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紹奇翼龍時提到,如果熱絡度夠高的話,就來介紹第三種恐龍的飛行形態,嗯就我的感覺還不錯,所以這次來介紹吧! 長羽盜龍 Changyuraptor 不知道各位在逛我們沙龍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欸?演化之聲的Logo上面到底畫的是什麼古生物啊?怎麼感覺有點像鳥,但又不太像鳥?” 相信到了這裡有些人已經猜出來我們Logo上到底是什麼古生物了吧?沒錯啦!就是這次要介紹的長羽盜龍! 長羽盜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約1億2500萬年前的中國遼寧省,化石出土於熱河生物群的義縣層。 註:熱河生物群是研究恐龍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石點,因為當地不只生態非常多樣化,而且由於其地質結構特別容易保存軟組織(比如之前講到的鸚鵡嘴龍傳奇標本便是出自熱河生物群),因此對於了解恐龍的羽毛演化還有其他軟組織構造的演變具有重大意義。 長羽盜龍屬目前僅有一種:楊氏長羽盜龍 Changyuraptor yangi 長羽盜龍屬於馳龍科的小盜龍類,雖然長羽盜龍的體型跟大部分傳統認知上的恐龍比較依然相當小,但其實長羽盜龍已經是小盜龍類中最大型的士物種了,長羽盜龍體長約有1.3公尺,前翼展則有1.1公尺,臀高約有33公分,體重約在2至4公斤之間,與火雞體型接近。 三種飛行形態中,我們已經知道有鳥類的羽毛雙翼飛行,還有擅攀鳥龍科的翼膜雙翼飛行,那麼第三種呢?答案就是小盜龍類的羽毛四翼飛行,沒錯,小盜龍類不只前肢是翅膀,牠們的腳也是翅膀,而且後肢翅膀上的羽毛結構還非常完善,同樣具有不對稱的飛羽,這代表其後肢翅膀完全有能力提供滑翔所需的升力,研究人員認為小盜龍類是樹棲動物,並且在樹林之間進行滑翔(正好熱河生物群也是個充滿森林的環境),之所以認為小盜龍類是樹棲動物,主要是因為牠們的後肢也是翅膀,在地面移動必然不方便。 由於有研究發現一些原始鳥類,還有現代的某部分鳥類腳上也長有較長的羽毛,因此也認為小盜龍類的四翼飛行模式是鳥類等雙翼飛行恐龍的前身,四翼補足了僅有雙翼依然不夠的升力,到後期隨著前肢翅膀的完善,四翼模式便慢慢消逝。 雖然小盜龍類被認為通常是以滑翔為主,不過也有研究人員在經過分析後認為小盜龍類當中的小盜龍屬具有動力飛行的能力,所以牠們或許除了滑翔以外偶爾還會進行動力飛行。 回到長羽盜龍上,長羽盜龍除了是最大的小盜龍類,還是尾羽最長的小盜龍類,其尾羽長度有約29.3公分,在中生代尾羽長度排行中僅次於同為熱河生物群孔子鳥的31.5公分,且長羽盜龍的尾羽末端明顯缺失,因此加上缺失部位之後其尾羽理論上是目前所發現最長的中生代尾羽。 長羽盜龍的長尾羽有助於幫助其減緩降落時的速度,同時還能穩定飛行姿態(跟飛機尾翼差不多概念),所以長尾羽對於作為大型飛行恐龍的長羽盜龍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


圖一長羽盜龍復原圖 圖源:Emily Willoughby

圖二一隻長羽盜龍突襲正在樹枝上睡覺的小盜龍 圖源:Christopher DiPiazza


白稜

黃璧怡
黃璧怡和其他 17 人喜歡這篇
加入討論
1
回覆
2
回覆
林漢清
林漢清
4 天前
2
回覆
Sylvia
Sylvia
4 天前
2
回覆
3
回覆
雅米
雅米
4 天前
4
回覆
麥康納
麥康納
4 天前
5
回覆