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工業設計系可能面臨的七大問題(上)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前言

還在大學讀工業設計系的時候,其實我遭遇了很多次挺大的挫折,且其大部分都是當下無法化解的,現在回頭看,有些或許是個人因素使然,不過在我反省這些問題的時候,卻也從中獲得了一些觀點,希望對於同樣迷惘的你,或未來有考慮就讀工業設計系的學弟妹,能透過我的經驗分享,少走一些冤枉路,甚至希望有助於與過去的我面臨相同關卡的你,能夠成功的克服它,然後超越自己。

以下內容,將粗淺的分別討論我反思到「讀工業設計可能面臨的七大問題」,分別為:

問題一:「讀了設計到底讀了什麼」

問題二:「學設計必經的陣痛期」

問題三:「設計人的身分混淆」

問題四:「設計就像一場無成本上限的賭注」

問題五:「造型設計是誰說了算」

問題六:「設計溝通的新興疾病」

問題七:「到底什麼是設計?」

(由於篇幅的考量,本篇文章先就前四個問題來做討論,並在下一篇文章讀工業設計系可能面臨的七大問題(下)將其餘問題討論完畢。)

以下將點出各個問題,並以較批判的觀點來討論,同時分析每個問題背後的可能成因,及分享其可能解決辦法,或至少點出部分的可能改善方向,希望此思辨對於工業設計整體能夠帶來正面影響。

問題一:「讀了設計到底讀了什麼」

「讀設計讀到現在到底讀了什麼?」這是大學時挺常在腦中會浮現的一句話。

工業設計系的課程很少有課本,加上工業設計系會學習的面向挺多、挺雜的,在剛開始學習工業設計的課程時,不一定能夠直接感受得到諸多課程間的聯繫。雖然系上也都有相關的課程地圖,或其實要的話還是能擠出一套說法,但總敵不過那份不知哪裡來的空虛感,尤其當逢設計的低潮時,這種感覺就會在心中不斷的縈繞。

加上大部分的教學模式都是採取討論方式,並搭配數次的發表。好處是會直接透過實作的過程,獲得學習上的反饋及建議,能夠與同學、老師有更多的交流互動;而壞處則是在學生的腦海中常常缺乏一個完善的學習架構,妥善的整理自己的所學內容。而就會開始產生一種「設計知識上的空虛感」。也就導致學生出現此問題描述的情況,不明白自己到底學了什麼,無法建立學習的成就感。

要補足這些空虛感,個人認為有兩點解決辦法,但總覺得若教學環境沒有改變的話,很難根除此問題,因為要克服這個問題,以下兩點解法很考驗個人的自律程度或習慣:

  1. 自己養成課程筆記的習慣,並時常檢索、分類及歸納,在感到缺乏的部分請教教授或自行查詢相關資料補足,相信你就能開始建立自己的「設計知識地圖」,則較不會迷失學習的方向。
  2. 透過閱讀更多設計相關書籍、理論,相信你的觀點會變得更清晰、宏觀。

如果在設計實作中迷失了,或許一本書就能拯救你

問題二:「學設計必經的陣痛期」

設計,其實常常是無數次的選擇累積而成。像是:客群的選擇、市場的選擇、功能的選擇、風格的選擇、造型的選擇、製作模型方式的選擇等等,而上述的每一種選擇中,也都經過了無數次的構思及嘗試,才似乎會與「好設計」更近一步。

對於工業設計系學生來說,常常因為設計經驗的不充足,同時缺乏對於相關產品的認識,甚至對在使用的方法本身也不熟悉,各種因素都會令設計專案變得窒礙難行。這件事情在學習過程中並不容易短時間獲得改善,因為我們做不到一下子就在各種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而如果只優化了特定面向,對於整體設計結果也難有可見的變化。就我個人經驗來說,一直到了大四才終於比較有感,自己的設計能力產生了較明顯的進步。

設計是無數選擇的累加結果

我認為,這就是在學習工業設計上必經的一個陣痛期,你必須經歷很多次且各種面向的設計練習,並一步步的將不同的設計能力都培養起來,做出的設計成品才有可能產生明顯的進步。在此之前,可能會經歷一段挺長的時間重複挫敗,必須不斷承受努力及回饋不成正比的沮喪感受。且尤其若自身屬於在此領域學習比較慢的學生時,心中那份焦慮想必會更加嚴重。

