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善終」有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重病癥的母親(她母親64歲即出現病癥,但卻靠己力和親情維持了有品質的生活長達19年),用她無意中讀到且極為認同的「斷食」方式,讓母親在她陪伴下於熟悉的自家床上過世。之後畢醫師寫了兩本有關「斷食善終」的書,並接受許多媒體的訪問,在節目中大力推廣此法,且已用此法幫助過數百家庭。此時爭論此法是非,我倒是有些奇怪,怎麼已經過了這麼久才來爭論?


為何要請求協助"善終"

為何會有數百家庭請求並接受畢醫師的幫助?理由雖然有些微差異,但我相信不忍心親人再受苦,希望助他們好好的離開應該是主要原因(否則你想想:畢醫師會協助他們嗎?)那為何會有爭論?從「被善終」三字大概也可理解:怕有病人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被親人強制斷掉飲食而含恨以終。我不否認有此可能,然而,你要如何預防或取證?何況今天報上也有檢察官提到此法明顯偏離刑法275條的「加工自殺罪」的構成要件(換言之,它不構成「加工自殺罪」),而是遊走在法律、道德間的灰色地帶。事實上爭議的最大節點是:病人的自主意願。


畢醫師的主張沒什麼問題

在沒有「安樂死」的情況下,我個人極力贊成以「斷食善終」來協助某些狀況的病患來完成"死亡"這個遲早必須面對的自然現象。事實上,如果你細閱醫師的主張,大概也較不會有這些爭議了(爭議不表示壞或差,可能只是擔心或在乎)。


那些人適合善終

畢醫師提到:那些人適合斷食善終(也是她協助的對象)

·      有決策能力,但罹患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無復原可能的患者;(例如阿茲海默症或漸凍症等)

·         重症末期患者

·         自然老衰的病人

·         插管癱瘓臥床,意識不清的患者。


親人會有的糾結

幫親人做此決定者,大概都會有下面三種糾結:

  • 倫理上的糾結:是否不孝?不給親人東西吃,好像在餓死他,是不是很殘忍?
  • 情感上的糾結:捨不得他走,又不忍看親人繼續痛苦
  • 法律上的糾結:這樣做合法嗎?有沒有違反什麼法律?


預先的準備

也因此,她希望所有長者都能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做好下列事項:

  • 預立醫療決定書:決定不要插管,不要額外的加工以延命等等
  • 跟家人事先溝通好
  • 錄影存證

 

家屬的做法

而就家屬來說:尊重當事者的決定,就是給予他最大的愛。有好的生活品質當然要繼續活,且要努力的、快樂的活下去;然而如若只剩痛苦或者不省人事,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只餘家人的辛苦照料,既不可能好轉,也沒有治癒可能時,尊重當事者事先的決定就是愛他。

而在病患沒有意識時,家屬可以跟醫師討論看看:怎麼做對病患最好?家屬照顧久了,知道不可能好轉,也知道患者的痛苦和煎熬(你知道嗎?即使已成植物人,然而在換鼻胃管時,你仍能看到病病患的皺眉和掙扎),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找畢醫師幫忙,乃因他們實在是束手無策了,他們不想再讓親人那樣痛苦,也不想再延長親人的痛苦了,可是他們卻找不到醫療系統的協助。(也可概見預立醫療決定書的重要了。)


結語

每一個人都有走到生命終點的一天,如果可以用自己選擇的方式離開,這是一種幸福;如果家人已經選擇了,就請用最愛他的方式來尊重他。死亡也告訴我們,在親人意識還清楚的時間裡,好好相處、相伴、相惜、相愛,好好珍惜彼此互相陪伴的日子,然後,再協助親人好好走完最後的人生旅程,這才是最重要的。你說是嗎?


