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生涯中3個錯誤的選擇心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為博士生,你或許以為自己可以在學界與業界之間自由選擇。

但其實,真正決定你去向的,是你每天如何分配時間與精力。

學界與業界並不是你能簡單「選擇」的,它們在衡量你是否「適合」。


- 錯誤1 - 誤以為可以「選擇」學界或業界

很多人認為自己在畢業後能自由選擇要走向學術還是產業。但事實上,從你每天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開始,你的方向早已確定。學界和業界是根據你在PhD期間累積的能力來決定你「適合」的,而非你主觀上的選擇。


- 錯誤2 - 忽略「適合」與「選擇」的區別

當你的心理選擇與現實的適合性不一致時,挫折感會隨之而來。這並非運氣不好,而是因為你忽略了什麼樣的價值你能為組織提供。理解自己能做的事情、承擔的責任,才能更清晰地判斷自己到底適合哪一種環境。


- 錯誤3 - 未具體化組織的需求

學界與業界看似抽象,但實際上,它們各自的組織需求是具體的。你需要深入了解你想進入的組織,去與在這些組織中的人交流,明白他們覺得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具體化組織的需求,將幫助你做出更符合現實的決策。


你之後想到業界還是學界呢?

367會員
1.2KContent count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沒有具體的計畫安排: - 很多學生往往對於自己的學習進度抱有過於理想的期待,總覺得「今天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然而,現實卻是,如果沒有清楚的每日計畫,一整天可能在毫無方向的狀況下度過,時間很容易就消磨在滑手機、追劇、或是隨意上網查資料上。透過設定每日計畫,不僅可以有助於控制時間的分配,還
對許多碩博士生來說,研究的核心目標不僅是發表論文,更是創造真正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創新。然而,如何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商業模式,往往是研究生涯中的一大挑戰。日本作者吉田将英在他的著作《コンセプト・センス》中提出了一個8問框架,幫助我們系統性地分析新的商業概念,這對碩博士生在學術之外的創新實踐大有裨
我一直使用「自由寫作」來將讀到的資訊做篩選內化, 寫成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 就非常符合細谷功老師所描述的「知 = 事實+解釋」。 事實對應著我在閱讀過程中,從資訊源摘取下來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會因人而異,文字就是那樣,符合事實。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想申請博士班的學生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脫穎而出?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什麼樣的學生最有機會成為博士生。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具備潛力的學術研究者,這篇內容絕對對你有幫助。 根據我的經驗,挑選博士生的核心條件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特質: - 1. 有自己的想法:在學術研究中,僅僅接受
1. 把每日的寫作當成「數量輸出」而不是「品質提升」: - 許多研究生會給自己訂下每天要完成多少字數的目標,導致過度關注寫作的「量」而忽略了內容的深度與精準度。他們可能因為急於達成每天的字數目標,而忽略了學術寫作應該具備的反思與批判性思維。事實上,真正有價值的學術寫作應該著重於觀點的細膩推演
1. 沒有具體的計畫安排: - 很多學生往往對於自己的學習進度抱有過於理想的期待,總覺得「今天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然而,現實卻是,如果沒有清楚的每日計畫,一整天可能在毫無方向的狀況下度過,時間很容易就消磨在滑手機、追劇、或是隨意上網查資料上。透過設定每日計畫,不僅可以有助於控制時間的分配,還
對許多碩博士生來說,研究的核心目標不僅是發表論文,更是創造真正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創新。然而,如何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商業模式,往往是研究生涯中的一大挑戰。日本作者吉田将英在他的著作《コンセプト・センス》中提出了一個8問框架,幫助我們系統性地分析新的商業概念,這對碩博士生在學術之外的創新實踐大有裨
我一直使用「自由寫作」來將讀到的資訊做篩選內化, 寫成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 就非常符合細谷功老師所描述的「知 = 事實+解釋」。 事實對應著我在閱讀過程中,從資訊源摘取下來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會因人而異,文字就是那樣,符合事實。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想申請博士班的學生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脫穎而出?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什麼樣的學生最有機會成為博士生。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具備潛力的學術研究者,這篇內容絕對對你有幫助。 根據我的經驗,挑選博士生的核心條件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特質: - 1. 有自己的想法:在學術研究中,僅僅接受
1. 把每日的寫作當成「數量輸出」而不是「品質提升」: - 許多研究生會給自己訂下每天要完成多少字數的目標,導致過度關注寫作的「量」而忽略了內容的深度與精準度。他們可能因為急於達成每天的字數目標,而忽略了學術寫作應該具備的反思與批判性思維。事實上,真正有價值的學術寫作應該著重於觀點的細膩推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大學生活就像一場精彩的冒險,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未來的方向。從認清自己想要什麼,到建立豐富的人脈,再到善用校內資源與自主學習,大學的每一步都將成為你成長的基石。無論你想要成為學霸、社交達人,還是追求真正的興趣,最終的選擇與行動都是由你主控。所以,勇敢去追尋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享受大學帶來的自由與挑戰吧!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的這個問題,是許多台灣年輕人在求學路上的一個重要選擇。這是一道彷彿站在十字路口的選擇題,無論你往哪個方向走,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和挑戰。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看看如何找到最適合你的答案。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大學生活就像一場精彩的冒險,你的選擇將決定你未來的方向。從認清自己想要什麼,到建立豐富的人脈,再到善用校內資源與自主學習,大學的每一步都將成為你成長的基石。無論你想要成為學霸、社交達人,還是追求真正的興趣,最終的選擇與行動都是由你主控。所以,勇敢去追尋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享受大學帶來的自由與挑戰吧!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的這個問題,是許多台灣年輕人在求學路上的一個重要選擇。這是一道彷彿站在十字路口的選擇題,無論你往哪個方向走,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和挑戰。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看看如何找到最適合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