此問題或許能透過在學習設計的過程中,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讓自己的觀點能夠著重在設計的各個面向,而非整體的設計成果,因為若是將焦點放在設計成果上,很容易就會陷入一種缺乏成就感的負回饋學習循環,導致漸漸消磨學生在設計上的熱情,這是很可惜的。因此,如果你是跟我一樣在學習設計上比較慢的同學,請不要緊張,且心態上不要太急躁,可以透過更具體及挑選特定設計環節作為當前目標,並在每一次的學習過程將不同面向的設計能力一步步提升起來,相信不久之後你很快就能找回設計學習上的成就感。

問題三:「設計人的身分混淆」

身為設計人,面對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時,必然會經歷以下幾種身分混淆的問題。尤其當你剛接觸到設計領域時,可能還有很多概念沒有建立完全,這個問題也就會更頻繁的出現,導致你常常會感覺到不知所措。

設計過程的面向廣,常常會有種迷失自己所在的感受產生

使用者?設計師?

作為一個設計師主要目的通常就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我們會透過相關的訪談、問卷或市場分析等手段來嘗試接近使用者。可是有時候在進行設計時,尤其是在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時,設計師常常可能也是「使用者」或「潛在客戶」,而這時候我們會遇到的問題是:「那麼我們到底是否能夠參考自己的想法呢?如果可以,那麼又佔多少權重是合理的呢?」此問題如要認真討論會需要很大的篇幅,這邊先下一個草率的結論:「可能可以參考自己的想法,但也有可能不妥當。」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大學教授會認為你現在還在學習階段,因此絕大部分的教授會希望你應該透過理性客觀的思維,引用相關數據來佐證你的設計選擇,而非相信自己的感受及偏好。但這時候心理會出現的矛盾是:「就算是引用其他資料佐證,還不是基於我的判斷?那為什麼就變成可以相信的理由呢?」只能說,此矛盾確實會存在,但在解開此矛盾之前,希望你不要因此矛盾就佇足不前。

延伸閱讀: 設計師的基本原則(一):好設計是主觀還是客觀的?

設計師常常也具有使用者的身分

藝術家?設計師?

同是具備「創作性質」的工作,藝術家在工作時極度依賴感性及主觀想法進行創作;而設計師似乎就不能完全這麼做,因為設計常常必須是為了「一群人」。也就是說,設計具備一定「客觀性」,因此不能過度主觀。但又有些時候,設計又突然可以變得十分像是藝術,尤其當設計的訴求開始向情感、感受接近,而遠離功能及解決問題的時候。再加上有很多設計大師做出來的作品也經常具備某種藝術特質。那麼,這時候就會感受到「設計和藝術的界線」變得相當模糊,也就是認知上產生了混淆。

分析師?設計師?

為了準確的解決客戶需求,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一定會先對現況做充足的分析,接著才會進入到設計環節,而有時候遇到比較陌生的領域或比較龐大的資訊時,卻又因相關分析能力的不足,或是方法上的不熟悉,而感到無力,相信這是工業設計系學生常常會出現的OS:「我到底是個分析師還是設計師呢?」

模型師?設計師?

每學期的期末工業設計系學生都會花很多時間在準備期末發表(評圖),除了要做產品的展板來作為說明的媒介之外,也要將產品的展示模型做出來,上述兩者都對與產品概念的傳達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但由於可能做模型的技巧並不是那麼熟練,尤其高中畢業的同學,即便大一有上了一堂模型製作的課程,但面對期末的模型仍有許多學習的空間,導致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如何製作模型。而當有些同學花費大量的金額解決部分模型的問題,甚至將模型外包給廠商製作時,感受上做模型這件事情儼然變成某種財力競賽。

工程師?設計師?

