量:困境中的感謝與成長
支撐我撐過這段歷程的,是我的信仰。主日時的話語提醒我:「在患難中,神也會賜下祝福,趁此機會付出行動來得著吧。」儘管時常感到灰心、困惑,我學會了透過「感謝」來轉換心境,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抽離,重新獲得力量。
雖然禱告後問題不一定立刻解決,有時甚至會質疑神的幫助,但我從中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更多的感謝。」因此,我開始練習睡前感恩,回想三件值得感謝的事情,肯定自己的優點,並提醒自己:「把每一天該做的事做好,不必過度擔心。」
起初很難實踐,但在室友的提醒下,我意識到問題終究要靠自己突破,抱怨無法改變現實。這份信念幫助我轉換思維、持續前行。
活動結束後,我驚覺在那段艱難過程中,其實神一直在帶領。我們比去年多辦了19場企業說明會,總參與人次增加超過2300人。我學會將活動核心聚焦於「招商」與「定價」,重新定位學校的價值,提高定價策略,最終收入淨賺約170萬元,比前一年增加近百萬。
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只有走到底,才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人生中的某些風浪無法避免,只有勇敢面對,才能跨越。
結語:信仰或非信仰,態度決定出路
無論是否有信仰,每個人都會經歷人生的挑戰。當困境來臨時,精神層面的想法與態度尤為關鍵。唯有保持積極與正向,才能戰勝生命中種種難題。
我很慶幸自己有信仰。過去的我,容易自我懷疑、自暴自棄;如今,透過神的話語,我學會了轉換認知、以行動突破困境,持續在挑戰中成長、得勝!
掌握核心,就會成功。
解開問題的方法是感激感謝。
持續行動,問題就會解決!
比起責備,要以寬容的心,多多給予稱讚。
★ 此文訪談podcast連結: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80ccd95a-71ce-483f-bc74-fafd2b551e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