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或是,廢死(文字+音檔)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今天講安樂死跟廢死。
兩個主題放在一起講,好像很奇怪?
這要從一個2008年的故事說起。那時候我是一個法律研究生,正在上憲法課,授課老師叫李念祖。
他在業界比較有名,是台灣最大的法律事務所,理律,的合夥人。外界要稱呼他李律師、或李所長。
我有榮幸上過他的憲法課,可以稱他「念祖老師」(笑)
2008年,廢死跟同志都算是社會禁忌的話題。念祖老師是一個主張廢死的律師,他的說法是,在台灣的氛圍,說自己主張廢死,就像說自己是同志一樣,會招引許多異樣眼光。如果用同志圈的術語,這應該叫outing
用一句話來講:
outing就是,雖然我是個同志,但請你不要「出櫃」我。

十年過去了,現在你如果隨意說一個人是同志,對方想告你都不一定告得贏。
這是真實的判決,日期2019年10月31日,桃園地方法院的判決:

王先生被指稱是同志,打官司主張名譽權受損,被法院駁回,敗訴了。
理由不是「性傾向是不是隱私」,而是「同性戀」這個詞,法官認定它是一個中性詞彙。
判決認為:說一個人「你是同性戀」,無論這句話是不是真的,都不會貶損這個人的名譽。


但是,隨便說一個人是「廢死聯盟」,可能還是禁忌?運氣差一點,可能對方會補上一句「你主張廢死?怎麼不是死你全家」?
念祖老師在那個時代,就公開自己是主張廢死的律師。可以想像的,學生會在課堂上,跟他激烈辯論。

例如:
你的妻子被殺了,你會怎麼想?
老師回答:『我也一樣,會想手刃此獠。』

你的家人支持你廢死嗎?
老師回答:『以前兩個孩子年紀小,所以我們家贊同死刑的一票、反對死刑的一票。現在兩個小孩都長大了,考上律師了。所以我們家反對死刑的仍然只有一票,贊同死刑的變成三票了。但我仍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台灣廢死。』

聽到這邊,你大概會覺得這個老師…很天真?(笑)

我當時發問:那如果這個死刑犯,是真的想死,他也不想被教化、也不想回歸社會。你仍然堅持不執行死刑、不殺他嗎?
老師回答:如果真有這樣的死刑犯,他可以自殺
是嗎?
2020年4月2日的新聞,死刑犯翁仁賢被執行。
台灣目前還有39名死囚待執行。聽說法務部選擇翁仁賢的理由,就是他「一心求死」。

他被判了死刑,又想死,啊就給他死啊。
我彷彿看到2008年的自己,會這樣告訴我。
現在是2020年,我的想法有一些改變,甚至開始有一些像當時的念祖老師了。
我現在會想:
「如果台灣已經通過了積極安樂死的法案,我們可以讓翁仁賢有個機會自殺?」
我始終覺得,自殺也是需要勇氣的。某些案例會告訴你:囚犯關在監獄裡,用床單纏住脖子,就可以自殺了。但是,這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例如我自己有些懼高症。有一年去關島參加朋友婚禮。關島的路很簡單,就4號公路環島一圈。
在關島南端,有一個地方叫 Inarajan Natural Pool(伊納拉漢天然池)
它是一個天然的跳水台,有很多當地人會去那裡跳水。玩法很簡單,就沿著石頭做的跳水台助跑,然後往下跳,就是水池。
我連續好幾次,都是跑到一半,就會想剎車。沒有勇氣跑到底往下跳。
連玩耍都那麼孬種了,就算我被法官判了死刑,想叫我自殺,我大概沒有勇氣吧(笑)
好啦這裡要加上警語「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 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雖然我覺得這個警語,對某些憂鬱症患者,很不公平。
我自己的生死觀,比較偏向莊子。關鍵字「鼓盆而歌」。
簡單講,我很希望自己過世之後,器官捐一捐,遺體燒一燒,希望將骨灰灑在咖啡樹的下面。
我一直覺得,這種離開人世的安排,叫作尊嚴。
我的意見是:
  • 人在監獄,想死都不容易。
  • 而且,坐牢吃的牢飯,也常常不是免費的。
  • 許多受刑人應該算廉價勞工。
如果你好奇監獄環境,我推薦一本書「監獄,我來、我見、我XX」,作者叫「苦林子」。

為什麼台灣政府要廢死?

