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墜惡真相》:懸疑的日常生活怨念病理學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婚姻只是一場修行嗎?

看完這部電影,我怕台灣的結婚率跟生育率又要再降低了。

片中墜落而下的不只是一具軀體而已,更是一段關係。

正在寫這篇的同時,台灣恰好出現這樣的社會新聞報導:「女子昨晚疑因和先生酒後爭吵,氣憤下爬上住處大樓的十三樓頂……不慎墜落在……」(2024-03-04聯合新聞網)

法國電影情節跟台灣現實世界,竟是如此量子糾纏虛實難辨!


片名包含「解剖」這個字,意味著導演要態度冷靜地剖析,就像一位到達命案現場的檢察官,雖然看到血跡不免心跳加速,仍必須努力調勻呼吸,在腦海裡一步步庖丁解牛,帶領觀眾去建構並驗證這段家庭關係的各種真相。即使是足以令人熱血沸騰的法庭戲和連綿的對白,導演手法也是冷冽節制,不想賺取觀眾的一滴眼淚,不想用激情來淹沒觀眾的智性。

就像我印象中女主角桑德拉[1]沒甚麼掉淚一樣,其實這個處理更增添懸疑的氛圍。

可能也因為「解剖」這個字,讓我自己和許多醫師朋友都對本片超有興趣的,看完也沒失望。

婚姻關係,說到底難道真的只是一場「修行」?(此刻我想起同名台灣電影,真的是本土婚姻恐怖片。)


自戀與客體愛,是否可能達成平衡?

片中最讓我感到心驚的,是桑德拉跟先生塞謬爾在吵架過程中,兩個人抱怨對方的話語,是那麼的日常。它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台灣家庭裡,很像是:

「為什麼都是我要做菜、洗碗、洗衣?」

「為什麼學校親師座談都是我要去?」

「為什麼家用的錢都是我在出?」

「為什麼都是我在照顧小貓、換貓砂、給飼料?」

這類對白聽起來不是很熟悉嗎?夫妻其中一方抱怨為了家庭自己做出重大犧牲,成就了另一方。那是一種不公平的心情。就算不是夫妻,伴侶之間也可能出現這種爭論,而且這是跨文化的現象。

佛洛伊德有本名著叫《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他分析口誤、筆誤、忘記名字等,都有其潛意識意涵;《墜惡真相》中夫妻互罵脫口而出的話語,當然也和那些遭壓抑在意識層之下的諸多感受相關,堪稱日常生活的怨念病理學!

如果怨念代表恨意,愛意是從何時起銷聲匿跡呢?

一張張倆人帶著笑容的輕鬆居家照片,是愛--或者說對客體的愛--確實曾經存在的遺跡。

佛洛伊德假設,投注在客體愛的能量(他稱之為原欲或力比多libido)愈多,投注在自身的能量(也就是自戀)就會愈少,因為原欲總量是一定的,是一種物理學分配的概念,而且朝向客體愛的方向是健康成熟的,自戀在他的論點裡幾近病態。但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不這麼認為,寇哈特(Kohut)的創見是自戀和客體愛各有各的發展途徑,自體的凝聚和鞏固(即他理論中的自戀)是人類心靈最重要的任務,順利發展的話就是健康的。

raw-image


雖然我同意寇哈特的觀點,也認為適度自戀是健康的表現,但《墜惡真相》呈現的情感細節讓我不禁懷疑,自戀與客體愛的關係,會不會終究還是衝突的而此消彼長?能量分配是否還是一個有效的概念?

