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系」聽起來是不是又酷又有趣,加了「工業」這兩個字,是不是聽起來還能夠賺大錢?那麼「工業設計系」是不是聽起來就特別的迷人呢?被工業設計系吸引的同學們先別急!希望在你們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能夠對工業設計系有進一步的認識,然後再好好的評估是不是適合自己的科系喔!
「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和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有什麼不同嗎?」我想這問題應是對於高中生來說首先會遇到的問題,有些大學可能會叫做產品設計系,而有些卻叫做工業設計系,那麼似乎就是有所區別,況且如果是一樣的話,不需要有兩種名稱,但就我的認知來說,相反的,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幾乎是一樣的意思,而就大學中學習的課程來說,基本上完全沒有差異。(關於這一點,我自己當時就很愚蠢的認為工業設計聽起來就比產品設計還厲害,但真的沒有,在填科系的時候請不要因為名稱上的差異而有所差別待遇。)
而「工藝設計」或許就比較好區分了,不過因為名字也有些相像,這邊也一併說明。工業設計與工藝設計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如果到網路上直接搜尋「工業設計」,可能會馬上看到一些看到像是素描的手繪稿,這就社會上幾乎每一個人對於工業設計師的第一個印象,而且似乎在規模相關的範例備審資料中,也會看到很多學長姊可能有許多素描、繪畫的基礎。但工業設計最重要的核心仍在於「設計」,而畫手繪草圖只是諸多設計環節的其中一個步驟,且你應該要知道的是,工業設計畫草圖的方式與一般素描的方式是不同的,工業設計上繪製草圖的方式會使用「透視法」,通常使用的是兩點透視,且對於透視的準確率有很大的要求,這和素描有一定的差異,且在就讀大一時會有一整年的繪畫及表現技法的課程安排,因此我認為,在就學前,是否有繪畫的基礎並不是很重要。(但如果你在自主學習的時間,安排學習、練習「透視法」來繪製「產品圖」,那我想就會有加分的作用了。)
而就設計層面來說,更重要的是「分析」與「規劃」的能力(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對於設計的解釋),因為企業在研發產品的時候,一定會希望產品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而要能夠賺錢,設計的產品當然要符合用戶與市場的期待,而要如何符合他們的期待,這其中分析資料與整體的規劃就顯得相當重要。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擔任班上校慶園遊會、畢籌會等活動的幹部,或者相關的活動之經驗,且能夠一定程度的把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足夠的分析,接著透過妥善的規劃將「問題解決」,在我看來是更合適朝工業設計發展的人選。
更多關於就讀本系會學到什麼,可以參考這篇文章:讀工業設計系,你會學到什麼?
工業設計,就我自己的定義如下:「在工業化社會下,進行設計的行為。」也就是說,只要是「具有工業化生產基礎的產品」都算在工業設計的範疇之內,能夠進行設計的載體像是:交通工具、家具、消費性電子產品、家電產品、生活用品等都被包含在內,不過像是服飾、包包相關的產品,通常就不會歸類在工業設計的範疇,而屬服裝設計、時尚設計的範疇。
就理論一點的角度來說,工業設計就是「為感性經驗賦形」,也就是說,我們設計出來的載體,通常會具有「實體」,也就是摸得到、看得到的。從這點來看,就有別於介面設計、遊戲設計、動畫設計等,屬於軟體的範疇。
總結來說,身為工業設計師,就是透過資料蒐集、用戶分析、市場需求及流行趨勢,進而設計出可被「工業化生產」的產品。
在說明工業設計的工作內容以前,先建立「工業化生產製造的過程」為佳,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而工業設計師的任務,主要會在第2及第3階段之間,也就是根據相關客戶需求及各種不同的限制,賦予產品的形象,並透過多次的提案及修正,找到一個最佳方案。並在確定初步形象後,繼續將產品進行深化的發展,在與不同部門間的討論及修正後,將產品修飾到最具生產可行性的狀態。而對於設計師來說,一直到產品進入到量產階段,心中的那塊大石頭才能真的放下。(因為在產品量產之前,設計師都要不斷的關注產品的情況,有任何問題都要去設法解決,即便有些測試、檢驗的工作並不一定直接由設計師進行,但設計師也仍需要負起監督與提出改善建議的人員之一)
從這些環節來看,工業設計師的責任相當重大,因為前端關於產品的研發與開發,若有任何的閃失或問題,都會影響到後續一連串的發展,對於一家公司的影響也相當大。也就是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設計師的個人特質需要的是非常細心與嚴謹的,有別於刻板印象中可能比較狂放或是感性的。因此就像上面提及的,工業設計師比較像是工程師,而不是藝術家、創作者的身分,當然,這與產品類別、企業文化的不同都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且值得一提的是,在透過這個生產的不同環節來看,也能知道設計師也需要有足夠的溝通及部門間合作的能力的。
更多工業設計系畢業後就業的相關內容,可以參考「讀工業設計系之後可以從事什麼工作?」這篇文章,裡面會有更具體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