註:

網路上打上"畢柳鶯"三字,即會出現畢醫師寫的書,以及她參加的諸多節目的視頻,有興趣者不妨參閱。

55會員
820Content count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孩子有問題,很可能源自養育者有問題   前言 梁旅珠家的狗狗四處搞破壞,到處去尿尿,怎麼打罵都沒用,後雖送到狗學校去住校受訓兩個月,學會了聽從”起立","坐下"等口令,然而,原先的破壞、尿尿等都依然如故,打罵也都失效。為解決此一棘手問題,她四處打聽、並請教,終於找到一名業界聞名的狗教練。她
孩子有問題,很可能源自養育者有問題 前言 人的成長比狗慢很多,習慣的養成也比狗要慢得多,因此透過狗的訓練或培養或可更快速的了解兒童的習慣養成究竟應如何進行?又有那些原則或做法需要注意?這是《梁旅珠教養書:教出錄取哈佛、史丹佛七大名校女兒的教養秘笈》一書的啟示,因為她在書中提及家中的狗的訓練狀況讓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
前言 協會舉開會員大會,會後聚餐,並送米兩斤,因此可以預期的參加者眾。雖都是球友,但多半並未深交,因此有位平常較熟絡的球友,就約了幾個較常對打,較為熟悉的球友湊成一桌,如此一來,也較不會因沒話聊而覺得尷尬,老實說,參加這種餐會,如非熟友,心裡也會有些排斥,既湊成桌了,也就欣然起行了。到了會場才發現
你不愛自己,別人要如何愛你? 前言 陌生人沒有什麼界線不界線,之所以要立界線一定是兩個有關係的個體,其中一方認為自己在關係中感到不舒服,因而想要有所改變了。而之所以不舒服,往往是為了贏得他方的喜歡或肯定,使自己受了委屈,並被自己察覺到了。(如果沒感到不舒服;或感到不舒服,但沒想到或者無意改變,那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孩子有問題,很可能源自養育者有問題   前言 梁旅珠家的狗狗四處搞破壞,到處去尿尿,怎麼打罵都沒用,後雖送到狗學校去住校受訓兩個月,學會了聽從”起立","坐下"等口令,然而,原先的破壞、尿尿等都依然如故,打罵也都失效。為解決此一棘手問題,她四處打聽、並請教,終於找到一名業界聞名的狗教練。她
孩子有問題,很可能源自養育者有問題 前言 人的成長比狗慢很多,習慣的養成也比狗要慢得多,因此透過狗的訓練或培養或可更快速的了解兒童的習慣養成究竟應如何進行?又有那些原則或做法需要注意?這是《梁旅珠教養書:教出錄取哈佛、史丹佛七大名校女兒的教養秘笈》一書的啟示,因為她在書中提及家中的狗的訓練狀況讓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
前言 協會舉開會員大會,會後聚餐,並送米兩斤,因此可以預期的參加者眾。雖都是球友,但多半並未深交,因此有位平常較熟絡的球友,就約了幾個較常對打,較為熟悉的球友湊成一桌,如此一來,也較不會因沒話聊而覺得尷尬,老實說,參加這種餐會,如非熟友,心裡也會有些排斥,既湊成桌了,也就欣然起行了。到了會場才發現
你不愛自己,別人要如何愛你? 前言 陌生人沒有什麼界線不界線,之所以要立界線一定是兩個有關係的個體,其中一方認為自己在關係中感到不舒服,因而想要有所改變了。而之所以不舒服,往往是為了贏得他方的喜歡或肯定,使自己受了委屈,並被自己察覺到了。(如果沒感到不舒服;或感到不舒服,但沒想到或者無意改變,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近年健康狀況亮紅燈,76歲的黃越綏長期受胃病所苦。但她直到65歲才第一次做健檢,讓醫生直呼:「怎麼現在才來?」樂觀豁達的她更宣布未來將採斷食善終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近年來,隨著善終觀念的推廣,愈來愈多人願意開誠佈公的討論死亡。但面對臨終,斷食、DNR和安樂死,哪一種是最理想的呢?
Thumbnail
一個標題超長的續集,說的是上一本斷食善終之後,更詳細的個案介紹、部分國家的狀況以及相關概念的澄清。這本書少了上一本書主要談母親斷食往生經歷的親屬情緒,多的是醫師專業、更細緻的步驟以及部分家屬的經驗集結。奶奶也到了高齡,身體各個器官開始退化,即便自己對這樣的死亡歷程並不反對排斥,但死亡這個禁忌話題,確
Thumbnail
死亡是個忌諱的話題,別人的死偶成統計數字之一,但至親之死,恐怕就不是這麼回事。即便是醫師,面對親人死亡,經常也是幾經掙扎。這是本醫師基於母親意願協助自然死的紀錄以及對於善終想法的闡釋,對比醫療死、安樂死等與死亡相關的詞彙,對自己的經歷以及選擇之一做清楚的交代。 隨著年紀漸長,紅包少了,開始包起白包。
