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讀工業設計系可能面臨的七大問題(上)的這篇文章,本篇文章將繼續討論上篇未討論的三個問題:造型設計是誰說了算、設計溝通的新興疾病、到底什麼是設計。此系列文章是希望對於同樣迷惘的人,或有考慮就讀工業設計系的學弟妹,透過此經驗分享,能夠產生對於工業設計系的不同觀點,期待對你們的求學之路會有所幫助。
誠如之前文章提過,工業設計有個工作就是「為感性經驗賦形」,這句話可以理解成,工業設計師要去創造一個形式或形象,使得消費者及使用者能夠獲得某種經驗,而使其內心誘發出特定的感覺。而這件事情在產品上通常指的就是「造型設計」。造型,作為產品與客戶第一時間接觸的表象,我們勢必不可能輕忽它的重要性。因此,造型設計在大部分的設計課程中都會被當作非常核心環節之一。
工業設計系學生在學習設計的過程中,會透過無數張草圖來磨練自身的造型能力。那麼在發展出來諸多的形態中,其中造型好壞、優劣的定義又該如何拿捏呢?對於初學工業設計的學生來說,通常是依循教授的教導及建議,並學著建立「如何評斷造型優劣的各項標準」,但隨著造型能力提升,卻也還是常常遇到造型意見分歧的情況,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誠如第一段提到的,工業設計是「為感性經驗賦形」,它就是在傳遞某種情感,而情感本身就是人由去感知,那就像各種感受,它很可能會因人而異。因此,面臨造型設計選擇難題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因為它與「感覺」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進行判斷的時候通常是基於「主觀的」。但如果這樣說的話,就沒有對錯了嗎?既然是出於主觀判斷,是不是就只要「我覺得可以就可以」了呢?還是只能透過問卷、投票的方式,而找到「相對多數的選擇」即為較正確的選擇呢?如此豈不是顯得這個過程會變得太複雜且不切實際呢?
從設計脈絡來看,這時候或許就可以透過相關資料來佐證,像是透過競品、市場及用戶的分析等,並表明是基於什麼緣由而要選用其造型。除此之外,單就「形體上」造型的發展目標來看,則大致上也有以下兩種具有「客觀性」的方向,分別為幾何造型以及自然造型:
造型設計中會傳遞出特定情感,因此它與感覺相關,在進行判斷的時候通常是基於「主觀的」感受,因而以「評價角度」的討論就較難以獲得有效結論。為了進一步去探討造型議題,則開始思考「在造型設計上如何達到客觀」的設計目標。從設計脈絡來看,即是應當建立在競品分析及顧客樣貌的基礎上去發揮;而從形體上來看,則有「幾何」及「自然」的兩種方向可以著力,前者透過數學的規律背書;後者則基於自然法則中的合目的性原則(大多是基於功能上的合目的性)。
也就是說,雖然造型設計的評斷常常基於主觀的認知,因而造成許多衝突,但其實可就設計脈絡,以及形體上的客觀性進行探討,希望透過這兩個方向客觀性的討論,使造型設計的討論不斷造成衝突的情況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要如何用最快速、準確的方式達到妥善的設計溝通呢?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建立起不同個體對於同一概念的客觀性認知呢?透過設計的溝通能夠引發思維上的改變嗎?這些對於設計溝通都是很重要的議題。在工業設計系的學習氛圍中,習慣性的把「視覺」傳達作為最核心的溝通方式。像是透過圖表、分析圖來彙整不同資訊,並以各類草圖來討論產品樣貌,最後,透過展覽、實體模型以實現設計溝通,時常被認為是最好傳達方式。
造成此問題的第一個原因是,工業設計受到視覺傳達設計學科概念的影響,同為設計相關科系,視傳能夠被獨立作為一門學科討論,就能看出「視覺」對於人的感知影響力有多重要;而另一個原因則是,設計教學現場主要透過一次次發表、簡報進行設計討論及修正,因此就受到「簡報形式」的侷限,必須以視覺、圖面化的溝通作為主要媒介,有時造成深度的論述及思維能力難以被表達出來。這就是所謂的「設計溝通的新興疾病」,忘記了其他形式的傳達方式,而一昧的想著要如何透過「視覺化」的方式進行設計溝通的病徵。
對此,個人則抱持部分反對的立場,主要基於以下三個理由:
所以要記得的是,你仍可以利用文字及語言或其他方式進行傳達。語言作為人類思維的基礎,它最直接能夠與我們的思維產生聯繫。也就是說,要記得在設計上除了視覺呈現的這條道路之外,透過文章、論述的方式來傳遞設計理念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它能夠直接刺激到人類的思維,所能夠呈現的概念及效果與視覺是不同的。因此千萬不要讀了設計系之後,就忘記語言能力也是作為人類溝通最基本的方式。做好的情況是,基於所想表達的概念,進而選擇最適當的溝通手段來呈現。就像藝術創作,也有分成文學、繪畫及立體作品等不同載體的選擇,而非單一。
