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失敗的人!」當這樣的經驗累積下來以後,成就了我們的自我概念的產物。
如果我們要去追溯失敗經驗的歷程,那麼可以發現,長期遭遇挫折的人進而缺乏自信的朋友,有很大部分是因為由扭曲的「自我概念」,累積、循環而來的。因此可以說,擁有什麼樣子型態的「自我概念」,即是所有生活評價經驗的「製造者」,為什麼呢?讓我們看看出自由溝通心理學家-”費德曼”所著的《談話聖經》,從中自我反省,「為什麼我們會一直傾向失敗吧」!
(原文摘編)
「原來我是這樣的人!」這樣的經驗累積下來以後,成就了我們的自我概念的產物。在一個已經因為從環境互動下,形塑而成的自我概念後,有兩種機制使這樣的「自我概念不斷地被強化」。
第一是「逃避」
第二是「扭曲」
深入理解這兩種模型,可以使我們小心地避開那些不符合自我概念的歷史經驗,而逐漸客觀地「清理出」我們的生活樣貌。
有些經驗雖然無法避開,但是透過我的自我概念認定,可以賦予「新意」,用另外一種方式解讀,讓它們不以原有的形式出現,而是一種「適合」(=我的自我概念),我的形式再製出來。
這兩種策略(逃避和扭曲)可以用於外在經驗,也可以用於內在經驗(感覺、動機)。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兩種機制如何運作:
一、逃避
在我們的自我概念中「我必定失敗」的觀點將導致人迴避他認為自己不佳的那一點。譬如說,我覺得自己在「技術方面沒有天份」,因此會傾向避開需要「理解」技術和「靈活」技巧的情況。我漸漸荒廢練習,幾年後我真的變成「笨手笨腳」的人;但不是因為我沒天份,而是因為缺乏練習和缺乏經驗,我初始的自我概念裡早就為此設定了避開它的弱點。自證式預言造成的惡性循環就由此形成,自我概念證明自己是人格發展的幕後操縱者。
特別是容易氣餒的人(明顯傾向於避免失敗)會設法不斷利用規避策略來免除這種經驗,他特意去學會此策略,好讓自己能繼續往前進。他在他的「舒適圈」裡過著差不多的生活,不受失敗威脅。他們在外面多給人堅定有自信的印象。但是真正心理強大的人能夠經得起在「外地比賽」的失敗,從失敗中獲得人格上的進步。
一旦極為負面的自我概念繼續推演擴張,後果可能會得很慘重,譬如說,「反正沒有人喜歡我!」會導致一種(懷有敵意或退縮的)行為出現,真的能挑起周遭人的反感或冷漠。對此,會建議以心理治療來中斷這種惡性循環。
二、扭曲(恣意重新解讀)
完全排除特定經驗算是塑造自我環境的主要機制。接下來的第二種機制有此前提:「適合質疑現存自我概念的特定經驗雖然已經產生,卻是透過扭曲方式重新解讀,讓它再度符合自我概念。」
這裡將再分成兩個次級的機制分別示範說明:「接收訊息」和「因果歸因」。我們所接收到的訊息會因為我們的心理狀態而分別添加入東西。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低弱時,會以過度敏感的關係型耳朵去聽傳達進來的訊息,對於毫無惡意的問題或陳述,他會想像成是對他個人的批評或貶低。再舉一個倚賴自我概念來接收訊息的例子:當我們聽到別人用三言兩語來回應時會讓人以為「他累了」,卻也會讓人認為:「我知道了,他不喜歡我!」一個人說話,另一個人笑了;有些人會解釋他的笑是因為他覺得笑話好笑,然而過度敏感的人越會覺得自己被取笑。
特別是隱藏式的關係消息,通常會給接收者相當大的詮釋空間。但即使是明顯、清楚的關係消息「你是個自私的人」或「你是非常偉大的學者!」都不能決定訊息接收,因為兩個不同類型的接收者,可能會對同一個訊息在心理產生完全不同的經驗。有的人會把你的消息當作是事實而在內心反應:「原來我是這樣的人。」另一個接收者可能把傳達到的訊息當成是發送者的自我宣稱:「他對我產生這樣的評斷,他是怎麼了?」當然,年紀小的孩子比較無法用自我宣稱型(把訊息關聯到針對自己而來的感受)耳朵來接收你的訊息。
還有很多擋開正面關係消息的可能性。比如說有人受到讚美。這個讚美不適於他卑微的自我概念,因此他反應:「你這樣說只是為了安慰我。」
我們為了防護「自我概念」也會出現所謂的「因果歸因」(賦與原因)。成功與失敗可由下列四種引發因素來解釋:
(1) 能力
(2) 努力程度
(3) 任務難度
(4) 偶發性
所以,自我概念較低落的人對於成功,可能會歸因於「偶發事件」、「運氣好」(瞎貓碰到死耗子),如此一來的外人眼中的成功,並無法修正他的體驗,反而只要一遭遇失敗,就立即被歸咎是自己的無能。根據這樣的想法,身為學生成績評論員的老師與家長即可通過建構性的因果歸因,使學生的自我概念逐步產生正面影響。
【推薦閱讀】《談話聖經》作者:費德曼 Friedemann Schulz von Thun。
本書分為兩部,第一部說明影響訊息發送者與接收者的四個面向(事實、關係、自我宣稱、訴求)。基於這四個面向,發送者與接收者像是運用了「四張嘴」與「四隻耳」在溝通。第二部分深入觀察這四個面向,以及在心理學上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