在製作產品模型的時候,若想表達一些電子功能上的展示時,工業設計系學生有時會因為缺乏足夠的編寫程式、製作電路等相關能力,導致影響產品功能傳達的效果。這也是工業設計系學生時常面臨,並感到挫折的實際案例。而目前在此問題上,大部分的學生會透過自學克服,有時能夠如願解決問題,有時卻會白費工夫,這時候就會陷入「自己到底是工程師還是設計師」的身分混淆。

透過簡單的程式、機構來更精準地傳達產品概念也是工業設計系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

設計的可能與多種面向

從上述的所有問題可以看到,設計可觸及的範疇相當廣闊,以及設計過程中不同環節可能需要運用的能力也有所差異,優點是從中可以感受到設計諸多的可能性及多元性;缺點則是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會感到一定的困擾,有時會無法那麼明確的去界定設計與其他學科的範疇,導致學習上的混亂。甚至可能腦中常常浮現「我應該要做什麼?」的疑問。

設計本就是一門整合性的工作,雖然不一定每種面向都能面面俱到,但就學習階段來說還是要先試著克服並發揮最大程度的學習效果。等到你在設計領域中漸漸的成熟之後,就可以開始找尋自己的定位,並在所擅長的幾個面向培養起更專業的能力,而其他部分或許就能透過團隊合作來補足。

問題四:「設計就像一場無成本上限的賭注」

在就讀設計時,幾乎每個設計學生都一定有時間、金錢突然被大量消耗的經驗,像是:

「怎麼今天又不用睡覺了?」「除了洗澡已經在工作室連續奮鬥來到第四天...」
「材料費一直花一直花,這一個星期已經領了三次錢了...」「這個模型已經花了三萬多了...」

設計有時就像一場博弈

在事後回想起關於瘋狂熬夜、翹課及退選課程等手段,以及耗費大量金錢在作品上等等的負面經驗時,我們常常視作某種「必要之惡」,或者視為一種「無可避免」甚至「必經」的處境。但其中個人則認為常常混雜著「必要」以及「非必要」付出,或因為回憶的過程,心理經歷了某種認知作用後,導致我們的認知上把這些「非必要」的付出都視為一種理所當然。

尤其當你所處的情境是面對特別重要的課程(如設計課,總被設計系學生奉為重中之重),或是遇到特別嚴格的老師,抑或是特別重要的作品時(常為畢業設計),因為這就會像博弈一般,似乎投入越多就能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可是同樣危險的是,你的投入卻不一定能夠兌現,甚至會讓自己落得一大糊塗。且當你面臨如此情景時,似乎需要自己去承擔諸多不確定因素及得失,從而影響了你理性評估問題的能力。

而會造成針對此情況,它的可能成因及解法有:

原因一:心理上的認知失調作用

基於心理的認知失調作用,讓你忘記上次的痛而導致判斷錯誤,造成類似情況反覆發生。甚至有些學長姐或老師會對於他們過去熬了多少夜及耗費多大的心力,變相來肯定他現今的成就,在我看來,就常常是一種認知失調後的錯誤結果,因為人的心理上會不斷的想合理化「努力付出卻不符合期待回饋」的矛盾關係,導致此現象一直存在著。

為了避免認知失調的作用發生,嘗試透過較可靠的資訊。如發文、日記、工作日誌等方式來記錄自身的狀況,以更客觀的方式重新評估自己應該如何決策。在此,非常建議大家在做設計時都要有清楚的紀錄,包含進度、費用甚至是投入的時間,因為如此才能真正去判別為每次結果的好壞,以及自身投入資源之間的關係。像是「熬夜做設計」這件事,我自己透過工作日誌的紀錄就發現,其實效率真的非常低,那下次就會盡可能的避免熬夜趕作品,才會是比較理性的決定。設計的本質就是「有目的」的設想、規劃及安排,透過此方法才能真正讓你更接近「設計」的核心。相信做到這一點,你會成為一位非常稱職的設計師。

設計師隨身攜帶筆記本,比起隨時記下靈感,更重要的或許是對於設計工作、設計狀態的客觀記錄

原因二:很多課程幾乎都沒設置金錢的設計限制

高中時,我也爬了很多文也想多瞭解「讀設計系究竟會不會很花錢」的這個議題,有些講的很誇張,有些就說還好,因為設計相關科系並沒有什麼書要買,所以把書的錢省下來拿去做作品。而讀完設計系之後,我大概就明白這其中是有很多彈性的,也當然有很便宜的做法,至少這件事情在讀工業設計系是有可能實現的。

但我四年讀完之後,我認為這其中大學老師們也需要負起部分責任,因為常常在設計課程中,老師根本就沒有設定花費金額上限,或者說根本沒有在此議題上討論、思考過。這件事情在我看來非常的不合理,至少經歷過這些實作過程的人會知道,透過金錢能夠解決很多問題。

