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欣逢大慈大悲 觀世音薩成道紀念日,觀音山 澎湖準提佛苑舉辦「愛護海洋‧保育放流講座」暨三線磯鱸11,000尾、條石鯛13,000尾魚苗放流。活動特別禮請臺灣薩迦寺僧團出家法師蒞臨,帶領在地鄉親及善信法友共同為放流的魚苗進行祈福祝禱,吸引近200位民眾踴躍參與。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以下簡稱觀音山)遵奉住持──慈悲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推動戒殺護生,長期舉辦合法的保育放流活動。本次講座中,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謝恆毅研究員以「出世心、入世行」為題,開門見山表示,以前總認為佛教徒追求個人涅槃的自利修行,一直到接觸觀音山後,深深被慈悲 龍德上師所帶領的宗風所感動,領悟到佛教徒關懷社會、深入民間才是真正的慈悲。

佛教中慈悲與護生的理念說明,要尊重生態倫理,每個物種都是生態系的一環,值得保護與尊重,這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謝研究員也進一步提及「海與人的關係」,海洋可以減緩地球暖化並孕育無數生命,提醒過度捕撈導致生態失衡的嚴重性。魚體小型化的影響,以澎湖海域中俗稱紅槽的銀紋笛鯛為例:1962年,魚體80公分的母魚可產340萬個卵;1985年,魚體大小只剩60公分,產卵量為70萬個;而現在的魚型是40公分左右,所產的卵只剩15萬。如果想要活化海洋生態,就要改變大小通殺、一網打盡的捕捉方式。講座以澎湖當地的物種、地貌為題,引起當地人的共鳴,所有人都屏神專注聆聽。

演講圓滿之後,由臺灣薩迦寺法師帶領大眾修誦《薈供略軌》,帶領大眾領受上師、觀世音菩薩的殊勝加持,積聚福德資糧。當天現場特別設置莊嚴的 觀世音菩薩壇城,讓與會者可以禮佛培福;與大眾結緣《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大字注音版及 觀世音菩薩心咒咒貼,銀髮族一翻閱經本瀏覽,就覺得非常歡喜。活動播放的保育放流影片,讓大眾更了解到觀音山施放的物命非常多樣性,而且合法、合時、合地、合宜。

「人欲從善,天必從之。」原本澎湖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多日陰雨綿綿,活動當天卻艷陽高照、晴空萬里。開始進行保育放流時,大家排成長長的人龍、接力傳遞魚苗,許多行動不便的長者,也歡喜低堅持坐在椅子上全程參與。大家共同持誦〈六字大明咒〉,慈悲的咒音響徹海岸。天際金黃燦爛的夕暉,猶如佛菩薩的清淨慈悲加持,灑落整個會場,一片祥和洋溢,徐風和煦,陣陣清涼拂面,令人身心靈感到無比寧靜平定。

保育放流吉祥圓滿之後,里長歡喜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有里民從來不參加社區活動,卻主動報名這場保育放流講座,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可以再參加。還有里民分享,經由講座的觀念宣導,再實地施放魚苗,感受特別不同,也才明白這樣的活動重點不只在施放,更是後續的生態復育與永續發展,讓海洋生生不息。


澎湖許居士也分享,看到年老的里民不會唸誦咒語,以口語化的臺語祝福魚苗返回大海,平安健康長大,內心感動不已。高居士則表示,里民們很歡喜感恩觀音山義工們週到的服務及照顧,從參加活動到觀音山同修的言行之間,深刻感受到慈悲 龍德上師的不凡修德及心念眾生的慈悲。

放生功德第一!在這個世間,眾生最珍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所以最嚴重的過失就是殺生;而一切有為的善行,沒有比救命放生能帶來更大的功德。觀音山長年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進行合法保育放流,學習愛護及尊重每一個生命,為海洋注入蓬勃的嶄新生機,為愛護地球盡一分心力。邀請您一同持續響應與護持!


──────────────
🌊觀音山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
✦我要護持響應▸https://www.fazang.org/liferelease/
──────────────
您的放生、護生善行,拯救億萬生靈!
※放流物種依配合單位實際情況為準。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