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劇】編劇的過程會經歷些什麼?

【廣播劇】編劇的過程會經歷些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要做什麼類型的劇本?

 /原創劇本:發想劇情豐富的故事大綱。

 \改編劇本:熟讀原著,確立改編(詮釋)方法/方向。


劇本創作的過程有哪些?

01. 故事摘要

訂出劇情主軸,可能是一個明確的主題,或示一條清晰的主線,目的是讓故事情節能夠聚焦。

02. 故事大綱(創作版)

在圍繞故事摘要的原則下,盡情的放飛自我,可以天馬行空地寫出完全不設限的劇情,同時盡可能填充細節。

故事大綱會在劇本撰寫的過程中經歷數次發想(擴寫)和收斂(篩選、剔除)的循環。

03. 分幕

依據三幕劇或四幕劇的原則將故事大綱做出分割。

04. 分場

場即場景,只要場景變化就要換場。從幕到場,是一個將故事影像化、視覺化的過程。

每一「場」與跟每一部「劇」都應該要有自己的起承轉合,每一場戲都必須要具備傳達消息(場景、人物塑造)、推進劇情的作用。

05. 分場大綱

將每一場的內容梳理出Logline,也就是「一句話大綱」,包含主角+想要+行動+阻礙。沒辦法寫出Logline的「場」,多半是有問題的。

Logline是大綱的縮影,大綱是劇本的縮影。

06. 人物設定

確立每個角色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背景、性格與特徵,在撰寫對白的時候會更精確。

07. 角色對白

台詞要盡量表現出角色的不同性格,以情緒、動作輔助,尤其是立體人物(主役跟部分協役)必須明確性格、成長背景、價值觀、說話方式等等。

要善用對白增強人物張力、加深人物刻畫,並且產生推進劇情的作用;切忌淪為一問一答(純粹的灌輸資訊),部分狀況下可以先想好潛台詞(最真實、直白的想法)再思考如何表達。

畫外音(OS)的使用:畫外音包含旁白、內心想法、回憶、背景鋪墊等等,盡量少用。除非畫面已經滿了,裝不下必要的言詞、情境,或者因為從小說改編劇本而無法避免旁白敘述。

08. CV指示、後期指示

因為沒有畫面,所以要讓想表達的東西能夠透過台詞、氣息、聲音表現或後期的配樂、音效呈現。

指定音效時要考量合理性,例如擁抱聲、開花聲......這些會讓後製很難處理。

09. 故事大綱(公開版)

更精簡、明確,能讓人快速了解故事重點,不需要有過多的細節描述,通常控制在一千字以內較佳。

10. 精修劇本、跟進劇組並隨時進行修改與確認。



【Voice Drama 熬夜餓作劇】所屬

Youtube頻道:http://youtube.com/@BirdThea10

DC伺服器:https://discord.gg/4Xv5asMnSW

編者的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enTanCV

avatar-img
沉檀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廣播劇策畫、編劇與配音的學習之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沉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劇本三大原則:最簡原則、不誤讀原則、創意原則。 --<熬夜餓作劇>出品
通常短篇故事著重「故事情節」,長篇則會著重「角色形象」。 --<熬夜餓作劇>出品
以主角為「正面」,則主要反派是「負面(矛盾)」,次要反派則是「略為負面(對立)」以及「負面的負面」。 --<熬夜餓作劇>出品
劇本三大原則:最簡原則、不誤讀原則、創意原則。 --<熬夜餓作劇>出品
通常短篇故事著重「故事情節」,長篇則會著重「角色形象」。 --<熬夜餓作劇>出品
以主角為「正面」,則主要反派是「負面(矛盾)」,次要反派則是「略為負面(對立)」以及「負面的負面」。 --<熬夜餓作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