學設計最後會面臨的終極問題是:「到底什麼是設計?」這個問題雖看似有些空泛,但它隱含了關於設計工作的幾個終極問題:(這裡所指的設計,是指「工業設計」)
「石器時代被原始人敲打出來的各種石頭算是一種設計嗎?小學生將各種文具組成一台小型戰鬥機算是設計嗎?」如果是,那麼我們就身處在一個無處不是設計的世界裡,而有很多所謂的「設計」都不是經由工業設計師進行設計,那麼為什麼還需要學工業設計呢?如果不是,似乎也說不太通,因為這兩個例子中,卻又能找到許多與工業設計學科相關的性質存在。
是否屬於設計領域的這個問題很重要的,因為這牽涉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問題,如果沒有相關規範,那麼如何進行標準化的學習?在此認知下,能夠建立一套標準去辨別「什麼是工業設計」就顯得相當重要,但以現今學習環境訓練出來的學生來看,可能無法回答出一套足夠周全的標準來區別。這是我認為教學上挺嚴重的其中一個缺失。
關於這方面的缺乏,就要靠學習工業設計的理論才能獲得解決,透過理論,就能夠建立起一套比較嚴謹的認知,並對領域內的各種內容有系統性的認識,並明白這工業設計的歷史發展。就會更容易去區別什麼是設計、什麼不是,在設計學習上也較能避免迷失方向。在設計的思維上,就能夠具備一定的原則基礎。
以工業設計來說,整個設計過程大概包含:需求發現與確立、問題深入與分析、產品定義及定位、設計概念提案、造型風格發展、模型製作等多個過程,且其中涵蓋了多種專業:資料收集、專業分析能力、創意與整合能力、美感與表達能力、工程與生產製造的專業等。
這就會對於學生造成學習上的困擾,尤其對於大學部的學生來說。因為在能力相對缺乏的同時,還要同時在諸多專業能力進行快速的學習,這般的學習任務目標太困難了,很容易使得學生迷失學習的方向。尤其一般對大學的印象在於學習專業知識時,對於「求真」的概念比較講究,但當基礎不足的情況想要求得正確的知識時,就會變得相當困難。在此情況,若不作出相對應的妥協,在執行設計實踐的練習時,將感到寸步難行。
這反映出設計學科一種獨特的「完形」性質,也就是說,它必須同時完善諸多的面向,才能夠體現出其價值,屬於「整合性」的學科。因此設計的重點就是要在兼顧各個面向的前提下發揮,這是必須被認知的事實。因此對諸多能力面向都有一定的敏感度及興趣的,才是適合就讀工業設計系的人選。
工業設計師所設計的產品,時常被認定都只有滿足客戶使用上的需求,並努力在消費市場中獲得青睞,似乎成為設計師必然依循的規則。如此一來,設計師的工作,就只是一套制式化的生產過程,用以滿足市場需求及製造的框架,而變得十分侷限、僵化。此思維導致設計儼然完全失去其主動性,能夠做的工作內容都早已被決定了。難道設計師就只能做出滿足市場、滿足現狀的產品嗎?其實不是的,設計也可以成為改變社會的推動者,透過理念及理想進行設計,描繪出對於社會夢想的藍圖。
而其中的差異在於時常我們在認知工業設計領域的時候,常常著眼在一般工業社會下的某種現實的存在,仍是以一種實務性質的角度看待設計,服從於消費市場之下、服從於工業製造之下,也就是說,此種觀點使得設計成為一種附屬品,此時設計師的就處於在一種被動的角色。但其實設計師可以是獨立自主的,設計領域可以獨立於消費市場及工業之外,設計應當具有直接面對社會大眾的可能性,透過其專長進而做出對於改善社會的貢獻,得以實現平等、自由及正義等理想。也就是說,適當的將設計領域獨立看待是重要的,為工業服務的同時,仍然具有直接為社會及理想服務的可能性存在。
透過探討讀工業設計可能面臨的七個問題,進而反思關於工業設計在現今環境下的潛在議題,並透過此過程,漸漸將工業設計的部分內在特性加以介紹,進而有助於建立起對此科系的理解。
工業設計系屬於比較新興的學科,大約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也就造成它現今的先天限制:缺乏理論基礎,相對應的好處可能是相對於其他學科或許會更容易在歷史上留名(誰知道呢)。以及它屬於一門整合性的學科,將分析、創意及工程面都結合在一起,就導致它要求了較多元、多面向的能力及知識,且能夠應用的面向也十分廣闊。
基於工業設計學科的特徵,對教學環境就產生部分影響,大部分都反映在這兩篇文章當中。例如:缺乏理論基礎則造成學習上的混亂感、多元能力的學習目標也較容易讓學生不知所措,進而造成學習時缺乏成就感的回饋、或是導致出現過度投入的情況發生。還有因為教學上缺乏明確的學習架構而造成的部分問題。
這兩篇文章就是透過問題討論的方式來切入工業設計,所以將其比較負面的案例拿來討論,並不是想要詆毀此學科,只是透過正視目前所看到的諸多現象,提出討論並思考解決方法,希望對於身處在過去與我相同處境的人,也能夠找到一個適當切入點,讓這些過程成為一種學習的過程,而非阻礙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