就政府的立場,廢死是跟國際接軌。
那好笑了,為什麼國際要廢死?
因為聖經說要廢除死刑嗎?
聖經分成舊約跟新約,舊約的上帝是不可能廢除死刑的(笑)
新約確實寬恕一些,愛你的仇敵、不要以眼還眼,耶穌廢止摩西律法的刑罰,所以包含死刑也被廢止了。
如果你堅持要執行死刑,耶穌會告訴你,他願意代替全人類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之後所有死刑都該被廢止

好,這是某一派基督徒的說法。
我只是引述一下,不代表個人立場(笑)

就國際上來講,廢除死刑的想法,是國家沒有權利剝奪人的生命。當然大部分臺灣人的想法應該是,
啊這就是個壞人,他殺了我的家人,被判死罪。
面對這個壞人,你政府不讓我自己動手殺他,又不幫我殺。
你說要保障死刑犯的人權,我們受害者家屬,是沒人權的嗎?
關鍵字「小燈泡 人權
有一段報導是這樣寫:
與一般「一命抵一命」的立場不同的是,小燈泡的爸媽其實是站在整個社會的宏觀角度去看待他們自己遭受的苦難 ,
小燈泡的媽媽在經歷這樣的事件以後,還曾參與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為台灣的司法改革盡一份心力;
小燈泡的爸爸更在庭訊中提到「台灣的社會一直在維護人權的道路上努力著,在這個個案裏,也一直有精障者、兩公約、修復式司法等議題著墨的空間,我覺得這算是人權進步的表徵。」

然而, 他們認為,由於現在台灣的社會安全網令他們失望,還未能承擔讓兇手回歸社會可能造成的危險 ,小燈泡的爸爸說到:「像我表姊就跟我說她現在上街的時候會不時回頭張望,以確定沒有突如其來的威脅。」

小燈泡的媽媽認為:「回到我們這個個案,我們希望,司法能給予我們基本的安全保障, 在未能確保防止被告再犯的基礎之上,避免被告回歸社會,因為我們不願意有一點點再次造成悲劇的可能。」
此外,他們也談到了:
長期而言,台灣必須在行政端、教育端、醫療端作出改善,找出防止這樣隨機殺人事件再發生的方法,才能避免下樁憾事。

這就是為什麼廢死聯盟一直強調「死刑是廉價的正義」。
這裡的廉價是指政府。政府常常用死刑,當作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


至於這個社會為什麼會出現連續殺人犯?教育能不能改革?這些犯人有沒有得到足夠的社會資源?如果受刑人可以重返社會,社會對「更生人」是願意給他們機會的嗎?
好奇的話,關鍵字「北歐 監獄
人家是怎麼看待更生人的,我們呢?我剛剛推薦了什麼關鍵字?「監獄我來我見我XX
我們的政府,這十年來,對「預防死刑」投注的資源仍然不足,做得太少。
所以只好偶爾就執行一下死刑,轉移焦點。

這裡我推薦一部YouTube影片:【博恩夜夜秀】欸!死刑執行
上傳時間:2020年1月21日,觀看次數達166萬次。
它用一個很幽默的方式,來描述這個沉重的議題。讓更多人願意去觀看、去反思。
我一直認為,重點不是我自己或法律人,支不支持廢除死刑,而是這個社會有沒有達成共識。
念祖老師當時說,他希望他的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台灣廢除死刑。
一代不如一代,我認為,在我的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台灣人對廢除死刑「達成共識」,就很開心了

但我會期待一件事情:
希望這個社會可以和平的對話。那些「出櫃」主張廢除死刑的人,他們不是壞人、不是笨蛋。他們是想過的。
他們的著眼點,是台灣未來的社會環境,可以讓死刑犯不要再出現。廢除死刑,是希望政府可以多做些事。不要只會用執行死刑來轉移人民的焦點。
你可以不支持他們的想法,我也沒有加入廢死聯盟。
但是,面對這些廢死的工作者,請保持尊重。他們在做的事情,是真的在幫助社會進步的

你知道安樂死還有區分嗎?