同行相忌、文人相輕,特別在夫妻是同行的情況底下,衝突更加嚴重,無論是臨床工作或是新聞都有這樣的發現,兩個醫師、兩個律師、兩個演藝人員、兩個運動員、兩個音樂家,在本片是兩個作家,同業本就存有競爭的面向,即便雙方刻意壓抑迴避。我假設塞謬爾原本投入較多心力在工作上,他是在兒子丹尼爾的意外之後,因為罪惡感而變得較像是家庭主夫。然而專業成就畢竟是自戀很重要的養分之一,我要做自己!於是「為什麼你有很多時間可以寫作(然後成名),我卻要把屎把尿(當廢人)」這樣的疑問在心裡萌芽,像是一個癌細胞,每日每夜增生。

關於「做自己」這個議題,歡迎參閱我另一篇文章,談一部很棒的電影:


每個人的陳述都是真確的

在這部電影中,每一個人的陳述,在我聽來都是生動且真確的描繪,反映出某種精神現實(psychic reality)。

我覺得電影中檢察官被演得太過嚴厲無情了吧,那或許是桑德拉內心超我的向外投射,他的每一句指控,可能都敲中了桑德拉內心的真正痛點。

塞謬爾的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這個角色相當值得商榷,他出庭應訊的姿態不免變成「代個案出征」,雖然他的本意或許並非如此。比如他說塞謬爾「被(桑德拉)閹割了」,意謂著桑德拉是無比強勢、帶有陽具的女性(phallic woman),塞謬爾則是小男人真命苦。做為精神科醫師與心理治療師,我們總是努力貼近個案受苦的感受、不斷同理或神入,也必然會產生認同的作用。但我們必須重複提醒自己,這終究只是某一個版本的精神現實。

在這裡桑德拉的答辯相當有說服力,她意思是「如果庭上傳喚我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各位可能會聽見完全不同的故事……」她也表示被錄音的爭吵片段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像是一刀橫切的斷面,絕非生活的全貌。這個論點我再同意不過,精神分析治療之所以需要長期,就是要建立一種縱向跨時間維度的理解深度。如果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把精神現實直接理解為就等於外在現實,簡直是輕舉妄動的災難!

 

自戀對關係的破壞性

在婚姻中塞謬爾壓抑自己的怨念與恨意,眼看著太太愈來愈成功,他出現焦慮與憂鬱,開始看精神科並接受治療。

那是一種自戀的傷害,其程度或許在不同時間點有高低起伏,起初他尚可壓抑伴隨的情緒,但過了某個轉折點之後急速墜落,變成對桑德拉的忿恨,自戀展現其破壞性,例如他開始認為桑德拉剽竊自己的某一個創意,其內在藉由貶抑太太的成功是因為「偷我的點子」以獲取自尊。

匈牙利裔英國精神分析師麥可巴林特醫師(Michael Balint)認為恨是對依賴的否認,它可以說是衍生自挫折的愛,但恨意在成長中有其用途,它設下了屏障,讓人們不要退行到客體愛的原始型態;當個體愈成熟,他對這個屏障的需求就會減少,對恨的需求也會減少。巴林特這麼說:「恨可以用來衡量客體和主體之間的不平等;當這個不平等愈小,主體愈成熟,他對恨的需求也會減少。」[2]問題在於不平等的感覺是主觀的,人的心智在巨大壓力下又容易陷入不成熟的狀態,企圖用自己不平等的感受要求對方改變,套用今日的術語來講,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Michael Balint 麥可巴林特

Michael Balint 麥可巴林特


這樣子有解嗎?

成熟的愛奠基於相互性,兩人彼此要做合作的夥伴,但某些時刻我們對愛的想像卻滑回原始的愛,期待自己像是小嬰兒般,可以向對方予取予求,是不用感謝也不用考量對方的「無情之愛」。要在混淆當中去清楚區辨常常不容易,很像桑德拉所面對的語言使用的困境,母語是德文,住在說法語的阿爾卑斯山區,但她對法文又不夠熟捻,想要仔細說明時不得不改採英文,真的是一種「口舌的混淆」[3]啊。成人想要表達愛與被愛的需求,說不定比桑德拉的語言使用還更困難、更複雜!

