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raw-image
★我們非得活在「他人目光」之下不可嗎?


【他人眼光】

所謂的在意「他人眼光」,看起來好像是很重視他人意見,但實際上他們只看得見自己。

因為所謂的「人家怎麼看我」,其實只是專注於自己身上罷了。

只能想到自己的事,副作用就是會傷害到和其他人的關係。

人類是靠著他人的支撐才能活下去的,所以在意「他人眼光」而使人際關係變差,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


【小創傷】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只是在意的程度因人而異。

「十分在意」和「不那麼在意」的人,兩者有著顯著的差別。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差別呢?

很在意「他人眼光」的人,其共通點就是身邊有許多愛批評的人、容易擔心的人或管太多的人。

我們從小就活在各種評價之中,像是「乖孩子」、「壞孩子」、「很會念書」、「體育很好」、「很笨」、「沒用」、「很溫柔」、「很壞」、「身材很好」、「很胖」等等,在各種方面被人所議論。

而負面的評價是很傷人的。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負面評價而覺得受傷,我稱之為「小創傷」(醫學上所謂的「創傷」,是以經歷悠關性命般的衝擊為前提,但在日常生活中就算被人說「你很胖」也不會危及性命,所以為了與原本的「創傷」做區別,本書將這種創傷稱為「小創傷」)。

每個人都可能會有「小創傷」,但有些人是在充斥著「小創傷」的環境下長大的(依照情況不同,也有可能成為真的「創傷」)。

也有人身邊充斥著會帶來「小創傷」的人。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人因為無法安心呈現原本的自我,當然就會認為「所謂的他人是評價及傷害自己的存在」。

為了不被傷害,因而變得很在意「他人的眼光」。

就算周遭的人沒有直接帶來「小創傷」,但如果一直被提醒:「你這樣做別人會怎麼想?」

那麼你自然也會將他人定義為可能傷害或評價自己的存在。

體驗過無數「小創傷」的人,因為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吸收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當然沒有自信,認為他人的存在就是負面或有攻擊性的。

為了不被傷害─也就是為了不想被別人貼上負面標籤,會掉入「在意他人眼光」的漩渦中。


【「評價」本身也是一種暴力】

所謂的「評價」到底是什麼呢?

當我們看見某個事物,會將它轉化成自己能理解的東西。

身為生物,我們會一直確保自己的安全。

若是有奇怪的東西出現在眼前,我們必須理解它並做出定義;因此當無法確保自己的安全時,會讓我們不安。

嘗試去轉化眼前的異物,就是「評價」。

若評斷是「好的東西」,我們就會安心;若評斷是「壞的東西」,我們就會嫌惡它;若評斷是「危險的東西」,則會與它保持距離。

此外,若評價是「比自己還優秀的」,我們會尊重它;若評價是「不如自己」,我們就會輕視它。

身為生物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評價並不是什麼壞事。

然而,當忘記了評價是很「個人觀點」的事時,問題就會產生了。

其實,所謂的評價是建立在「個人」的認知上,並且是由「個人」所做出的判斷。

同樣的東西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則會換成另一個人的認知,由另一個人做出判斷,因此也可能會得到完全迥異的評價。

所以,評價是非常主觀的事物。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人不由自主地認為它是唯一絕對的真理,而強行套用到別人身上。

這可以說是一種暴力。

因為每個人都擁有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背景和過去,我們不應無視這些狀況,強制將自己的標準套用在他人身上。