好。然後我們來聊安樂死。

就如開頭講的,我現在會覺得,像翁仁賢這樣「一心求死」的死刑犯,我認為要「積極安樂死」(Active Euthanasia)。
什麼意思?安樂死就安樂死,還分積極跟消極?

還記得在2018年,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先生飽受疾病所苦,曾上書總統蔡英文,希望推動安樂死合法化,最後2018年6月7日,遠赴瑞士安樂死的新聞嗎?
嚴格的說,傅達仁接受的,
叫作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
差別是什麼?
  1. 消極安樂死 (Passive Euthanasia):是指醫師不施予或撤除病人的維生器材。
  2. 醫師協助自殺 (Physician Assisted Suicide): 是指醫師經病患要求開立致命藥物,由病患自行使用。
  3. 積極安樂死 (Active Euthanasia):是指醫師投放致命藥物予病人。
在台灣,醫師協助自殺,叫「加工自殺罪」,積極安樂死,叫「殺人罪」。
  • 從刑法第 275 條與刑法第 271 條並存的現狀來看,在安樂死的行為上,如果是強制施以安樂死,會成立刑法第 271 條的普通殺人罪。
  • 如果是得到被害人承諾的安樂死,也就是任意安樂死的行為,會成立刑法第 275 條的加工自殺罪。
所以,以這篇文章的分析,「安樂死」在現行刑法上沒有存在空間。
關鍵字「安樂死之法理分析
換個角度,如果你是一個有接觸過基督教文化的人,一定有接觸過一個詞叫commit suicide
自殺是有罪的
傳統基督教,或者說天主教的教義認為,神創造了天地萬物,神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並且賦予靈魂,因而人具有神聖性。人的生命只有神能夠支配,人是不能以自己的手左右自己的生命。

在當時的歐洲,曾有許多國家將自殺視為罪行,例如古典時期的雅典,未經國家允許而自殺的人,不僅無法擁有常規的葬禮,屍體也將單獨埋在城市邊緣,沒有墓碑或任何標記。
17 世紀時,法國路易十四所頒布的刑法條例指出,自殺者應該受到殘酷的刑罰,死者屍體將被拖入市區街道,倒掛起來之後再棄置垃圾堆;
在 19 世紀的英國,自殺等同於謀殺,自殺者的家屬會被起訴,而自殺未遂的人最重會被判處絞刑,財產也將繳回國庫。

在當時的社會,個人的生命從來不屬於自己;生命,最終必須交還到國家或上帝手中。
當然這個想法比較老派了,所以現在歐洲有些國家,美國有些州都讓安樂死合法。
最新看到的,是在2020年2月26日,德國憲法法院裁定:安樂死禁令(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的法律,違憲
理由是這條法律剝奪末期病患「自行決定死亡的權利」。
單就末期病患自行決定死亡的權利,台灣比德國走得前面些。
我們在2015年就有「安寧緩和條例」,到了2019年1月6日還有「病人自主權利法」。
如果你好奇它們有什麼差別,我推薦一篇延伸閱讀:
網站名稱:老師沒教過你的醫療常規
文章標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懶人包
如果只用一句話解釋,我會說: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有個非常大的不同點: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不用團隊諮商即可簽署,然而《病人自主權利法》則一定要先與醫療團隊諮商。
諮商費用,行情價每人每小時3000元。(笑)

當然沒那麼粗糙啦。
在前幾年,我聽過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黃勝堅醫師,曾有句話「若要好好走,別打119」。對照到今天的法令。對於台灣推動安樂死立法,我是樂觀的。
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台灣有「積極安樂死」的法規。

還記得英國人林克穎的引渡嗎?

