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成功人士不一定比別人在意「努力」,但他們卻非常在意「成果與回報」

—— 摘錄自《有錢人都在用的人生時薪思考


四年一度奧運過去了,幾家歡喜幾家愁,賽場上都一樣,總要分個高低。
人們通常只記得金牌,接著討論金牌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
其實「努力」只是基本款,上得賽場去比賽,背後誰都付出了汗水。

而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呢?

撇除掉努力與運氣,是什麼原因讓運動員得金牌?
類比一下是什麼原因讓「成功人士」能成功呢?

其實是單位時間的成果與回報,一樣付出一小時,有人能賺1000,有人能賺10000,有人賺天文數字,但好像沒有人告訴我們「效益」的重要性。

因為與根深蒂固「教育系統」有關。


系統限制一個人

標準化之父泰勒認為,在工廠製造的體系下,機械既昂貴又龐大,人力則是既便宜又會學習,與其叫機器適應工人,不如叫工人適應機器會更有效。

於是設計出標準的組織模式,一個蘿蔔一個坑,工人職責是遵照指令,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而且要動作迅速。

連主管都是預先設定好的角色,要做什麼都有規定,並不因人而異,標準化組織就是這樣,無人可以倖免,個體性才是麻煩

標準化還影響到了教育,從你上幼稚園的第一天,到退休最後一天都經過標準化,整個人生就通通標準化了。

於是這個系統告訴你「愛拼才會贏」「努力至上」,我們也認定「越努力越能成功」,就好像解方程式一樣。


別用努力程度看事情

人在評斷事物有個盲點,會用努力程度看事情!
例如找鎖匠開鎖,一個年輕師傅花了一整天的時間,辛苦幫你開鎖,
另一個老師傅,一分鐘就幫你解鎖,你會願意付多少錢呢?

假設一樣都收一千元,一般人會覺得給年輕師傅是值得,看他這麼辛苦。
嫌棄老師傅賺太大,一分鐘就要收一千元。殊不知經驗與技術是人家花時間換來的。

會有這種想法也是來自於「努力至上」的習慣,這也讓我們覺得「努力就會有收穫」

但事情會這麼簡單嗎?



公司買你的時間

我們工作上班就是希望努力能帶來收穫,
不過往往事與願違,努力辛苦打拼,最後換來的薪水與獎金可能不成正比。
因為「努力至上」的思維,讓你相信愛拼就會贏。

在公司眼中,花錢是買斷你的時間。你所有的努力都是「應該的」,標準化系統就是如此,要求工人在規定時間內做事。

所以公司給你薪水,買的是你的時間。

而一般人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總還是認為「努力」就能得到收穫。
其實能不能成功,看的是你怎麼提升單位時間的價值。



計算你的人生時薪

一般人認為時間是拿來「消耗」的,成功人士卻把時間看成是一項「投資」。

為何會有如此差異?

就是一般人的時間根本不值錢,因為他們的時間都賣給公司了,想要提升時間價值,要看公司臉色,個人的努力及其有限。

當然你會需要有個量化標準,請你計算「人生時薪」

【 人生時薪 = 工作效益 ÷ 工作時間 】

計算過後,你一定會發現提升人生時薪有兩個方向

1️⃣ 提升效益
2️⃣ 降低工作時間

一般上班族時間都被買斷了,你能做的部分就是盡量提升工作的價值。

也就是增加工作的薪資水平,但這部分有其極限。

另外一部份就是增加「被動收入」,讓錢幫你賺錢,先決條件又是需要提高你的本金,有夠多的本金,才有迷人的被動收入。

提高本金的方法又來自於「主動收入」的能力,上班族除了本業工作之外,
能提高「主動收入」方法不外乎斜槓、兼職創業等。

但一定要把「人生時薪」概念放在心裡。
斜槓、創業的人生時薪,若比你本業還低,甚至不具成長性,真的要好好想清楚。

成功人士不一定比別人在意「努力」,但他們卻非常在意「成果與回報」,用「人生時薪」去計算,你更能量化工作效益。

笑吧笑吧-avatar-img
笑吧笑吧和其他 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