評價含有暴力的性質,所以一定會有人因為評價而受傷,造成「小創傷」。


【對評價的想法】

如果能夠知道評價只是一時的、主觀的東西,對於「他人眼光」的感受也就會一直變化。

由於知道「他人眼光」是基於對方主觀產生的相對評價,所以不會拘泥於「非得到好評價不可」。

因為他知道對方再怎麼評斷自己,也僅只是「對方」在「該時間點」的評價而已。

「對方」在「該時間點」的評價反映了對方當下的問題;而且根據我們自身的表現,評價也是可以被修正的。

但如果覺得評價是絕對性的東西,就會認為「對方對我的評價很差,一定是我自己的問題」,而陷入一定要讓自己更好的漩渦裡。

因此,在意或不在意「他人眼光」,本質上的差別就是對評價的想法吧。

一旦別人說在意「他人眼光」是因為沒自信,你就會陷入要讓自己更好更有自信的無盡漩渦中;但若是知道了評價的本質,對應的方式也就能夠改變了。


【三個「連結」】

連結的對象是:1.對方2.自己,以及3.現在。

所謂的跟「現在」連結,指的是珍惜「現在」的感受。

當受困於「他人眼光」時,我們經常會想著類似「只要瘦下來就好了」的念頭,而對當下視而不見,並且苦惱於「如果别人覺得我很〇〇怎麼辦」這類對未來的不安。

此外我們也可能會想到過去,會覺得「啊,我又像從前一樣被欺負了」。

而造成在意「他人眼光」的元兇「小創傷」,它本身就是過去的事物。

因為「小創傷」而使我們現在所見的事物,都以「他人可能會傷害我們」的觀點來看待,這就是在意「他人眼光」的心情。

從這點來思考,就能知道為什麼過去的事會造成和現在的疏離了。


【集中於當下】

在聆聽別人說話時,盡量將資料庫放在一邊,集中於當下。

當接觸到「評價體質」的人時,把對方的評論看成是「怨言」,就比較容易接受對方「原本的自我」。

當你能與對方產生「你的人生也是相當辛苦啊」的連結時,就可以放下在意「他人眼光」的心情了。


~水島廣子/人際關係療法專家,精神科醫師,慶應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慶應大學醫學部精神神經科醫師。日本人際關係療法權威代表。現任人際關係療法專科診所院長、慶應大學醫學部兼任講師、日本心態療癒(AH)代表。

~《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他人の目」が気になる人へ:自分らしくのびのび生きるヒント》


【博客來書店購買《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金石堂書店購買《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話語 #傷人的話