舉個例子:同樣差不多條件的兩個同學,都極具設計想法,可是 A 同學花了三萬元外包給其他人製作模型,而 B 同學卻只能花三千元自己買材料,自己花時間製作模型,可想而知,若從設計成果來看,就會認為 A 同學較優秀,但很明顯的,就設計能力來說 A、B 兩位同學的能力是相當的。

當然,錢的使用有分成合理和不合理的、必要和不必要的。但我想要強調的是,老師們應該在課程中的設計條件必須包含金錢上限,甚至應該花更多心力和學生在於「成本規劃」的部分進行更多互動,像是討論關於「錢如何花在刀口上」,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也是種不錯的學習課題。

做設計時如何有效運用金錢,筆者認為是應該被納入體制內的教育內容之一

原因三:好設計的「評價標準是多元且抽象的」

設計在判定的層面相對其他學科並不那麼客觀,因為設計這個專業涉及「經驗」,就導致必然與主觀感受有很大的關聯性;再者,設計教學模式常常是基於「實作」與「討論」,沒有課本能夠參考,也就是說,若你的設計內容不被老師賞識,就很容易導致你的能力無法完善的表現出來。

且設計是多面向的,要能夠面面俱到的設計才經常會被他人看作是「好設計」,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短時間內成為好的設計師是很難的,因此你投入的精力並不一定能在短期就看到成效,但請你也不要因此氣餒。

要解決此問題的方向或許就只能透過在設計實踐的過程,開始建立起自己的設計觀,並找到自己在設計中的定位並持續精進,或參閱相關書籍,這很大的程度能夠讓你更能夠掌握自己所要前進的方向,不會在設計大海中迷航,而因此不斷的消耗自身儲備的量能。

設計世界十分遼闊,建立起自己的設計觀避免迷失其中

原因四:盲目付出,但設計不是付出就有效的學科

在設計系的學習氛圍中,很容易就將所有心力焦點投注於設計課中,因為它最受到大家重視,且它似乎直接回應了培養「設計能力」的訴求,加上大家似乎都投注一樣巨大的時間與金錢,你就以為理當如此。且可能有此想法的你是基於「你認為自己的表現相較其他同學沒那麼好」及「你想要為此努力」的兩種心情共同形成,更使你對此深信不疑。

關於這一點,你要知道設計涵蓋的面向本就多元,而且評價標準非常多種標準,甚至如上述所說,去執行設計的限制條件都不甚明確的情況下,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你的學習及表現。我相信沒有任何課程會重要到你因此要耗費絕大部分的心力來換得。實際上,你還可能要承擔「你仍不斷投入其中,事後卻會感到非常不值得」的風險。這是我過去的寫照,這般痛苦我認為不需要再有更多人經歷。

想說的是,你不應該過度付出的一頭栽進某堂課中,因為設計涵蓋了很多面向,不一定得在特定課程中證明自己,或許花更多心力去探索其他可能性,對你來說會是更有價值的事情。當然,還是有可能是自己不在設計課不夠認真,所以本就該認真去做。想提醒的是,記得要用更理性、更客觀的角度,審慎評估哪些事情比較重要、應該投注多少心力,而非盲目跟隨周遭的學習氛圍。

設計本就屬於多元、多面向的學科,比起一頭栽進設計課中,不如多探索其他可能性

小結

以上就是對於「讀工業設計系可能面臨的七大問題」前四個問題的討論,其實其中許多問題彼此之間都有相關聯,也都與「工業設計」學科的本質及教學環境有一定的關係,希望透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及經驗分享,除了提供正經歷相似問題的學生一些過來人的建議之外,也能讓正在考慮是否就讀工業設計系的學弟妹,透過此篇文章,明白此科系的一些先天條件及優缺點,進而更審慎的評估是否為自身的理想科系,並能夠先建立起正確的基本態度,在未來就學時能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接著下篇文章讀工業設計系可能面臨的七大問題(下)會接續在剩下三個問題討論完畢,有興趣者歡迎持續追蹤、閱讀文章,之後也會有獨立的文章將各問題點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敬請期待!

