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被鼓勵卻重要的學習,關於界線的維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界線沒有固定標準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可以定義的邊界範圍,這個邊界範圍是多數來自於生命經驗與個人特質,不會每個人都一模一樣。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經參加感覺身體界線的工作坊,老師會請你站在一個定點位置,然後從比較遠的距離開始往你靠近,越來越靠近你,直到你覺得太近了有壓迫感喊卡才會停下來。有趣的是,有的人需要稍大的距離,有的人可以很靠近,這沒有一定的標準,就是每個人的身體邊界都不同。

記得曾有一次,陪一位來談者在談話尾聲進行回顧時,我好奇的問著坐在對面的他:「從過去一路走到現在,你最喜歡現在生活裡的哪些不同?」他沈澱了一下後回答我:「開始可以有界限(線)吧!」
對他來說,可以開始正視自己有自己能接受的界線,而當別人超過時(比方過往一直默默承受非自己份內的工作,總覺得能幫忙就幫忙,卻總因為這樣讓自己身累心累),能夠適時地表達無法承接,就是自我突破的一大進展。
.

界線是透過學習跟練習而來,社會文化因素影響極大

能夠逐漸有界限,長出拒絕的勇氣,對多數人來說真的就是需要勇氣。因為在我們的教育跟文化裡,似乎不太鼓勵人可以有界限,所以我們很少有這樣的練習機會。
.
界線的維護並不只是拒絕,更重要的是保護
而且界限也容易跟拒絕、劃清界線連在一起,好像都是冷漠的形容詞。但如果從另一面的角度來看,問問自己:「這個界線的維護,如果是在保護我重要的東西,那我在保護什麼?」你又會想到什麼呢?
.

保護珍貴的狀態,所以才能好好的陪伴照顧重要的人;保護有限的時間,所以才有力氣去做重要的事;保護關係裡的自在,有了合理自在的互動,我才能跟你繼續互動下去....
.

所以,維護界線並不是只有拒絕,更重要的是心裡也要能清楚這麼做背後的看重,而後發展適當的表達(人們說適當的表達就是堅定溫和的態度,是可以參考的表達方式)。
.

