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五秒法則 - 倒數54321,衝了!全球百萬人實證的高效行動法,根治惰性,改變人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五秒法則是行動心法,可運用在各層面,從小習慣到大決策,從完成事情,到改變心理素質。
●在五秒鐘內,我會決定要保持沉默、等待、不要去冒險。我曾有行動的直覺,但五秒鐘之內,我的大腦就會用懷疑、藉口、擔憂或恐懼去殺了那個直覺。我正是問題所在,而在五秒之內,我可以督促自己去解決問題。改變的祕訣其實一直都在我面前:五秒鐘的決定。
●距離完全不同的人生,你只差一個決定。
●為了目標而產生行動的瞬間,你必須5 - 4 - 3 - 2 – 1,讓身體動起來,否則大腦就會阻止你。
●使用法則可以強化信念,相信自己確實擁有控制自己命運的能力,因為你正以一次督促自己做一件事,來向自己證明這點。
●如果你有開始的勇氣,你就有成功的勇氣。
●邏輯上,我們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但我們對做這件事的感覺,替我們做了決定。你的感覺會在你根本還沒察覺發生什麼事之前,就替你做好決定了。如果你只在你感覺想做時才行動,那你永遠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你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停止去想你會有什麼感覺,你的感覺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
●運動和健康總歸就是個很簡單的原則:你不需要想去做,你就是必須去做。
●一定會有某人看不見你的價值。不要讓那個人成為你。
~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
~《五秒法則 - 倒數54321,衝了!全球百萬人實證的高效行動法,根治惰性,改變人生》
~《The 5 Second Rule: Transform your Life, Work, and Confidence with Everyday Courage》
#五秒法則
#The5SecondRule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五秒法則》】↓↓
https://whitehippo.net/2vye6
【金石堂購買《五秒法則》】↓↓
https://greenmall.info/2vyeA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45會員
2.0KContent count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經歷過個體化的人只是個凡人,因此看來毫不起眼。 ●本書的原名是「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如今盛行於歐洲和北美洲心理治療領域的「內觀」(mindfulness)之說其實早就深植在繼承了道教、儒教和佛教哲學的華人意識中。
★你的直覺就是你自己,你的直覺就是你的一部分。。 ●打造神聖空間: 練習與直覺合作時,擁有學習空間極為重要;讓穩定、平靜、寧靜存在其中,在這個空間裡掌握一切,都是讓你覺得有信心相信自己及直覺連結的重要元素。 ●發掘改變人生的奧祕,它其實一直都在你的內心。 ●實際的練習及冥想,幫助磨練直覺。
★NLP 之父理察.班德勒曾經這麼說:「如果你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搞砸,那麼你也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人生!」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屬於臨床心理學,已被廣泛運用於商業溝通、企業培訓、成功學策略及心理治療等領域。
★在發展治療模式的過程中,「首先,拒絕傷害」這句警語成了指引我們的原則。 ●兩位作者與成癮者工作多年,她們與用藥者建立對等夥伴關係,共同擬定減少物質使用傷害的策略,並繼續擁有家庭、工作與友誼。 ●呈現此模式在各式多樣情境下的具體實務應用,例如減害心理治療團體的發展與實務、治療家庭的經驗。
★內向型與外向型各有優缺點,故兩者並不存在優劣關係。 ●內向型為先天性人格特質,那麼外界強求內向者變成一個外向者,就像要求天生瘦子吃胖一點,不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姿態,告訴大家我不需要成為外向者。 ●內向者的特徵:懂察言觀色/重視事物的本質/不怕孤獨或孤單/謙虛/深思熟慮。
★一切取決於自己。 ●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 ●但就算無法改變生病或受傷的事實,我們還是能選擇要以什麼樣的心情面對、看待這件事。 ●材料終究只是材料,如何使用端看自己的決定。你現在的人生,就是你使用材料,靠自己打造出來的「家」。
