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童話裡的人性,66則心理學破除愛情×職場×友誼的煩惱!
為什麼白雪公主總是學不乖,三番兩次為陌生人開門?
王子對灰姑娘一見鍾情、非她莫屬的理由何在?
□為什麼看比賽時,我支持的隊伍老是輸?
□職場上需要他人的協助,要如何開口才不會被拒絕?
□為什麼長得漂亮的人,容易被賦予重責大任?
▲引用自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5239
每章節以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等為開頭,帶領讀者重新詮釋故事裡原本令人充滿困惑的人物行為,以心理學上的角度生動說明,短暫的將自己化為故事主人翁,理解他們的選擇,探究背後的心理,並加上心理學家們曾做過的實驗內容,故事後的延伸學習,說明如何將其應用在人生,不是艱澀難啃的科普書,而是將心理學趣味又生動的展現,不同以往的童話解讀,我認為也非常適合說給孩子聽。
到底要現在幸福就好,還是執著於未來呢?
雖然有這個心理學上的效應,書中也提到:「人生來就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為了生活做準備。」 對未來的過分準備,可能忽略眼下的幸福。
我自己想到的例子是,可能有人在年輕時極力存錢,為了未來的退休生活而準備,一天天連軸轉工作、不正常的節儉飲食,反而可能因此損失健康或是與家人、朋友共同相處的時光,這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對與錯,只是個人的選擇,重要的是找到對於自己來說幸福的所在,是現在抑或未來。
因他人而受傷,也因他人而治癒
作者以「孤獨」來解釋這個行為,母親在生下白雪公主後不久就過世了,只有惡毒的繼母在旁虎視眈眈,受到追殺後又只能整日獨自待在森林中小矮人家,白雪公主的孤獨可想而知,故而渴望與人「接觸」,於是即便知道有風險,仍會為了陌生人開門。
以心理學上的角度稱之為「接觸安慰」:身體接觸會讓人在心靈上感受到安定。書中舉例許多心理學的實驗來佐證接觸的重要性,也證明了在1950年代時一間富足乾淨的育幼院中,孩子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關鍵為「缺乏充滿愛意的接觸」。而接觸之所以讓人感到安定的科學原因為人類皮膚上有「C神經纖維」,該纖維在發生身體接觸時最為活躍,訊息傳到大腦則促進腦內啡分泌,使得心情變好及穩定。
讀到育幼院幼兒以及小猴子實驗的時候,理解到親子間的依戀關係不只是食物提供者的緣故,母親透過愛的擁抱帶給嬰幼兒的安定感是無可比擬,千萬不要吝於或害羞於給孩子擁抱~
開頭的第一句話至為重要
「錨定效應」:首次出現的訊息會成為基準點,對他人的判斷產生影響。
例如政治人物的形象塑造,假設候選人以「炒作房地產」、「兵役特權」等新聞攻擊對手,不論真相是事實或捏造,該訊息已在選民心中留下負面形象、產生影響。
而如果設有預期目標時,即可活用錨定效應。(不是上例那種惡意濫用)
我想到的是,在爭取活動經費或預算時,往往會先提一個較高的金額,給出一個基準值後,之後再降低一點到真正所需金額,對方可能會比較容易接受,應該就是一種錨定效應的例子了。
其實童話故事中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人性,或是人生中的難題,以往都是在孩童時期所讀,這麼一看,其實大人來讀反而有不同的體會,加上心理學的應用後,還可以讓許多生活中的經驗突然有了科學的解釋,是很新奇的感想。
如果對心理學有點興趣,畢竟童話故事都生動易懂,帶入心理學一點也不可怕,因作者是心理諮商師,由其獨特觀點並引導讀者自我理解、啟發的內容,趣味又極富知識點,時而可見溫暖的文字,推薦這本書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