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6 照明商店
本劇以幾位角色的故事,來詮釋「人未死前」的「中陰經歷」。
劇中透過「燈泡」、「漆黑的巷道」,各別象徵著:求生的意志、與重複的恐懼。
另外還有「照明商店的店長」守護著「生與死的界線」:保護「未死」的中陰,回復人身,讓昏迷後能甦醒;或是確保「已死」的中陰,不再徘徊,進入下個階段。
若是以「地藏經的角度」來看,「店長」的角色,如同「主命鬼王」。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而「照明商店」,其實就是「庇護所」。
在這個店裡,每個靈魂都是安全的。並且是整個中陰歷程中,「唯一永遠清楚光亮」的地方。
有一段劇情,值得我們注意。
一位角色,一直感到寒冷,並因為持續聽到吠叫,而無法入睡。
於是在黑夜中四處尋找該犬,想要給點教訓。
事實上,這隻是救難犬。
該員遭遇了山難,差點低溫喪命,是這隻救難犬尋獲了山難者。為了引來救援隊伍,所以不停的吠叫。
最後此犬因為失溫,比山難者先罹難了。
對於昏迷的山難者而言,他存在的記憶卻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感到寒冷、有隻狗一直在身邊吠叫,吵得他不能入睡。
這就像我們「平常的夢境」一樣,夜夢顛倒、魂識不清。
我個人的經驗中,中陰靈識多是如此「混淆不清」的狀態。
這時,就需要有善知識在身邊引導,幫助自己能夠「清晰」、「找到方向」。
或是生前,就對「中陰狀態」做了很多「模擬練習」。
例如:睡眠中陰、禪定中陰。這些將有效幫助在「臨終中陰」時,減少昏昧與恐懼。
願我們都能持續散發著「溫暖」與「溫柔」,成為迷失者的「照明商店」,
阿彌陀佛
善守護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