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自虐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Steven Owen)耗時八載,把杜甫所有詩作翻譯成英文,並於2016年出版成書,成就非凡。最使我感興趣的,是他那一句話:「如果你必須和某人纏鬥八年,那他必得是你喜愛的人,能讓你保持興趣的人。」
如果你很喜歡寫作,想必然也會對寫作有一種莫名的討厭感,尤其當你靈感枯乾、江郎才盡,或者苦無知音,甚至被投籃到神經麻木、萬念俱灰的地步,你就會有一股衝動,要把所有關於寫作的事,拋到堆田區裡去。只是心有不甘,又重新敲打鍵盤,希望可以完成一篇作品。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寫作是一件孤獨的事情。無論你這一刻跟誰瞎扯,或者參與一場禮宴,當你想把其中值得記下的事情或感受寫下來的時候,你也必須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在沒有其他人騷擾的情況下,默默地爬格子。不論當下是愉悅或是悲傷,亢奮還是氣憤,都只有你一個獨自承受。很多作家偏偏享受這種帶點自我虐待的工作:
與其說是我熱愛寫作這項藝術或技藝,不如說是喜歡獨自待在房裡這件事。~奧罕.帕慕克
作家應該孤軍奮戰。他們只有在工作結束後才能和他人見面,而且次數不能過於繁。~海明威
所有作家都是虛榮,自私又懶惰的傢伙,而且他們最根本的動機是個謎。寫書是漫長又疲憊的掙扎,就像長期與痛苦的病魔奮戰一樣。如果不是受到無法抵抗也無法瞭解的魔鬼所驅策,沒有人會願意踏上這條路。~喬治.歐威爾
美國短篇小說大師雷蒙.卡佛的啟蒙導師約翰.加德納說得更直接:
小說家必須有強迫症。
以上提出相近論調的不約而同都是小說家,反映在寫作之中,特別是寫小說的人,會容易活在這種非人生活之中。假若喜歡寫故事的,甚至已經寫小說寫了一段時間的青年,會份外體會到這些大師的話中意。作家既享受創作的過程,亦承受過程中帶來的那種孤獨感,甚至是無助感。能夠讓作家平衡這兩極的矛盾,相信就是創作的自由。這自由不是由外在客觀環境因素,而是從個人靈魂而賦予的。喬治.歐威爾在《1984》中的名句:
假如自由真有甚麼意義,那就應該就是指把人們不想聽的說給他們聽。
生前寂寂無聞的喬治,死後兩本名著影響後世無數讀者,這句話亦被縷刻在BBC大樓的歐威爾銅像上。寫作的人必然需要有一種專屬於他個人的推動力,使他寧願用畢生的精力抵抗孤獨,都要不斷創作下去。儘管得不著名利和掌聲,甚至遭受否定、排擠,甚至打壓,也不得已的勇往直前。
宇文所安經年累月地鑽研杜甫的詩,把詩作都翻譯成英文,厚達三千多頁的巨著,當中要經歷多少孤獨時光,不足為外人道;杜甫本身也是久歷滄桑,在無數個孤獨的晚上,創作許多歷久彌新的詩作,其中《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更明白道出創作者的苦心孤詣: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種幾乎完美主義的自虐行為,只有醉心於文字創作的人才會明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會員
    182Content count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香港的粵語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一種語言,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語言的大語種,當所有香港人閱讀這篇序言的時候,相信也是用粵語去讀的。道道地地的粵語,就是屬於平民的,有活力、人情味和靈魂的語言。
    孩子是世界未來的主人,還他們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能學習自決,從而培育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人,締造更好的將來,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章講話》的首篇,談的是句讀(讀音為「豆」)和段落。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如何去讀,得靠讀者懂得在哪裡停頓。我在大學第一樣學的,就是句讀。
    幻想故事的魔力就是來自受眾思考的模式。故事能滿足讀者的心理,使他們感到愉悅之外,還有一種精神層次的滿足感,他們或許從故事中感受到激勵、安慰,也許藉故事的角色得著力量,甚至會想像有一天可像故事中的主角,或成為英雄,或得著能力,或受到別人的肯定與寬容等等。
    香港的粵語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一種語言,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語言的大語種,當所有香港人閱讀這篇序言的時候,相信也是用粵語去讀的。道道地地的粵語,就是屬於平民的,有活力、人情味和靈魂的語言。
    孩子是世界未來的主人,還他們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能學習自決,從而培育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人,締造更好的將來,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章講話》的首篇,談的是句讀(讀音為「豆」)和段落。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如何去讀,得靠讀者懂得在哪裡停頓。我在大學第一樣學的,就是句讀。
    幻想故事的魔力就是來自受眾思考的模式。故事能滿足讀者的心理,使他們感到愉悅之外,還有一種精神層次的滿足感,他們或許從故事中感受到激勵、安慰,也許藉故事的角色得著力量,甚至會想像有一天可像故事中的主角,或成為英雄,或得著能力,或受到別人的肯定與寬容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本書,顧名思義,應該是要講如何在能養活自己的前提下好好生活,看的同時,卻更像和一個很好的姊妹淘和你分享她人生的血淚,鉅細彌遺,在黑暗中尋找點點繁星,一個你我都可能經歷過的艱難地自我追尋的過程。     也許你以為作者要跟大家說辭職後有多們自由,如何的海闊天空。其實最困難的挑戰,是在辭職決定後才開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那麼簡單,那麼珍貴,這個率直而純粹的男孩,將一直以來好好守護著自己的神秘魔法遞上。他不知道吧,這是一份多麼美好的禮物。
    Thumbnail
    「心理學曾經認為,多工是聰明的象徵。」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專任教授連韻文說,這代表大腦資源豐沛,可以分給不同的事情。 而放眼手機、電腦不離身的工作環境,同時應付多項任務與要求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我們總是在開會的同時、回Email、查看即時通訊,還認為自己能兼顧,是現代人都變聰明了嗎?
    Thumbnail
    這堂寫作課的對象,恰好介於「想寫」與「不想寫」的中間──換個說法可能更精準──他們覺得文字有趣,但他們似乎還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寫的需要。如果不覺得自己需要把那些話寫下來,就不會去寫,我現在面對的這群學生,就類似這樣的狀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本書,顧名思義,應該是要講如何在能養活自己的前提下好好生活,看的同時,卻更像和一個很好的姊妹淘和你分享她人生的血淚,鉅細彌遺,在黑暗中尋找點點繁星,一個你我都可能經歷過的艱難地自我追尋的過程。     也許你以為作者要跟大家說辭職後有多們自由,如何的海闊天空。其實最困難的挑戰,是在辭職決定後才開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那麼簡單,那麼珍貴,這個率直而純粹的男孩,將一直以來好好守護著自己的神秘魔法遞上。他不知道吧,這是一份多麼美好的禮物。
    Thumbnail
    「心理學曾經認為,多工是聰明的象徵。」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專任教授連韻文說,這代表大腦資源豐沛,可以分給不同的事情。 而放眼手機、電腦不離身的工作環境,同時應付多項任務與要求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我們總是在開會的同時、回Email、查看即時通訊,還認為自己能兼顧,是現代人都變聰明了嗎?
    Thumbnail
    這堂寫作課的對象,恰好介於「想寫」與「不想寫」的中間──換個說法可能更精準──他們覺得文字有趣,但他們似乎還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寫的需要。如果不覺得自己需要把那些話寫下來,就不會去寫,我現在面對的這群學生,就類似這樣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