#閱讀筆記 #閱讀 #讀書 #讀書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

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345會員
2.0KContent count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你以為的刻薄:待人處事挑剔無情,苛求他人、說話不留情面。 健康的刻薄:坦然表達自己、珍惜自己,進而尊重他人。
★人跟人的相處為什麼這麼複雜? 就讓心理學家當你的人際關係顧問吧!
★你常被別人誤會嗎? 常常話說出口才發現搞砸了嗎? 甚至莫名被朋友或同事封鎖?  
★想化解麻煩的人際關係,必須先學會「停止」! 停止「忍耐」、停止「比較」、拋掉人際關係的「應該」。
★雖然很清楚想要什麼,卻總是做出相反的選擇。 你是否經常這樣,每每用各種「不得已」的理由, 把自己逼入負面思維的牢籠呢?
★你以為的刻薄:待人處事挑剔無情,苛求他人、說話不留情面。 健康的刻薄:坦然表達自己、珍惜自己,進而尊重他人。
★人跟人的相處為什麼這麼複雜? 就讓心理學家當你的人際關係顧問吧!
★你常被別人誤會嗎? 常常話說出口才發現搞砸了嗎? 甚至莫名被朋友或同事封鎖?  
★想化解麻煩的人際關係,必須先學會「停止」! 停止「忍耐」、停止「比較」、拋掉人際關係的「應該」。
★雖然很清楚想要什麼,卻總是做出相反的選擇。 你是否經常這樣,每每用各種「不得已」的理由, 把自己逼入負面思維的牢籠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作為日本的小說家,鴨田志一致力於創作校園/奇幻/科幻類別的輕小說。他的代表作有《櫻花莊的寵物女孩》以及廣為人知的《青春豬頭少年》系列故事。小生今天要講的則是同樣出自鴨田志一筆下的另一部作品 —— 《Just Because!》
Thumbnail
《皮囊》這本書讓我們在至親疾病的恐懼中意識到無常。書中14則故事讓人深入思索生命的意義,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觀點去理解這個世界。作者的心得和曾經經歷的人物故事可能會給讀者一些啟發或共鳴。
Thumbnail
█內容簡介 第一志願女中的十七歲少女自七樓一躍而下,結束短暫生命。 一切來的毫無徵兆,究竟為什麼?所有人都迫切尋求一個答案。 為什麼我們那麼需要原因?想哀悼、還是想劃清界線?
Thumbnail
從此以後,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童話故事大多是如此描繪美好的願景作為結尾,因為童話故事承載了人對於未來的美好嚮往與希冀。 具有精神分析專業背景的作者特別挑選了15則以老人為主角的童話故事,對比與青年童話的不同,從童話故事的脈絡中,以榮格、艾瑞克森等心理學家的理論延伸闡述。
Thumbnail
童話裡不只是騙人的,反而真實的不可思議,處處是人性。 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 原住民、外籍移工、死刑、勞力剝削、官商勾結,人性究竟還能多錯綜複雜?
Thumbnail
佛說:「真正的出世是入世的,安身於此世的生活,能夠擔負並接納塵世間的責任,亦能夠以一顆慈悲柔軟的心去分享一個凡夫俗子的歡愉與悲苦。」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五秒法則》裡頭說 「決定我們人生的不是那些重大的行動,而是最小的行動」 想要做什麼,就在倒數五秒鐘後開始去做! 如同火箭升空那樣,倒數54321,離開舒適圈,衝了! (一)《五秒法則》是什麼? 知識不等於力量,行動才等於力量! 五秒法則能改變「既有」的心智設定和習慣 進而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感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作為日本的小說家,鴨田志一致力於創作校園/奇幻/科幻類別的輕小說。他的代表作有《櫻花莊的寵物女孩》以及廣為人知的《青春豬頭少年》系列故事。小生今天要講的則是同樣出自鴨田志一筆下的另一部作品 —— 《Just Because!》
Thumbnail
《皮囊》這本書讓我們在至親疾病的恐懼中意識到無常。書中14則故事讓人深入思索生命的意義,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觀點去理解這個世界。作者的心得和曾經經歷的人物故事可能會給讀者一些啟發或共鳴。
Thumbnail
█內容簡介 第一志願女中的十七歲少女自七樓一躍而下,結束短暫生命。 一切來的毫無徵兆,究竟為什麼?所有人都迫切尋求一個答案。 為什麼我們那麼需要原因?想哀悼、還是想劃清界線?
Thumbnail
從此以後,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童話故事大多是如此描繪美好的願景作為結尾,因為童話故事承載了人對於未來的美好嚮往與希冀。 具有精神分析專業背景的作者特別挑選了15則以老人為主角的童話故事,對比與青年童話的不同,從童話故事的脈絡中,以榮格、艾瑞克森等心理學家的理論延伸闡述。
Thumbnail
童話裡不只是騙人的,反而真實的不可思議,處處是人性。 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 原住民、外籍移工、死刑、勞力剝削、官商勾結,人性究竟還能多錯綜複雜?
Thumbnail
佛說:「真正的出世是入世的,安身於此世的生活,能夠擔負並接納塵世間的責任,亦能夠以一顆慈悲柔軟的心去分享一個凡夫俗子的歡愉與悲苦。」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五秒法則》裡頭說 「決定我們人生的不是那些重大的行動,而是最小的行動」 想要做什麼,就在倒數五秒鐘後開始去做! 如同火箭升空那樣,倒數54321,離開舒適圈,衝了! (一)《五秒法則》是什麼? 知識不等於力量,行動才等於力量! 五秒法則能改變「既有」的心智設定和習慣 進而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