雖然我不是伴侶諮商、家庭治療的專家,但我確信夫妻溝通如果能夠學會好好聆聽、好好說話,採取協商的姿態,衝突是有可能化解並達成妥協的。只是用說得容易,要實踐真的不簡單。

一、聆聽的一方:

抱著幫助對方減輕痛苦的目的去聆聽時,便不會陷入批判,或者難免還是有批判,但我們不會執著它,底下一行禪師的話語是最佳的示範:

「我知道你現在心裡不太快樂。過去我不了解你的感受,才會做出讓你更痛苦的反應,而那也讓我更加痛苦。我未能幫助你解決問題,我憤怒的反應還讓情況惡化。我無意讓你痛苦。都是因為我不了解你的痛苦,也不了解自己的痛苦……我現在比較了解自己難過的感受,我也想了解你的感受……請幫助我了解。」[4]如果桑德拉這樣子回應,塞謬爾應該就會氣消了吧。

二、說話的一方:

善用「我句型」來表達,主軸是開頭先分享「我的感受」的一種表達方式,較不會帶來攻擊、責備或批評的感覺,例如:「客戶待會兒就要來了,我還有好多事要忙,我擔心事情做不完,你可不可以幫幫我呢?」公式就是先講情境(當......的時候)+陳述自己感受(我覺得......)+陳述引發情緒的理由或提出請求。

同樣情形下相對的「你句型」表達就會像是:「你為什麼不幫我,你要讓我累死呀!我都快忙死了。」用「你」開場的說話者彷彿豎起食指大聲指著對方開罵,帶來的感覺完全負面。

 

結語

精神分析治療師會滿足於《墜惡真相》裡細緻的敘事建構嗎?

當然還不能。分析工作者還會想知道桑德拉和塞謬爾在原生家庭的成長過程,父母的教養態度,與手足的相處,在家庭和學校有否遭逢過創傷,還有夢境的探索……等等無法窮盡的細節。精神分析的理解絕不會畫地自限、圍繞在某一特定事件上打轉,治療現場移情與反移情的觀察體會更是不可或缺的素材。

本片還有更多內容值得細究,例如桑德拉的性傾向對婚姻的影響。電影一開場她和女學生的交談泛著一絲興奮和歡愉,加上酒精帶來的微醺,但樓上傳來震耳欲聾的音樂聲,做為觀眾的我強烈感到一種「有些地方好像不對了」且即將迸裂的預期性焦慮,要繼續看下去才可以漸漸理解。丹尼爾餵狗吃藥的一幕,也讓我十分困惑,或許這個行為和他彈奏的琴音,都洩漏出某種攻擊性。人們總在有意無意間傷害另一個生命,即使面對的是常伴自己的愛犬,或者是愛人。

raw-image

有一點讓我感到至為悲哀,桑德拉因為在法庭上必須自保,不能說出會讓自己被懷疑的任何陳述。她必須在世人面前顯得無辜,因此她的罪惡感以及哀悼,都沒有好好表達的機會。男孩丹尼爾也可能會自責,因為自己受傷,害得爸媽之間不愉快,而且自己成為父母生活的重擔,他通常的因應是迴避,去雪地裡散步,但現在父親突然死了……弱視的他要揹負沉重的罪惡感,讓我想起弒父而刺瞎雙目的伊底帕斯王。

好友看完聯想到《婚姻故事》,我則是想到小時候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星夢淚痕》,大抵都是婚姻出現裂痕的故事。婚姻確實有的部分像是修行,或是造物主給我們的考驗,但正如電影中桑德拉所說,那真的不是全部,一定也有快樂滿足的部分。假使覺得這個考驗你再也難以吞忍,分開也是一個人生選擇。然而無論是結婚、同居、獨自過活、有小孩沒小孩,我相信都是有苦有樂、愛恨交織的。

這才是人生的真相,而真相從來就不會是一齣偶像劇。

 

[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導演潔絲汀楚特Justine Triet,2023年,法國,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和狗狗金棕櫚獎(這是甚麼啊啊)。]

 



[1] 女主角演員本名就是桑德拉Sandra Hüller,她也是另一部2023年影展電影《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的女主角,飾演奧斯維辛集中營納粹指揮官夫人。

[2] Balint, M. (1952). On love and hat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3, 355–362.