最後,如果還有些時間,我們來談一個逃亡的殺人犯,叫林克穎,他是一個英國人。2010年在台灣酒駕撞死送報生,遭台灣法院判刑四年,結果在入獄前潛逃回英國。
台灣政府發出通緝,想要引渡林克穎回台,但林克穎跨海控訴台灣司法不公,否認自己是肇事者。
2013年,英國警方終於逮捕林克穎,於是台灣開始向英國要求「引渡」林克穎回台灣服刑。
林克穎於英國法院堅稱,台灣的法理地位有問題,台灣並不符合「歐洲人權公約」標準,台灣監獄環境欠佳,用各種理由持續在英國法院與台灣糾纏,就是不回台。
2014年,台灣與蘇格蘭簽訂「關於林克穎引渡瞭解備忘錄」,獲蘇格蘭司法部同意引渡,愛丁堡地院在同年,判決林克穎需引渡來台。但林克穎上訴蘇格蘭高等法院。
2016年,高等法院認為台灣監獄條件不符歐洲人權公約的規定,判決不予引渡。
最後,本案確定。
台灣的法務部已經證實,我國無法透過引渡把林克穎抓來台灣服刑,但林克穎也已在蘇格蘭羈押2年11月,日後若他入境台灣,我方仍可逮捕。
民事部分,我國法院判林克穎應賠家屬908萬元,效力也獲英國法院採認,但因林克穎脫產,名下無財物,無從執行。
至今,受害家屬仍得不到犯罪者的賠償,酒駕撞死人的林克穎,逍遙法外。可能林克穎在歐洲有財產,但英國脫歐了,所以,英國法院也無法查扣林克穎在歐洲的財產

為什麼台灣要跟隨國際潮流廢除死刑?

