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說開了,自然就好了。但有些話,一旦說開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好好說話的前提,是要先了解你想要溝通的人的性格,而不是用同一種溝通方式去面對各種不一樣的人。

面對陌生人的溝通,要先觀察,慢慢了解對方的性格之後再循序漸進的調整溝通方式。

面對親密的朋友或家人的溝通,更是不要肆無忌憚、口無遮攔、隨心所欲,反而因為比較了解對方的性格,若明知道一句話講出來了對事實並不會有幫助,反而會給對方帶來更糟的情緒反應,那麼在忍不住要脫口而出的時候,先讓自己冷靜十秒,才不會因為逞一時口舌之快而去傷害到最親的家人。

其實,與最親的人之間的溝通才是最困難的,要拿捏得恰到好處,不傷感情,又要能達到你想要的目的,真的需要花點時間去思考講話的藝術。需要對症下藥,換位思考後,用對方最能接受的方式去進行溝通。

「因為在乎,才會受傷」,好好說話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小時候,要學著對上溝通,才能讓長輩可以理解我們。

成人以後,要學著對外溝通,才能獲得主管與同事的信任。

結婚之後,要學著對內溝通,才能維持家庭的和諧。

有了孩子之後,要學會對下溝通,需要恩威並施,剛柔並濟;不以權威式教育,也不以情勒式控制,才不會破壞親子關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與情緒,你控制不了別人,但你可以學著控制自己。不強加自己的情緒給別人,也別讓別人的負面情緒影響你。

高EQ永遠比高IQ還要重要,#別讓情緒綁架你。


阿修-avatar-img
阿修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