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構。
2. 固守傳統研究方向:
- 我們實驗室雖然處於統計與資料科學系,但自從我2018年加入後,逐漸不做那些傳統統計學的方向與題目,而是緊跟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生成式AI等主題。這些新主題需要的理論工具及思考範圍與我在數學系統計系的訓練大不相同,產生了很大的文化衝擊。當時有豐富數學工具的我,突然面對需要全新學習的領域,這種轉變讓我一度感到迷茫和挑戰。
3. 滯留在舒適區內:
- 在台灣時,對教授的印象幾乎就是一套拳打到老。我也以為只要把一套拳打好,當上教授,一套拳打到老。但實際上,這都是在自己的舒適區內,練一個人的奇幻劍術。掌握理論工具的人都知道,做研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問題做深入一點,把解答做精緻一點,手腳快就能出一篇文章。然而,這樣的研究方法其實是在自己的舒適區內進行,缺乏創新和挑戰,長期下來會導致學術退化,甚至數學系統計學系可能會逐漸成為以教學為主的系,未來可能被AI取代,變成文學院的一部分,成為人類古文明欣賞研究的一支。
你在學術生涯規劃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