5會員
24Content count
歡迎交流討論!目前文章主題內容:設計、哲學與美學、空中花園、書評、當兵小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vii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以筆者個人經驗與觀察,透過歸納課程,來簡單描述在課程內及設計系的學習氛圍下,你會培養起的各種能力。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介紹,讓不清楚在工業設計系能夠學到什麼的同學,有更具體詳細而不官腔的說法能夠作為參考。
「設計系」聽起來是不是又酷又有趣,加了「工業」兩字,是不是聽起來還能夠賺大錢?那麼「工業設計系」是不是聽起來就特別的迷人呢?被工業設計系吸引的同學們先別急!這篇文章會以我個人的經驗,給予在選擇科系的你一些適當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訓的目標就是「由民轉兵」,希望在你通過新訓之後,除了讓你各位熟悉軍中的作息方式外,還要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步槍兵,新訓課程的主要課程有:機械訓練、射擊訓練、震撼教育、近戰格鬥、手榴彈投擲訓練等等...。
2024年兵役折抵天數詳解,介紹了四個月和一年的兵役折抵算法,以及結訓日期的相關計算和影響。此外,提供了修國防課對折抵天數的影響詳細說明,並給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準備入伍的人有所幫助。
本文以筆者個人經驗與觀察,透過歸納課程,來簡單描述在課程內及設計系的學習氛圍下,你會培養起的各種能力。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介紹,讓不清楚在工業設計系能夠學到什麼的同學,有更具體詳細而不官腔的說法能夠作為參考。
「設計系」聽起來是不是又酷又有趣,加了「工業」兩字,是不是聽起來還能夠賺大錢?那麼「工業設計系」是不是聽起來就特別的迷人呢?被工業設計系吸引的同學們先別急!這篇文章會以我個人的經驗,給予在選擇科系的你一些適當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訓的目標就是「由民轉兵」,希望在你通過新訓之後,除了讓你各位熟悉軍中的作息方式外,還要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步槍兵,新訓課程的主要課程有:機械訓練、射擊訓練、震撼教育、近戰格鬥、手榴彈投擲訓練等等...。
2024年兵役折抵天數詳解,介紹了四個月和一年的兵役折抵算法,以及結訓日期的相關計算和影響。此外,提供了修國防課對折抵天數的影響詳細說明,並給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準備入伍的人有所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繼續看《死神放長假》,以現在的進度估計明天就可以看完,有點心急快點看完然後便看吳曉樂的《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必須盡快看。 既然在看圖書館的書,讀墨舉辦的閱讀馬拉松就暫停了,我想盡快看完這兩本繼續跑馬拉松,因為其中一個任務是看指定書單的書,於是我便領了口碑很好的陳慧《弟弟》
Thumbnail
原本只是想符合自己身為書癡的好奇心及蒐藏癖,但認真想過之後發現,書籍真的可以說是最合適的旅行紀念品,沒有之一。
Thumbnail
一、刑法第185條之3修正草案 根據111年行政院發出的新聞稿[1],宣布刑法第185條之3之修正草案: (一)參照現行條文第1項第1款之體例,行為人施用毒品而其尿液經檢驗判定陽性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即論以刑責。(修正條文第1項第4款) (二)有修正條文第1項第4款以外之情事足認施用毒品,致不
Thumbnail
當世界在擴展、創新的時候,我們的確會有「這種東西真的是有益的嗎?」的質疑
Thumbnail
社群網站上興起了許多的讀書型帳號,無論是中老年族群喜愛的FB、年輕人瘋迷的Instagram、甚至是西方社會較常用的Twitter都能看見這種帳號的蹤跡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有點意思的文章。 標題是討論究竟有沒有獨立思考這件事,提到如果我們接受其他人的理論,怎麼算得上獨立思考?原創理論其實不存在,因為往往我們的想法都是基於他人的觀點延伸出來,所以結論認為獨立思考是假命題,重點在於我們拆解其他人的想法、去蕪存菁,這種“組裝”的能力才是真正重要的。