★經歷過個體化的人只是個凡人,因此看來毫不起眼。 ●本書的原名是「關注自性」(Minding the Self),如今盛行於歐洲和北美洲心理治療領域的「內觀」(mindfulness)之說其實早就深植在繼承了道教、儒教和佛教哲學的華人意識中。
★你的直覺就是你自己,你的直覺就是你的一部分。。 ●打造神聖空間: 練習與直覺合作時,擁有學習空間極為重要;讓穩定、平靜、寧靜存在其中,在這個空間裡掌握一切,都是讓你覺得有信心相信自己及直覺連結的重要元素。 ●發掘改變人生的奧祕,它其實一直都在你的內心。 ●實際的練習及冥想,幫助磨練直覺。
★NLP 之父理察.班德勒曾經這麼說:「如果你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搞砸,那麼你也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人生!」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屬於臨床心理學,已被廣泛運用於商業溝通、企業培訓、成功學策略及心理治療等領域。
★在發展治療模式的過程中,「首先,拒絕傷害」這句警語成了指引我們的原則。 ●兩位作者與成癮者工作多年,她們與用藥者建立對等夥伴關係,共同擬定減少物質使用傷害的策略,並繼續擁有家庭、工作與友誼。 ●呈現此模式在各式多樣情境下的具體實務應用,例如減害心理治療團體的發展與實務、治療家庭的經驗。
★內向型與外向型各有優缺點,故兩者並不存在優劣關係。 ●內向型為先天性人格特質,那麼外界強求內向者變成一個外向者,就像要求天生瘦子吃胖一點,不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姿態,告訴大家我不需要成為外向者。 ●內向者的特徵:懂察言觀色/重視事物的本質/不怕孤獨或孤單/謙虛/深思熟慮。
★一切取決於自己。 ●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 ●但就算無法改變生病或受傷的事實,我們還是能選擇要以什麼樣的心情面對、看待這件事。 ●材料終究只是材料,如何使用端看自己的決定。你現在的人生,就是你使用材料,靠自己打造出來的「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
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五輪」取自佛教密宗的概念,「五大(panca-dhatavah)」指地、水、火、風、空五大構成宇宙的元素(非中國道教的五行),本書的章節也使用這些元素依次命名。 每一卷針對兵法/求道/劍術/作戰策略/心境提升(自然之道)深入著墨,無論是精進個人技藝或領導力都很適合。
Thumbnail
了解小說和民族主義的牽連,以及拉丁美洲與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讀《百年孤寂》中隱喻對應的關係(Metaphorical correspondence)便處處可見,等於讀出了情慾、暴力、興衰之外的政治社會背景。
Thumbnail
作者Nedra Glover Tawwab是美國女性作家、心理健康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這本2022年左右的書個人感覺現今蠻受用,市面上理論跟參考很多,不過本書內系統性、貼近當代生活的分析與實務分享格外有價值。我覺得特別有價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現今界限愈來愈模糊,政媒人物早已在新聞媒體上存在已久,但自媒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
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五輪」取自佛教密宗的概念,「五大(panca-dhatavah)」指地、水、火、風、空五大構成宇宙的元素(非中國道教的五行),本書的章節也使用這些元素依次命名。 每一卷針對兵法/求道/劍術/作戰策略/心境提升(自然之道)深入著墨,無論是精進個人技藝或領導力都很適合。
Thumbnail
了解小說和民族主義的牽連,以及拉丁美洲與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讀《百年孤寂》中隱喻對應的關係(Metaphorical correspondence)便處處可見,等於讀出了情慾、暴力、興衰之外的政治社會背景。
Thumbnail
作者Nedra Glover Tawwab是美國女性作家、心理健康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這本2022年左右的書個人感覺現今蠻受用,市面上理論跟參考很多,不過本書內系統性、貼近當代生活的分析與實務分享格外有價值。我覺得特別有價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現今界限愈來愈模糊,政媒人物早已在新聞媒體上存在已久,但自媒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