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看到一則新聞,說2021年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125元、年增2.07%,創歷年新高。許多年輕朋友跳出來聲稱自己其實沒有領到那麼高,其實是天平另一端,是那些收入在前段班的人拉升了才造成這樣的數據。
畢業服完兵役後,我就外派大陸展開了近四年的海外職涯旅程。在這過程中感受到的,是產業聚落的分佈以及市場的大小會決定一個國家或地方的薪資水準和生活水平。例如當一個新產品推出,在台灣可能潛在客戶有100萬人,在中國大陸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數千萬人,整個營收規模造成的效應和Market Size 也會直接導致產業裡的從業人員薪資待遇的不同。
現在我剛回到台灣,處在職涯轉換期,希望找一個能銜接大陸經驗和薪資待遇不要相差太多的,卻發現要花很多時間篩選。一方面是因為外派大陸的話,公司會給予外派津貼跟提供住宿,而相較之下台灣許多職缺的薪資待遇其實只有外派大陸的五成~六成。我想這也是造成許多人才會長期在海外工作回不來的原因,當你領了相對的高薪,要在回到相對低薪的情況,其實會較難適應。
產業發展M型化,高薪集中於少數產業
相對較高薪資的產業集中在半導體、金融業、電腦資訊以及近年新興的軟體、數位平台等高附加價值服務業,相較傳產、製造業雇用人數較少,難以讓所有受薪階級都享受到一樣的福利。也或許受到了中美貿易戰和 5G的發展,人才、資金及政策資源向特定的相關產業集中,恐加深薪資貧富差距。
貧富不均持續擴大
若仔細看台灣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年總薪資分布,更可以看出台灣勞工的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高薪的人薪水越來越高,但多數人的口袋卻沒有變深,經濟成長的果實會平均分配到每個人手中。統計數據,可能已經無法反映實質的薪資狀況了。
中位數與平均數的差距,已從2012年的11.1萬元,拉高至2019年的14.6萬元。
導致台灣薪資長期停滯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
- 台灣的經商與投資環境不斷的惡化,外國企業缺乏投資誘因,導致勞動需求疲弱,也因此無法提供較好的薪資。
- 由於國內市場規模不夠大,無法提供較多高薪的工作,即使國內員工有很高的知識與技術,但是由於市場較小,產值有限,因此高端技術人才也不容易拿到較高的薪水。
- 廣設大學後,國內大學生的數目已經大增,有大學學歷者過於氾濫,但是學用配合的情況則需要提升,因為勞動市場勞資雙方的訊息有差異,使得許多勞工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或有興趣的工作,也因此使得其薪資不易增加。
- 受雇勞動的生產力同時受到勞動本身的能力與廠商在實體資本與人力資本支出的影響,換言之,若勞工能力不佳或廠商不願意對資本設備或人力資本增加投資,勞工的生產力將無法增加,薪資也不可能會有巨大的變化
可能解方 (一些淺見)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想要解決台灣年輕人長期的低薪問題,可能必須長期採大刀闊斧的改革以結構調整的長期策略來解決。首先是各項法規的鬆綁和執行上的透明,爭取吸引企業投資以及讓海外有專業能力的國際人才有機會進來台灣工作,引進外部的活水來改善內部的體質。學校也應多和企業合作,讓在校的學生在學期間有機會在寒暑假去企業實習,參與實務專案,將平時課堂所學轉化為具體的技能,未來在職場上可以立即派上用場,成為即戰力。而學校也應該引進具有各領域具有專業經理人經驗的教授,讓學生吸收的知識層次不再只有理論,去降低企業感受學生「學非所用」的感受。最後則是政府需要推動產業升級,如果產業本身產值就低,能給出的薪資水平也無法提高,錯誤的產業政策、租稅補貼就會導致產業價值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