最後想說的是,因為從前沒有那樣的環境可以練習,但如果心裡清楚保護自己是自己最重要的責任,那麼,現在開始練習也很好喔。

/
🌈我的電子報https://reurl.cc/Rv8XRe 歡迎訂閱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XLpVxe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2009那年春天,因為生命的困局走入敘事的場域,就從那一年的那一天開始,敘事的視野來到生命,成為一種滋養與基底,然後一步一腳印的擴展豐厚自己。2020年成立散步後花園心理諮商所,長出另一個實踐相信的基地。部落格:https://gardenwalking2018.blogspot.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嗯,標題的這句話,說的正是我自己。就是自己會的,不見得可以很好的教會別人,這中間有很大的空間。 今年是我步入心理諮商工作的第十一個年頭,很幸運的是從拿到執照的第一年就有機會接到邀請,去帶團體跟演講,甚至是整天的工作坊。
習慣的,在為自己準備早餐到享用的那段時間(另一個時段是晾衣服時),會挑選一段poscast來聽,即便是片片段段的聽,但因為早晨時光就是一天裡頭,每個人對清明的時刻,就會帶來許多的靈感跟深度思維。 今日,聽到的是佐編茶水間的Zoey訪問女力學院兩位校長/S姐與Elsa。兩位校長提到她們創立女力學院是從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身處的環境,除了物理空間之外,就是人,就是人的環境。這些人,可能是家人、同事(學)、主管(父母)、客戶、朋友等等。 有些是可透過調整距離來安放自己的,相處起來舒服的就會想靠近,反之當然就是想拉開距離,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好過一點。但總是有一些人際關係,就是得要去面對,去互動,去找到
『「好」是「最好」的敵人。』 如果能在多說「不」方面有所進展,這樣就能對個人最看重的人與事說「是」。 重點在於,取捨。 而取捨之間,又憑藉什麼作為取捨呢?
快過年了,在結束年前的最後一個談話工作後,一種即將放長假的鬆弛感逐漸蔓延湧上,整個人都是舒服,可以綿長呼吸的。 這篇文就是要來說,我讀「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帶給我的思維省思。 對我來說最受用的是書中提出5大策略中的策略之一: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一個決定點。 不過我的經驗卻是另一種。
嗯,標題的這句話,說的正是我自己。就是自己會的,不見得可以很好的教會別人,這中間有很大的空間。 今年是我步入心理諮商工作的第十一個年頭,很幸運的是從拿到執照的第一年就有機會接到邀請,去帶團體跟演講,甚至是整天的工作坊。
習慣的,在為自己準備早餐到享用的那段時間(另一個時段是晾衣服時),會挑選一段poscast來聽,即便是片片段段的聽,但因為早晨時光就是一天裡頭,每個人對清明的時刻,就會帶來許多的靈感跟深度思維。 今日,聽到的是佐編茶水間的Zoey訪問女力學院兩位校長/S姐與Elsa。兩位校長提到她們創立女力學院是從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身處的環境,除了物理空間之外,就是人,就是人的環境。這些人,可能是家人、同事(學)、主管(父母)、客戶、朋友等等。 有些是可透過調整距離來安放自己的,相處起來舒服的就會想靠近,反之當然就是想拉開距離,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好過一點。但總是有一些人際關係,就是得要去面對,去互動,去找到
『「好」是「最好」的敵人。』 如果能在多說「不」方面有所進展,這樣就能對個人最看重的人與事說「是」。 重點在於,取捨。 而取捨之間,又憑藉什麼作為取捨呢?
快過年了,在結束年前的最後一個談話工作後,一種即將放長假的鬆弛感逐漸蔓延湧上,整個人都是舒服,可以綿長呼吸的。 這篇文就是要來說,我讀「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帶給我的思維省思。 對我來說最受用的是書中提出5大策略中的策略之一: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一個決定點。 不過我的經驗卻是另一種。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探討慢性病患者的飲食管理和血糖控制,包括飲食量、種類、時間和血糖數據等方面,提供逐日飲食和血糖檢測的詳細指導,幫助糖友健康地生活。
Thumbnail
對於竹竿先生來說,追求健康生活不僅僅是鍛鍊身體,更是一種全方位的生活態度。這篇文章他分享了自己的健康觀念轉變的過程,從飲食、運動到生活習慣的調整,旨在提醒讀者健康的重要性,並希望能夠得到更多健康生活的建議和分享。
從大學時期開始,我讀完十幾部學術著作,但卻只評了其中一部,絕大部份都是寫讀書筆記。相對起來,我很積極為文學著作寫書評、摘要和心得。
Thumbnail
快樂就是, 欲望很少, 但覺得,自己擁有的很多很多。
貴人有會分「影響力」跟「時效性」,生活中的貴人機率偏低,可這樣調整
Thumbnail
一個人童年或青少年階段,物質生活極少能完全操之在我,幾乎都要依賴家庭。很多家庭經濟能力不錯,父母卻嚴格實施「克勤克儉,嚴禁奢靡」的觀念,子女消費水準跟低收入戶沒有兩樣。反過來,有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但父母「苦不能苦孩子」的執念極強烈,什麼最好的都要給下一代,父母吃殘羹剩菜、穿得破破爛爛.......
Thumbnail
她也只不過跟我年輕時一樣「看不見發生在眼前的細節」。 但我講這個故事的重點是,我覺得這個女孩需要加強一下「觀察力」這件事情。
Thumbnail
我們是因為想寫,因為一顆在心裡的勇敢決定要發芽了,而我們尊重並支持這份勇敢的決定,而我們把他寫出來,讓他有機會長大,也有力量去支持在等待勇氣選擇下自己,在心裡發芽的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探討慢性病患者的飲食管理和血糖控制,包括飲食量、種類、時間和血糖數據等方面,提供逐日飲食和血糖檢測的詳細指導,幫助糖友健康地生活。
Thumbnail
對於竹竿先生來說,追求健康生活不僅僅是鍛鍊身體,更是一種全方位的生活態度。這篇文章他分享了自己的健康觀念轉變的過程,從飲食、運動到生活習慣的調整,旨在提醒讀者健康的重要性,並希望能夠得到更多健康生活的建議和分享。
從大學時期開始,我讀完十幾部學術著作,但卻只評了其中一部,絕大部份都是寫讀書筆記。相對起來,我很積極為文學著作寫書評、摘要和心得。
Thumbnail
快樂就是, 欲望很少, 但覺得,自己擁有的很多很多。
貴人有會分「影響力」跟「時效性」,生活中的貴人機率偏低,可這樣調整
Thumbnail
一個人童年或青少年階段,物質生活極少能完全操之在我,幾乎都要依賴家庭。很多家庭經濟能力不錯,父母卻嚴格實施「克勤克儉,嚴禁奢靡」的觀念,子女消費水準跟低收入戶沒有兩樣。反過來,有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但父母「苦不能苦孩子」的執念極強烈,什麼最好的都要給下一代,父母吃殘羹剩菜、穿得破破爛爛.......
Thumbnail
她也只不過跟我年輕時一樣「看不見發生在眼前的細節」。 但我講這個故事的重點是,我覺得這個女孩需要加強一下「觀察力」這件事情。
Thumbnail
我們是因為想寫,因為一顆在心裡的勇敢決定要發芽了,而我們尊重並支持這份勇敢的決定,而我們把他寫出來,讓他有機會長大,也有力量去支持在等待勇氣選擇下自己,在心裡發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