Thumbnail
淺談閱讀的樂趣,以及如何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 有句老話說:「臺北居,大不易。」我的書房並不大,左右兩側各有一面書櫃,地板上還堆著一落又一落的書,最讓我害怕的不是整理房間,而是來得突然又令人措手不及的地震。嗯,就像前兩天半夜發出的地震警報,就讓我心驚不已。 任何參觀過我房間的朋友,看了這副景象,都不難
Thumbnail
「選書」是一個涉及複雜思考的決策過程,不僅對想看書的讀者來說如此,對經常面臨讀者詢問推薦書籍、負責館藏建置的圖書館員來說,從選書方式找到讀者真正需要的書籍,也是館員常見的工作內容。那讀者在思考該要哪一本書時,會經歷哪些決策過程呢?
Thumbnail
在這個凡事講求速成的年代,我理解大家都很重視投注在閱讀上頭的時間和性價比。但我想說的是與其在乎作者名氣、書籍價格和實用性,更重要的也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否曾經被書中的某一兩句話所打中?又或者你是否曾反對作者提到的某些觀點?
Thumbnail
說到閱讀,第一個浮現在你心中的畫面是什麼?文字?紙本書?在這些畫面中,有沒有「網路」?如今網路已成為主流的閱讀管道之一,臺灣人平均一天花不到一小時看書,上網時間卻超過三小時。儘管同為閱讀,網路的特性已大大改變閱讀的行為,而所謂讀者,也正隨著閱讀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繼續看《死神放長假》,以現在的進度估計明天就可以看完,有點心急快點看完然後便看吳曉樂的《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必須盡快看。 既然在看圖書館的書,讀墨舉辦的閱讀馬拉松就暫停了,我想盡快看完這兩本繼續跑馬拉松,因為其中一個任務是看指定書單的書,於是我便領了口碑很好的陳慧《弟弟》
Thumbnail
原本只是想符合自己身為書癡的好奇心及蒐藏癖,但認真想過之後發現,書籍真的可以說是最合適的旅行紀念品,沒有之一。
Thumbnail
一、刑法第185條之3修正草案 根據111年行政院發出的新聞稿[1],宣布刑法第185條之3之修正草案: (一)參照現行條文第1項第1款之體例,行為人施用毒品而其尿液經檢驗判定陽性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即論以刑責。(修正條文第1項第4款) (二)有修正條文第1項第4款以外之情事足認施用毒品,致不
Thumbnail
當世界在擴展、創新的時候,我們的確會有「這種東西真的是有益的嗎?」的質疑
Thumbnail
社群網站上興起了許多的讀書型帳號,無論是中老年族群喜愛的FB、年輕人瘋迷的Instagram、甚至是西方社會較常用的Twitter都能看見這種帳號的蹤跡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有點意思的文章。 標題是討論究竟有沒有獨立思考這件事,提到如果我們接受其他人的理論,怎麼算得上獨立思考?原創理論其實不存在,因為往往我們的想法都是基於他人的觀點延伸出來,所以結論認為獨立思考是假命題,重點在於我們拆解其他人的想法、去蕪存菁,這種“組裝”的能力才是真正重要的。
Thumbnail
淺談閱讀的樂趣,以及如何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 有句老話說:「臺北居,大不易。」我的書房並不大,左右兩側各有一面書櫃,地板上還堆著一落又一落的書,最讓我害怕的不是整理房間,而是來得突然又令人措手不及的地震。嗯,就像前兩天半夜發出的地震警報,就讓我心驚不已。 任何參觀過我房間的朋友,看了這副景象,都不難
Thumbnail
「選書」是一個涉及複雜思考的決策過程,不僅對想看書的讀者來說如此,對經常面臨讀者詢問推薦書籍、負責館藏建置的圖書館員來說,從選書方式找到讀者真正需要的書籍,也是館員常見的工作內容。那讀者在思考該要哪一本書時,會經歷哪些決策過程呢?
Thumbnail
在這個凡事講求速成的年代,我理解大家都很重視投注在閱讀上頭的時間和性價比。但我想說的是與其在乎作者名氣、書籍價格和實用性,更重要的也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否曾經被書中的某一兩句話所打中?又或者你是否曾反對作者提到的某些觀點?
Thumbnail
說到閱讀,第一個浮現在你心中的畫面是什麼?文字?紙本書?在這些畫面中,有沒有「網路」?如今網路已成為主流的閱讀管道之一,臺灣人平均一天花不到一小時看書,上網時間卻超過三小時。儘管同為閱讀,網路的特性已大大改變閱讀的行為,而所謂讀者,也正隨著閱讀的改變而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