Thumbnail
上兩代的爺爺奶奶曾說過,能夠在睡夢中過世是一種好命的象徵。而什麼才叫做活著?隨著醫療的進步,卻被痛苦的各項管子所禁錮,終究應該要面對的,斷食善終讓我看見一個完整且不一樣的選擇。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麥田出版 談談小時候因為害怕過胖被控制只能吃一碗飯的我,奶奶就疼
如果預判到生命的盡頭是無法自由活動的軀體,那麼在安樂死未合法的台灣,是否只能慢慢地依靠醫療器材,依靠他人,過著非自願的、沒有尊嚴的生活?
Thumbnail
作者畢醫師透過照顧母親採用斷食善終的方法,探討如何幫助重病者善終。 作者家族有小腦疾病遺傳家族史,因而使很多家族成員早夭或是痛苦自殺,因此當作者母親罹患這種疾病時,身為長女的她開始想該如何照顧自己的母親?
Thumbnail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 畢柳鶯醫師
Thumbnail
《斷食善終》是我近期所讀到,觸動最深的一本書。 若要說,我對死亡有什麼恐懼,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自己會怎樣死亡?而且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非常害怕自己最後是因為長期病痛,受盡折磨才死。看完這個故事,發現原來人是可以做不同選擇的,我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近年健康狀況亮紅燈,76歲的黃越綏長期受胃病所苦。但她直到65歲才第一次做健檢,讓醫生直呼:「怎麼現在才來?」樂觀豁達的她更宣布未來將採斷食善終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近年來,隨著善終觀念的推廣,愈來愈多人願意開誠佈公的討論死亡。但面對臨終,斷食、DNR和安樂死,哪一種是最理想的呢?
Thumbnail
一個標題超長的續集,說的是上一本斷食善終之後,更詳細的個案介紹、部分國家的狀況以及相關概念的澄清。這本書少了上一本書主要談母親斷食往生經歷的親屬情緒,多的是醫師專業、更細緻的步驟以及部分家屬的經驗集結。奶奶也到了高齡,身體各個器官開始退化,即便自己對這樣的死亡歷程並不反對排斥,但死亡這個禁忌話題,確
Thumbnail
死亡是個忌諱的話題,別人的死偶成統計數字之一,但至親之死,恐怕就不是這麼回事。即便是醫師,面對親人死亡,經常也是幾經掙扎。這是本醫師基於母親意願協助自然死的紀錄以及對於善終想法的闡釋,對比醫療死、安樂死等與死亡相關的詞彙,對自己的經歷以及選擇之一做清楚的交代。 隨著年紀漸長,紅包少了,開始包起白包。
Thumbnail
上兩代的爺爺奶奶曾說過,能夠在睡夢中過世是一種好命的象徵。而什麼才叫做活著?隨著醫療的進步,卻被痛苦的各項管子所禁錮,終究應該要面對的,斷食善終讓我看見一個完整且不一樣的選擇。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麥田出版 談談小時候因為害怕過胖被控制只能吃一碗飯的我,奶奶就疼
如果預判到生命的盡頭是無法自由活動的軀體,那麼在安樂死未合法的台灣,是否只能慢慢地依靠醫療器材,依靠他人,過著非自願的、沒有尊嚴的生活?
Thumbnail
作者畢醫師透過照顧母親採用斷食善終的方法,探討如何幫助重病者善終。 作者家族有小腦疾病遺傳家族史,因而使很多家族成員早夭或是痛苦自殺,因此當作者母親罹患這種疾病時,身為長女的她開始想該如何照顧自己的母親?
Thumbnail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 畢柳鶯醫師
Thumbnail
《斷食善終》是我近期所讀到,觸動最深的一本書。 若要說,我對死亡有什麼恐懼,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自己會怎樣死亡?而且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非常害怕自己最後是因為長期病痛,受盡折磨才死。看完這個故事,發現原來人是可以做不同選擇的,我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