[3] 我從費倫齊最知名的1933年論文標題借用此名詞。Ferenczi, S. (1949) Confusion of the Tongues Between the Adults and the Child—(The Language of Tenderness and of Pa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0:225-230.英譯者即為巴林醫師。

[4] 一行禪師: 諦聽與愛語,賴隆彥譯,商周出版,2014年。

 

內容總結
墜惡真相
5
/5
101會員
33Content count
日暮途遠,步履向前。影像、戲劇、搖滾、精神分析,永恆的糾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P夢拓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5/5蒼鷺與少年
看完電影《怪物》後,心裡出現一種未完成的牽掛感,使得我很想重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儘管兩片相差近二十年,但都在描述約莫小五小六年紀的男孩,如何面對大人世界的難題。在《怪物》中,湊跟依里可能認為學校師生和家長都不會理解和接受他們之間的感情,或將招致更多嘲笑、輕蔑或霸凌,於是只能甚麼都不說。
獲金鐘獎多項提名、Netflix台劇《她和她的她》對性暴力心理創傷的刻畫相當有誠意與細膩,用心描繪出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許多特徵,本文以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角度深入探討,包括解離的概念,呼應目前me too的社會浪潮。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宛如浮現於世界邊緣的小島,景觀沉靜優美,居民生活簡單、步調緩慢,島上飄著悠揚的小提琴樂聲,但在日昇日落之間,搬演的故事卻摻雜著血淋淋的殘酷。一想到滲血斷指扔向大門,我實在很難認為本片叫做喜劇。對我來說,《伊尼舍林的女妖》是一則關於善惡辯證、關係衝突與和解的寓言,其旨趣毫不受限於1923年的愛爾蘭。
「明明是一個那麼溫柔、對他人完全不具攻擊性的好男人,到頭來為什麼活得如此吃力、如此痛苦?」 散場後我頭腦想著上面這道無解的問題。把重點放在「肥胖恐懼」或「肥胖羞辱」是一種觀看方式,也有評論者認為宗教力量毒害人心。但我想的是,當罪惡感是如此沉重,像一隻鯨魚一樣龐大,要如何獲得救贖呢?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5/5蒼鷺與少年
看完電影《怪物》後,心裡出現一種未完成的牽掛感,使得我很想重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儘管兩片相差近二十年,但都在描述約莫小五小六年紀的男孩,如何面對大人世界的難題。在《怪物》中,湊跟依里可能認為學校師生和家長都不會理解和接受他們之間的感情,或將招致更多嘲笑、輕蔑或霸凌,於是只能甚麼都不說。
獲金鐘獎多項提名、Netflix台劇《她和她的她》對性暴力心理創傷的刻畫相當有誠意與細膩,用心描繪出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許多特徵,本文以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角度深入探討,包括解離的概念,呼應目前me too的社會浪潮。
生日快樂,佛洛伊德教授! 5月6日是精神分析創建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醫師的生日。他不只是一位維也納開業醫師、歷史上首位精神分析師,更是一位思想家和得獎作家。他深深地形塑了西方民眾思考他們自身、心理及社會關係的方式,而且他的理論已滲透至文學、美學、文化藝術等領域,因而生生不息。
宛如浮現於世界邊緣的小島,景觀沉靜優美,居民生活簡單、步調緩慢,島上飄著悠揚的小提琴樂聲,但在日昇日落之間,搬演的故事卻摻雜著血淋淋的殘酷。一想到滲血斷指扔向大門,我實在很難認為本片叫做喜劇。對我來說,《伊尼舍林的女妖》是一則關於善惡辯證、關係衝突與和解的寓言,其旨趣毫不受限於1923年的愛爾蘭。
「明明是一個那麼溫柔、對他人完全不具攻擊性的好男人,到頭來為什麼活得如此吃力、如此痛苦?」 散場後我頭腦想著上面這道無解的問題。把重點放在「肥胖恐懼」或「肥胖羞辱」是一種觀看方式,也有評論者認為宗教力量毒害人心。但我想的是,當罪惡感是如此沉重,像一隻鯨魚一樣龐大,要如何獲得救贖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Thumbnail
