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不正鯨心理師🐳

「我明白,其實我都明白。
媽媽一定也努力過了,為了活下去而拼命努力過了。
媽媽並不是為了傷害我才不守信用。媽媽其實也想實現約定。
即便是孩子,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明白也沒用。
過度膨脹的希望,在破裂的時候會變成痛楚。
因為深信不疑和期待,才會變成這樣。既然如此,那就不要相信任何人。如此一來,就不會再出現這種事了。」

-獻給想死的你,綾崎隼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必須用最激烈的方式,才能保護自己不繼續受傷」,像是直接與某個人絕交、離開某個工作、搬家到別的地方等,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做出了犧牲,將自己的某些可能性一併抹煞掉?就像文中所描述的,當我們不再抱有期待,也就不再需要經歷失望了。

然而,回到我們做出決定的那一刻,如果不用如此強烈的方式,我們又怎麼樣才能從當時的痛苦中存活呢?

有時為了生存,會在關係上使用我們認為最能保護自己的模式來與人互動,這常會是過去曾經有效保護自己的方式,也許過去在某段時間裡,我們因此而能夠得到喘息。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些方式可能會因為年齡、生活圈、工作等種種原因而變得不再這麼適用,像是故事中所現,即使雙方用盡全力,也可能因為不可抗的因素而無法一起走下去。不對任何關係抱有期待固然保護了他,卻也讓他在成長的路上一直孤身一人。

在過去的方式失效時,我們其實也隨著隨時間不斷成長,或許可以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慢慢地做一些嘗試,使我們的保護機制增添不同的可能性與彈性,並在焦慮與關係間取得一份平衡,不論是否放下傷痛,至少能學習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面對人生。 

FB:不正鯨心理師
IG:不正鯨心理師

#小說 #獻給想死的你 #死にたがりの君に贈る物語 #綾崎隼 #關係 #感情 #不正經 #不正鯨 #諮商 #心理諮商 #台南諮商 #王郁盛心理師 #高郁婷心理師 #黃琳幀心理師 #曾奕樹心理師 #溫國靖實習心理師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