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呼吸的下一個部份來說說「說話呼吸」。

說話就沒有平靜呼吸這麼輕鬆愉快(?)了。比起平靜呼吸,肌肉幾乎不需要收縮,說話呼吸參與作用的肌肉就多得多了。

上次說到神秘的肺充氣到肺活量38%是最放鬆的時候,平常呼吸大概在50%到38%之間來回,但是說話會需要更有效率、更大量的使用空氣,因此,如果要最輕鬆的說話,我們會使用肺活量38%-60%之間,然後,音量適中就好,不要太大。

說話時,吸氣與呼氣的時間佔比是1:9,我們用很短的時間吸氣,用滿長的時間吐氣,這短短的吸氣時間,我們要吸進比平常呼吸時更多的氣體(用到吸氣儲備容積),然後慢慢吐出來(說話用),到了那個最放鬆的38%時間點,如果可以,就換氣;如果不行,就會繼續吐氣,用呼氣儲備容積說話。

此時我們的肌肉在幹嘛呢?

吸氣的時候橫膈膜收縮下降,外肋間肌收縮使胸廓向上向前,同時因為要吸到吸氣儲備容積,頸部及胸部的肌肉(諸如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胸小肌,甚至背後的豎脊肌等)都會幫助吸氣。等到我們準備好要吐氣說話時,原本收縮的外肋間肌和橫膈膜會慢慢放鬆(意思是仍然在收縮,只是收縮程度越來越小),好讓肺部空氣慢慢流出—如果外肋間肌、橫膈膜一下就放鬆的話,那剛剛吸進的氣體就會像放手的氣球一樣,「咻~」就沒了,那就說不出話來了—當外肋間肌及橫膈膜完全放鬆時,此刻肺裡的氣體大約來到肺活量38%左右,如果可以換氣就會吸氣,如果還沒辦法換氣,此刻換內肋間肌收縮,把胸廓向內向下壓,接著我們的腹肌也會接手向內收縮,把腹部內臟向內向上推,藉以把橫膈膜向上擠,然後我們就可以呼出更多的氣體。

等到內肋間肌跟腹肌都縮到不能再縮、推到不能再推,我們差不多已經吐到呼氣儲備容積的終點,一定得要換氣了,這時候你一放鬆,空氣會自然流入現在體積很小、肺大概只充氣10%的肺裡頭,直到充氣達到38%那個點,然後我們又會再次靠肌肉收縮,抬高胸廓而多吸進空氣。罷特,罷特那個罷特,雖然人是可以吐到呼氣儲備容積結束再吸氣,但這樣的話,

你、會、很、喘!

不信可以試試看,吐氣吐到底,然後吸氣,再吐氣吐到底,再吸氣。這樣的呼吸循環應該是不太舒服吧?!

所以說話比較省力的方式,是用腹肌協助擠壓(因為腹肌比胸部肌肉大而有力,這樣比較省力),但是不要吐到底,差不多吐到一半就換氣,會比較舒服喔~

這也是為什麼通常說話、唱歌,都會強調腹式呼吸的原因。不是真的把氣吸到丹田,只是用腹肌幫忙呼氣。

啊~順帶一提,唱歌是一門更高深的技術,因為在呼吸跟發聲上,都比說話要更困難且精細。

但至於發聲,就再等下一次吧!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