一個神祕的墜樓事件,桑德拉被懷疑是殺死丈夫的嫌疑犯,而丈夫的墜樓做了各種科學的解析,鬧上法庭是認定為他殺。桑德拉與11歲眼盲兒子被迫告上法庭,隨著兩個人的口述,還有法官的逼問,夫妻的醜陋紛爭被迫上了媒體的檯面,受盡了大家的檢視。可是真相卻越來越離奇,越來越朦朧,人性邪惡面也越來越顯著。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就像《墜下的對證》所呈現那般,或許我們對他人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也只是一種盲目的相信罷了。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Thumbnail
《墜惡真相》雖屬推理電影,但並非聚焦於「誰是凶手」,而是透過事件重演和數次開庭,讓觀眾拼湊案發「過程」的拼圖,釐清事件的真相。本片以兩個主場景—家和法院拍攝,成功透過演員不俗的演技和交互詰問的對手戲讓觀眾痴迷。
Thumbnail
在下筆書寫《墜惡真相》之時,筆者同時在進行一場實驗。假若我也反覆聽著電影中丈夫死前播放的歌曲,那首被檢察官視為「厭女版本的《PIMP》」,我能否「習慣」置身在這壓迫感極強的氛圍當中?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當我看著女主角珊卓面對未現身的丈夫「強行介入」第一場訪談戲時,即使她意識到歌曲不會停歇,她仍能
Thumbnail
有些電影人,像公主一樣,花國家的錢,在坎城吃香喝辣。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內閣會議發言
Thumbnail
《墜惡真相》為潔絲汀楚特執導的法國電影,於今年坎城影展奪得金棕櫚獎!本片類型從懸疑一路擴展到法庭,看似聚焦於緝兇,實則討論婚姻本相、真相本質。
Thumbnail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專注爬梳蘇維埃社會的集體傷痕,所謂赤色烏托邦的故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Thumbnail
一個神祕的墜樓事件,桑德拉被懷疑是殺死丈夫的嫌疑犯,而丈夫的墜樓做了各種科學的解析,鬧上法庭是認定為他殺。桑德拉與11歲眼盲兒子被迫告上法庭,隨著兩個人的口述,還有法官的逼問,夫妻的醜陋紛爭被迫上了媒體的檯面,受盡了大家的檢視。可是真相卻越來越離奇,越來越朦朧,人性邪惡面也越來越顯著。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就像《墜下的對證》所呈現那般,或許我們對他人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也只是一種盲目的相信罷了。
Thumbnail
於是在釐清關係人外層司法與科學如何看待一個死亡事件之後,進入到了就算解剖也無法得知的人類情感狀況。《墜惡真相》遊走在公眾的,帶有功能性價值判斷,與夫妻不為人知的相處狀況,敘事如同穿針引線在內(當事人與死者關係)外(法院證據判斷)穿梭。
Thumbnail
《墜惡真相》雖屬推理電影,但並非聚焦於「誰是凶手」,而是透過事件重演和數次開庭,讓觀眾拼湊案發「過程」的拼圖,釐清事件的真相。本片以兩個主場景—家和法院拍攝,成功透過演員不俗的演技和交互詰問的對手戲讓觀眾痴迷。
Thumbnail
在下筆書寫《墜惡真相》之時,筆者同時在進行一場實驗。假若我也反覆聽著電影中丈夫死前播放的歌曲,那首被檢察官視為「厭女版本的《PIMP》」,我能否「習慣」置身在這壓迫感極強的氛圍當中?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當我看著女主角珊卓面對未現身的丈夫「強行介入」第一場訪談戲時,即使她意識到歌曲不會停歇,她仍能
Thumbnail
有些電影人,像公主一樣,花國家的錢,在坎城吃香喝辣。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內閣會議發言
Thumbnail
《墜惡真相》為潔絲汀楚特執導的法國電影,於今年坎城影展奪得金棕櫚獎!本片類型從懸疑一路擴展到法庭,看似聚焦於緝兇,實則討論婚姻本相、真相本質。
Thumbnail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專注爬梳蘇維埃社會的集體傷痕,所謂赤色烏托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