所以,如果國際的潮流是廢除死刑,我們說「兩人權公約」,而台灣堅持要維持死刑。十年後、二十年後,在國際上是會產生後遺症的。
或許我看得懂政府在做什麼。
但我會期待這個政府,跟社會大眾有更多溝通,法律並不是關上門來自己蠻幹就可以了。
最後,雖然我不是那麼樂觀:
祝福在李念祖老師的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政府做好足夠的配套措施,讓台灣社會對廢死達成共識。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4會員
    115Content count
    這裡的故事,淺顯、白話、正確。希望有趣。 就是大人看得懂,而且可以跟小孩分享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大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與第一個李小姐的故事對照一下: 王先生的家人都生病,肥厚性鼻炎動手術了,還要想辦法證明這個手術跟鄰居的二手菸相關。好像太困難了? 如果從這個故事來看,有沒有覺得第一個故事的李女士,還能求償到精神慰撫金一萬元,已經是很厲害了?
    用四個故事,來說明「愛犬過世」的精神慰撫金訴訟,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判決結果。 以及歸納後的建議。 在故事開始前,我們先分享一個2018年的新聞:獸醫院未說明風險 毛孩術後亡判賠(2018.6.3)
    聲請拋棄繼承,你只是拋棄了「你自己」的繼承權。 如果往生者子孫綿延,或她有遠房多年沒聯繫的兄弟姐妹。很有可能在你拋棄之後,這些其他的親人還是要面對債權人,例如銀行。 在感情上,他們如果被債權人找上了,還是有可能回過頭來找你。 如果你的目標是「不想被打擾生活」。好像效果不太好啊?
    這個題目是有年輕朋友說我:『想知道同婚後的二人關係,是跟現在一夫一妻,一樣嗎?』 我心裡OS:真有趣,時間也才2020年4月初,就可以聽到這個問題了。
    那如果你是店家呢?你腦中會不會浮現一串髒話。所以客人罵我,我不能提告的啊? 其實如果只是單純的網路負評,我還真會覺得,找個公關公司「洗評價」比較快。用訴訟不一定會達到你要的效果。 但是,告人嘛,有時候就只是嚥不下一口氣,不是嗎?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如果網路暱稱越容易連結到現實的使用者,你侮辱這個暱稱就越容易成立犯罪。 而且,你怎麼罵、對方怎麼告,都是重點。
    與第一個李小姐的故事對照一下: 王先生的家人都生病,肥厚性鼻炎動手術了,還要想辦法證明這個手術跟鄰居的二手菸相關。好像太困難了? 如果從這個故事來看,有沒有覺得第一個故事的李女士,還能求償到精神慰撫金一萬元,已經是很厲害了?
    用四個故事,來說明「愛犬過世」的精神慰撫金訴訟,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判決結果。 以及歸納後的建議。 在故事開始前,我們先分享一個2018年的新聞:獸醫院未說明風險 毛孩術後亡判賠(2018.6.3)
    聲請拋棄繼承,你只是拋棄了「你自己」的繼承權。 如果往生者子孫綿延,或她有遠房多年沒聯繫的兄弟姐妹。很有可能在你拋棄之後,這些其他的親人還是要面對債權人,例如銀行。 在感情上,他們如果被債權人找上了,還是有可能回過頭來找你。 如果你的目標是「不想被打擾生活」。好像效果不太好啊?
    這個題目是有年輕朋友說我:『想知道同婚後的二人關係,是跟現在一夫一妻,一樣嗎?』 我心裡OS:真有趣,時間也才2020年4月初,就可以聽到這個問題了。
    那如果你是店家呢?你腦中會不會浮現一串髒話。所以客人罵我,我不能提告的啊? 其實如果只是單純的網路負評,我還真會覺得,找個公關公司「洗評價」比較快。用訴訟不一定會達到你要的效果。 但是,告人嘛,有時候就只是嚥不下一口氣,不是嗎?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如果網路暱稱越容易連結到現實的使用者,你侮辱這個暱稱就越容易成立犯罪。 而且,你怎麼罵、對方怎麼告,都是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看著畫面中,不論是文字跳動、句子前進或是段落增刪,有著時快時慢,時出現時消逝的韻律,還不時出現小叮嚀的提示語,像是美麗而無聲的電影。我不禁感嘆,當文章不只是一個人的靜態技術,而是一門集合眾人的動態藝術,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浪潮?如何保有自我?又該如何決定文章真正結束的時刻?
    Thumbnail
      以上便是老舍讀書的其中三種方法,是否有點 「違反常理」呢?但管他呢,老舍所謂讀書,不就該如此?讀書,本就是以書迎合人在現實生活的處境,讓人從書學習如何面對生活的道理。那有反過來讓書來迎合人呢?  
    Thumbnail
    1994年上映的作品,在25年後的今年重返大螢幕。講述男主角 安迪被指控殺害妻子與情婦而判刑坐牢,在獄中與另一群獄友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兩天一直被各種關於廢死反廢死,死刑執行方式等等的各種看法。 我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方法會最好,但我覺得可能可以改變想像的方向,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在開始思考之前,我先假設多數犯罪行為都屬於知法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我看著畫面中,不論是文字跳動、句子前進或是段落增刪,有著時快時慢,時出現時消逝的韻律,還不時出現小叮嚀的提示語,像是美麗而無聲的電影。我不禁感嘆,當文章不只是一個人的靜態技術,而是一門集合眾人的動態藝術,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浪潮?如何保有自我?又該如何決定文章真正結束的時刻?
    Thumbnail
      以上便是老舍讀書的其中三種方法,是否有點 「違反常理」呢?但管他呢,老舍所謂讀書,不就該如此?讀書,本就是以書迎合人在現實生活的處境,讓人從書學習如何面對生活的道理。那有反過來讓書來迎合人呢?  
    Thumbnail
    1994年上映的作品,在25年後的今年重返大螢幕。講述男主角 安迪被指控殺害妻子與情婦而判刑坐牢,在獄中與另一群獄友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這兩天一直被各種關於廢死反廢死,死刑執行方式等等的各種看法。 我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方法會最好,但我覺得可能可以改變想像的方向,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在開始思考之前,我先假設多數犯罪行為都屬於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