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雞小姐的宇宙養成實驗室
avatar-avatar
油雞小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常常會在文章裡提到這兩個單字,提多了之後,對部分讀者就產生了疑問:

「轉換思考法」和「換框思考」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

轉換思考法的第一個倡導者是誰我不清楚,我是從Abraham Hicks那裡學到這個方法的運用。


而換框思考的源頭是NLP換框法(reframing)。


NLP的全名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是《神經語言規劃》,這是個以大腦(神經)、語言、行為(程式)這三方面去分析人類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研究人類主觀經驗是如何運作,進而發展出與自我成長、人際溝通相關的一套模型,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套可以進行自我幫助的技巧或方法。

(之前在這篇有提過)


昨天上架的新文章(財富自由完結篇)看了嗎?


裡面有一段提到,女主角很不喜歡公司的主管,超想離職的!但是礙於在金錢方面的匱乏,加上目前確實也是需要有這筆工作收入,導致她不敢輕易離職,只能繼續忍耐著上班。


在這種情況之下,她就可以:


1- 運用轉換思考法,化悲憤為力量,將本來聚在匱乏的聚焦,轉換成:

“我不離職不是怕沒錢喔,而是要先弄死XXX(主管名),沒先把她弄死我不走!“


或是,她也可以:(這個在昨天的文章裡沒舉例)


2- 運用換框思考,換一個角度看事情,把思考從負面轉到正面:

“雖然主管很賤,但是她某種程度也是在訓練我的修養和耐性,我脾氣變得越來越好了呢~”


轉換思考和換框思考,都是在轉移聚焦,把負面聚焦轉移走,讓自己的情緒和思考不會一直關注在那些不爽的事情上。但是這兩者,以「目的」來說,是不同的。


轉換思考法,其實是在藉由潛意識的特性來玩點小手段。運用轉換思考,來“矇騙式”地改變我們的目標(what),讓潛意識以為我們現在的目標(what)就是要弄死那個主管。


這時因為我的聚焦被轉移了,從「好煩喔真的很不想上班但是沒有錢不敢離職」轉移到「我沒弄死那個賤女人絕不走我一定要看著她完蛋」,所以我的目標自然也會跟著轉移。這時候我的潛意識就會開始重新幫我整理系統裡的資料,開始釋放一些可以弄死那女人的相關訊息回來給我。


然而,換框思考不是。換框思考是在幫助&訓練我要「去看好的那一面」。


我一樣討厭這個賤女人,我一樣很想離職,但是因為現在離不了嘛,所以我要轉念去看到這個工作、或這賤女人的「好的那一面」,讓我不會在這個公司待得這麼痛苦。當我不再感覺痛苦的時候,我就不是聚焦在匱乏上了。我的目標(what)還是想離職喔,但是在可以離職或是敢離職的那一天來臨之前,我也不會再繼續因為討厭那個賤女人而製造更多匱乏。


這樣懂兩者的不同了嗎?


這兩個方法都好用,我個人很常用,有時候是單一使用,有時候是混搭著用。


我要另外提醒的是:


以上面那位女主角來說,她運用轉換思考法把目標(what)轉移到弄死主管上面以後,可能在她的生活中會開始產生一些所謂的“顯化效應“,比如說主管越來越賤,她被氣得更瘋…之類的。


那由於這位女主角是我的好朋友,我也知道她主管是誰,心裡栽栽那個主管能賤的程度到哪邊,所以我不會阻止朋友用這樣的殘暴的語句來轉換思考,因為主管再怎麼賤,我朋友都能承受的。


意思是,如果你使用轉換思考法,要慎選你要矇騙轉移的那個目標(what),要確定是你可以承受的才使用喔!


晚安👋🏻

深邃月光-avatar-img
深邃月光和其他 1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油雞小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常常會在文章裡提到這兩個單字,提多了之後,對部分讀者就產生了疑問:

「轉換思考法」和「換框思考」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

轉換思考法的第一個倡導者是誰我不清楚,我是從Abraham Hicks那裡學到這個方法的運用。


而換框思考的源頭是NLP換框法(reframing)。


NLP的全名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是《神經語言規劃》,這是個以大腦(神經)、語言、行為(程式)這三方面去分析人類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研究人類主觀經驗是如何運作,進而發展出與自我成長、人際溝通相關的一套模型,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套可以進行自我幫助的技巧或方法。

(之前在這篇有提過)


昨天上架的新文章(財富自由完結篇)看了嗎?


裡面有一段提到,女主角很不喜歡公司的主管,超想離職的!但是礙於在金錢方面的匱乏,加上目前確實也是需要有這筆工作收入,導致她不敢輕易離職,只能繼續忍耐著上班。


在這種情況之下,她就可以:


1- 運用轉換思考法,化悲憤為力量,將本來聚在匱乏的聚焦,轉換成:

“我不離職不是怕沒錢喔,而是要先弄死XXX(主管名),沒先把她弄死我不走!“


或是,她也可以:(這個在昨天的文章裡沒舉例)


2- 運用換框思考,換一個角度看事情,把思考從負面轉到正面:

“雖然主管很賤,但是她某種程度也是在訓練我的修養和耐性,我脾氣變得越來越好了呢~”


轉換思考和換框思考,都是在轉移聚焦,把負面聚焦轉移走,讓自己的情緒和思考不會一直關注在那些不爽的事情上。但是這兩者,以「目的」來說,是不同的。


轉換思考法,其實是在藉由潛意識的特性來玩點小手段。運用轉換思考,來“矇騙式”地改變我們的目標(what),讓潛意識以為我們現在的目標(what)就是要弄死那個主管。


這時因為我的聚焦被轉移了,從「好煩喔真的很不想上班但是沒有錢不敢離職」轉移到「我沒弄死那個賤女人絕不走我一定要看著她完蛋」,所以我的目標自然也會跟著轉移。這時候我的潛意識就會開始重新幫我整理系統裡的資料,開始釋放一些可以弄死那女人的相關訊息回來給我。


然而,換框思考不是。換框思考是在幫助&訓練我要「去看好的那一面」。


我一樣討厭這個賤女人,我一樣很想離職,但是因為現在離不了嘛,所以我要轉念去看到這個工作、或這賤女人的「好的那一面」,讓我不會在這個公司待得這麼痛苦。當我不再感覺痛苦的時候,我就不是聚焦在匱乏上了。我的目標(what)還是想離職喔,但是在可以離職或是敢離職的那一天來臨之前,我也不會再繼續因為討厭那個賤女人而製造更多匱乏。


這樣懂兩者的不同了嗎?


這兩個方法都好用,我個人很常用,有時候是單一使用,有時候是混搭著用。


我要另外提醒的是:


以上面那位女主角來說,她運用轉換思考法把目標(what)轉移到弄死主管上面以後,可能在她的生活中會開始產生一些所謂的“顯化效應“,比如說主管越來越賤,她被氣得更瘋…之類的。


那由於這位女主角是我的好朋友,我也知道她主管是誰,心裡栽栽那個主管能賤的程度到哪邊,所以我不會阻止朋友用這樣的殘暴的語句來轉換思考,因為主管再怎麼賤,我朋友都能承受的。


意思是,如果你使用轉換思考法,要慎選你要矇騙轉移的那個目標(what),要確定是你可以承受的才使用喔!


晚安👋🏻

深邃月光-avatar-img
深邃月光和其他 1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